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去游郁孤台。站在西津路,北侧是贺兰山,郁孤台公园就在贺兰山上;街对面是福音堂教堂,那是典型的欧式建筑,肃穆而庄重。

在西津路北,有个广东会馆,岭南建筑风格,门栏全青石构造,周边山墙圆拱起伏全砌青砖,封火墙栋到顶,墙顶装饰琉璃陶脊,屋面为琉璃瓦盖面。构件多采用抛光的雕花青石,描金瓦樑,金漆木雕,十分雅致,别具一格,令人惊叹。

阳明书院紧挨着广东会馆,这是集藏书售书、学术研讨、国学传授、阳明生平介绍、古琴教育、古玩鉴赏、书画作品和文房用品展示推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着田螺岭小巷往北走,巷道两端地势低,成斜坡状,这里明清时曾设为赣州邮舍,是古代传递官府文书的人或马匹住宿、休息、办公之所,是城市里的驿站。这是一条古色古香的小巷,赣派的建筑,许多的民居都保留着江南宋城的古韵,走在鹅卵石铺成的田螺岭古巷间似乎在感受着一场历史的穿越。现在这里是民居,这里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讲习所。

这里有个郁孤台的侧门,门前是很高的几十级台阶,有两丛鲜艳的三角梅。这条古朴的巷道自唐以来那么多年,真不知留下了多少墨客骚人、名人雅士、高官名将的足迹。古人很会造势,本来不高的土坡,生造得有陡峭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着田螺岭巷道绕贺兰山一圈,东面是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有几十栋修缮和新建的仿古建筑,有四贤坊、军门楼和仿古老皇街等,这里定位为古旧民宅商业旅游区。

沿着贺兰山转了一圈,来到了郁孤台公园的前门。

登上郁孤台要爬百多级的台阶,台阶两侧是苍翠的松柏。这里风情坦荡,雄瞻四方,台阶把古老的郁孤台与现代浪漫的城市街巷连接,翠草、绿树、鲜花簇拥着山岭、古台,营造出一种时代的大美。

在一个台阶的平台上,矗立着一尊辛弃疾的铜像。只见那辛弃疾表情凝重,目视着远方,左手持剑,右手摁在剑把上,几欲拔剑而出。南宋淳熙初年,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时,曾留有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余愁,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从此名扬海内。

绕过辛弃疾铜像,往上走来到了郁孤台景区的正门,这是一个牌楼式的大门,高约三米,门楣上一个木匾上书“望阙”二字,左右各有一块黑色木匾,组成了一副对联,“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正门与围墙连成一体,墙体下半部分涂了鲜艳的红色。
进入大门,是碎石铺成的小路,右侧一小片竹林,左侧一个水池,中间还有对称的铁树和植物盆栽。一丛小草,一盆小花,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层次分明、清新淡雅、自然和谐的图画。

贺兰山上的郁孤台,因山上树木葱郁,山势、亭台临江孤立而得名;这里曾为“望阙台”。郁孤台始建于唐朝,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了,是主体为三层,楼高17米的仿木钢筋混凝土结构。

仰望着那魁伟的郁孤台,三重屋檐,檐角飞翘,绿瓦红柱。二层楼上有黑匾上书写着《郁孤台》三字。  
郁孤台建在半米多高的台基之上,大门用四根红漆圆木支撑,每根圆木对应着一块黑匾,上面写着诗句。圆柱之上,有各种颜色的雕花、彩绘,有红绿相间的彩带,还有黄色的双龙戏珠,红色的花朵,形式多样,色彩丰富。
进入郁孤台的第一层,在二十余根红漆圆木所围出空间形成的大殿正面墙上,挂着的是江泽民亲手所书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下方有一张黑色朱漆方台,左右都是字画。墙上镶有红绿相间的木质板块,古朴淡雅。大殿整体气势宏伟,色彩鲜明,古色古香,到处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儒雅气息。

从一楼大殿右边向里走,左右各有一扇小门。经过右边的小门,就来到了一个小房间,这是上第二层的楼梯转角处。小房间左侧面的墙壁上摆挂着几幅相片,是郁孤台在不同时期不同景象下的相片,如果细细品味,会别有一番风味。
登上第二层,四周有木质门窗,窗户是由木头雕刻成的矩形图案,外侧加装了一层玻璃,起到了保护的作用。绕过木门,看见几幅书法,有黑木漆金字体,也有墨水纸张书写而成。郁孤台是赣州的一个著名景点,黄庭坚、苏东坡、文天祥、汤显祖等都在游览郁孤台后留有诗作。环游二层,远处鸟语花香,近处绿树成荫,高大的树木把整个二层都遮挡得严严实实,赣州城区在枝叶缝里若隐若现。
第三层结构也呈方形,四周的门窗同样是矩形和流线型的花纹,有四根方柱和十二根圆木支撑着屋顶。屋檐的四角挂有铃铛,风一吹,铃铛作响,甚是悦耳。屋檐上还雕花彩绘了许多图案,红色的蝙蝠在黄绿色的云中飞行,绿色的龙在绿色的云中翻滚穿行,蕴意深刻,动感十足。
站在三楼,视野更加开阔。北方为龟角尾,西面为人行桥和西河大桥,赣州老城区为南,军门楼和赣州新建古建筑群为东。郁孤台,它不但见证了赣南大地的风雨沧桑,更见证了赣州现代的振兴发展。登楼远眺,赣州大地秀美景色尽收眼底,赣南人民的幸福生活一览无余。

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他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文、图/江边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