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道:“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热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我们在某一个领域付出不懈的努力

因为热爱,我们不会过于计较付出与所得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也不会吝惜在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上下功夫

热爱,让我们将一切挫败当成考验,不会畏惧,不会退缩,只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迎来属于自己的人生的甜果。

有这样一名被称为“数学奇才”的男孩,就是因为对数学怀有极度的热爱,才孜孜不倦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人家将做题当成苦差事,可他却因为热爱感受到了数学的“大美”,将解题的过程当成了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

热爱数学的他连续两次以满分成绩斩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系就读。

之后又在国内水平最高的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一口气获得4块金牌。

这样的他在众人眼中,已成“学神”,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数学封神道路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到家庭熏陶,“学神”悄然成长

“学神”名叫韦东奕,来自山东济南一个高知家庭,父亲是大学数学教授,对待学术十分认真,在家休息的时候也会潜心研究数学专著。

看到父亲沉迷于思考、计算、解题的样子,韦东奕也受到了良好的影响,会拿起数学书煞有介事地阅读。

父亲看他对数学感兴趣,心中也很欢喜,便给他找了一些内容浅显的趣味数学读物,没想到孩子很快就读完了,还觉得意犹未尽,要读难度大一些的书籍。

也就是这样,韦东奕身上的数学天赋逐渐显现,然而比天赋更加惹人关注的,是他对数学的满腔热爱

他把解题当成了闯关游戏,每做出一道题,都会兴奋不已

有时遇到了难题,一时想不出解法,他就会一直挂念着,连吃饭的时候都会边吃边翻书,想看看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关键的细节。

如果题目超出了他目前掌握的知识范围,他就会向父亲或老师请教,这种请教总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把题目彻底弄明白不罢休。

展现过人能力,成绩让人震惊

韦东奕有天赋,也有足够的热情,为数学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这才取得了让人震惊的好成绩

14岁时,他就被省奥数队看中,作为重点人才培养,还获得了免试上重点高中的资格。

15岁时,他入选国家奥数队,为备战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而努力。

这时的他经过多次测试的锻炼,大脑运算速度更快,解题效率更高,集训中的大考、小考都难不住他。

大考要求选手在4个小时内解出3道超级难题,一般能够完成2道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而韦东奕总是第一个完成考试的,一般不到2个小时他就能做完全部的3道题,8次大考24道难题,他一共解出了23道半,让所有选手心服口服。

他在这种巅峰状态下走上了国际比赛的赛场,在那里,与他同场竞技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精英人才,可在韦东奕的面前,他们却都显得黯然失色了

连续两届国际奥数比赛(IMO),韦东奕都以满分成绩夺冠,让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这颗闪亮的数学新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拒绝国外邀请,选择留在北大

2010年,韦东奕被保送进入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就读,这里云集了大师,也少不了天才,给韦东奕带来压力的同时,却也让他觉得非常兴奋,因为他找到了深入学习数学的精神沃土

他更加着迷地钻研着数学,还带队连连斩获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的4个金奖1个银奖,创造了丘成桐大赛最高获奖记录,让数学系“韦神”的称号更加响亮。

与此同时,他也收到了来自世界顶尖学府的邀请,其中不乏哈佛、麻省理工这样的世界名校,为了招揽人才,向他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

但韦东奕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所有的邀请,与出国深造相比,他更喜欢北大的学术氛围,也不想离开自己深爱的祖国、亲人。

于是在本科毕业后,他选择继续在北大深造,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现在的他,已成为北大的助理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曾发表论文20多篇,有4篇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

他从事的研究是数学领域中难度极高、技术性极强的问题,即便在国际流体界也是颇受关注的。

以韦东奕的年龄,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确实让人惊叹。但他却总是淡然处之,在他眼中,论文、头衔都不如数学本身让他更有兴趣,物质享受也不如解题更能让他陶醉。

甚至到现在,他都还在用功能单一的老式手机,却不喜欢智能手机,因为手机在他看来就是通讯用的,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玩手机”。

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在数学领域达到如此高的层次?他的回答也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因为我喜欢它。”

正是这一份热爱,让他能够不畏辛苦、持之以恒地研究数学。虽然没有去国外深造,但他却同样成长为罕见的数学天才,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以他对数学的热爱,再加上勤奋刻苦和过人的天赋,相信他日后必将在数学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是【亲子育儿堂】,一个热爱读书、学习的老爸,长期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愿与爸爸妈妈分享育儿、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