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艺?小众?不走寻常路?

在今年上海仅有个位数商场开业的情况下,位于淮海路上上海广场的重装亮相无疑备受市场关注。2个月前,朋友圈被商场内两根穿着红色高跟鞋的罗马柱刷屏,随之关于上海广场改造后的讨论也必不可少。

一方面,大家对于商场艺术氛围的营造一顿夸奖;另一方面,则又质疑身处黄金位置的上海广场能否凭借运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盈利回报。

1

抛开商场内“红色高跟鞋的光环”,单从品牌组合来看,开业两个月的上海广场低楼层商场部分引入了华为旗舰店、温莎KTV、集合了一众潮牌及小众品牌的“美好百货商店”、星巴克甄选工坊及其他餐饮类品牌,品牌数量并不多,并且仍有一部分商户围挡中,尤其是首层空落落的仅有几个商户在营业。商场3-5层则引入了联合办公Wework,这个操作也有点类似于隔壁的南丰荟。

固定商户和联合办公区域以外,上海广场最大的特色是开辟了大量场地作为艺术交流空间,布置了艺术装置和展览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上海广场介绍,自开业9月29日-11月29日,商场内正在举办由徐震/肖寒两位艺术家策划的展览:《上海广场》把激情的商业做大。所以商场一楼以开放式形式将展览放进了公共空间内,打造摩登时尚的艺术打卡地。位于中庭1层和2层的大阶梯,则充当社交和活动的空间,并将两个楼层连接起来。

由于商户组合还未完全展现,如今看来周末进入商场的顾客,大部分也都是停留在一楼展览区域,并且长枪短炮、各种拍照,俨然成了“网红打卡地”,实际消费有限。

低楼层是几乎没有零售、开业率还有待提升的商业部分;高楼层则是承租能力相对较低的共享办公。以商场盈利的角度来看,上海广场还有待提升。

2

不过考虑到商场本身大小,6万方商业面积的上海广场刨去3-5层的共享办公,楼下的商业部分无异于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很难有大发挥。

市中心不缺shopping mall,核心位置的项目也并非我们想象中抢手的“香饽饽”。

就在两天前,屡次流拍的上海明天广场7层至32层房产经过第三次拍卖成交,成交价19.907亿元;上海广场此前也曾多次转手出让,直到2018年由融创、美罗、华凌和盛煦地产完成收购。更核心的板块也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以及更严峻的竞争压力。

从地理位置来看,上海广场被一众大大小小、特色不一的商业项目包围。坐拥苹果和Tiffany两大旗舰店的香港广场、带来上海唯一一家连卡佛的大上海时代广场、体验式街区商业典范上海新天地、主打艺术体验的K11,各商场形成错位竞争,带来了商圈的繁荣,也让新商业倍感压力。

再加上在实体商业行情较差的今年,面对淮海中路商圈超过40元/天/平的商场首层平均租金,有意愿且有能力入驻的品牌商户也寥寥无几。

如此背景下,上海广场首先找准了定位,希望通过艺术撬动客流,打造集办公配套、文化艺术活动、朋友小聚功能为一体的线下场所,把工作、文化生活、休闲等融为一体。无论如何,它已经算是靠艺术特色打响了“第一枪”,也开始逐渐融入淮海路商圈。

下一步对上海广场而言,或许就需要考虑如何抓住目标受众,持续做好运营。人流量大销售额提升,只有这些数据的加持才能说明上海广场的改造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