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鹿鼎记》中韦小宝进入皇宫后最初身份是假冒御膳房太监小桂子,他在大太监海大富的指使下去上书房盗取“四十二章经”,结果途中机缘巧合结识了康熙皇帝假扮的“小玄子”,两人因天天切磋武艺而结下了深厚情谊。韦小宝也因此得到了康熙赏识,后来仕途一路飞黄腾达。不过话又说回来,像韦小宝或者说“小桂子”这样的小太监如果真生活在清朝时期的紫禁城中,那么他要是想偶遇康熙皇帝,还得翻过好几座“大山”,其难度超乎想象。

首先,古代皇宫里的太监或宫女都有严格的区域划分,大家各司其职,除非工作需要,否则绝不能彼此往来。比如御膳房的太监活动范围只能在御膳房以及传膳规定的区域,上书房太监活动范围只能在上书房规定的区域。这些区域一般都是以宫门为界限,一旦违规跨区域走动,抓到的结果往往就是被内廷杖刑打死。这种规定主要是为了防范各宫相互勾结,对皇帝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的御膳房位于紫禁城东路、南三所西侧;上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两地步行距离将近500米,中间还隔着多座重要宫门,每座宫门都有侍卫日夜值守。所以《鹿鼎记》中韦小宝天天闲着没事到处乱串的情况在真实的紫禁城中根本做不到,至于偷偷潜入上书房就更不可能发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康熙皇帝生活起居和主要办公地点在乾清宫,读书和听经筵是在南书房,上书房其实是皇子读书的地方。所以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韦小宝人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上书房,那也没什么概率遇上康熙皇帝。

其次,清朝皇宫分为宫城和皇城。宫城就是紫禁城,即今天的故宫博物院。皇城范围则要大很多,南起今天的长安街,北到地安门大街,东至东皇城根南街,西达西皇城根南街。

清朝的太监、宫女们其实只是在紫禁城工作,除了身兼要职或有值班任务的太监、宫女外,其他人一天分三班,每班八小时,轮到上班了进宫干活,下班后如果没有特殊任务就必须要离开紫禁城。今天故宫博物院北面神武门外的景山公园一带就是清朝时期最主要的太监、宫女集体宿舍。所以像“小桂子”这种身份的太监,在宫中留宿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皇帝在宫中从来不是一位“独行侠”。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描述当年紫禁城生活时曾这样写道:“我每天到毓庆宫读书,给太妃请安,游一次御花园,后面全有一条尾巴……最前面是一名敬事房的太监,他起的作用犹如汽车喇叭,嘴里不时地发出“吃——吃——”的响声,警告可能在前边出现的人,早早回避。在他们后面二三十步远是两名总管太监,靠路两侧鸭行鹅步地行进,再后十步左右即行列的中心(我或太后)。

如果是坐轿,两边各有一名御前小太监扶着轿杆随行,以便随时照料应呼;如果是步行,就由他们搀扶而行,虽然腿脚无病。在这后面,有一名太监举着一把大罗伞,伞后几步,是一大群拿着各样物件和徒手的太监。有捧马扎以便随时休息的,有捧衣服以便气候或体温变化随时换用的,有拿着雨伞旱伞的。在这些御前太监后面是御茶房太监,捧着装有各样点心茶食的若干食盒,当然还有热水壶、茶具等等。更后面是御药房的太监,挑着担子,内装各类常备小药和急救药,不可少的是灯心水、菊花水、芦根水、竹叶水、竹茹水,夏天必有藿香正气丸、六合定中丸、金衣祛暑丹、香糯丸、万应锭、痧药、避瘟散,不分四季都要有消食的三仙饮等等。在最后面,是带大小便器的太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溥仪对帝王生活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皇帝身边时刻都有各种各样的太监跟随。在没有得到特别允许的情况下连靠近皇帝身边都不可能做到,所以韦小宝单独在宫中遇到负气打皮人的康熙皇帝概率也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