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在德黑兰市郊的一座村庄里,伊朗首席核专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遭到伏击。根据最新公布的信息,凶手使用的武器,是可以远程操控的全自动重机枪。

法赫里扎德身中3枪,其中1颗子弹击中他的脊椎,在被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对伊朗来说,法赫里扎德遇害的长期影响,甚至超过此前苏莱曼尼的遇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很简单,核武器是“镇国神器”,配合中远程导弹使用,足以威慑任何国家。即使是联合国五常级别的大国,也绝不愿意国内任何一座城市,遭到核武器袭击。

如果伊朗能够拥有核武器,将会彻底改变中东地区的态势,至少美国不敢像揍伊拉克那样动手。所以,虽然伊朗因为核武器研发,遭到制裁,并于5年前签署了伊核协议,但是,哪怕只有一点希望,伊朗都不会放弃。

在核武器研制过程中,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失去一位“二号人物”,伊朗还可以再扶持一位,但是失去这样的顶级科研人才,伊朗短期内都不可能再培养。

目前,尽管还没有确凿证据,但是种种迹象都指向了以色列。的确,以色列既有动机,也有能力做这件事,而以色列情报阻止摩萨德更是凶名在外。

当伊朗外长提到,有重大迹象显示幕后凶手是以色列时,后者的态度,是拒绝评论。事实上,人都已经被杀,以色列是否承认,已经不重要了。而且,这不是伊朗核物理专家第一被暗杀,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伊朗核专家都这么“高调”?比如,法赫里扎德在核武器研发成功之前,就被西方媒体冠上了“伊朗核弹之父”称号。

为什么就不能向中国学习?

很简单,因为中国能做到的事,不代表其他国家也能做到;中国科研工作者付出的牺牲,不代表其他国家的人也愿意付出。

长期隐姓埋名,几十年不能和家人、朋友见面,一生都献给国家,荣誉也只能私下颁发。

有多少人能做到?

除了科研工作者的牺牲,更需要无数人为他们提供后勤服务,而这要依靠一个行动高效、纪律严谨的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朗都不具备,失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最后说一下各方的反应。

伊朗方面,大概率会忍下这口气,不会上升到战争级别,但是会采取一些小规模报复行动。

如果伊朗真想打仗,年初的时候就该打了。现在特朗普即将下台,而拜登表态称,愿意重返伊核协议。伊朗当下内忧外患,美国态度的转化,正是他们需要的。

不过,伊朗还需要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

事发之后,伊朗第一时间致信联合国,警告美国和以色列。同时,伊朗外长在推特上用中文发推

恐怖分子暗杀了又一名伊朗杰出科学家。懦弱的暗杀,是对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公然挑战,是对人道和道德原则的践踏,国际社会有责任阻止这样的行径。

简单来说,就是希望中国能够出面,帮助他主持公道。

无论是公开的谴责,还是联合国层面的支持,甚至是帮助应对一部分美国的压力,伊朗都很需要。

然而,中国向来奉行“以我为主”的外交政策。

如果伊朗能够拿出确凿证据,中国谴责没问题,但是更多的支持,就需要具体再看了。

中国不会轻易卷入他国之间的纠纷,遇事优先考虑自身的稳定和发展。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环球新军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