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各大媒体接连报道了94岁老人被抱起激活社保卡、老奶奶冒雨交医保被拒收现金的新闻,引发关注。智能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却成为很多老年人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1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

在柳州,窗口服务行业如何破解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家庭、社会如何帮助老年人拥抱互联网,让老年人活出自己的精彩?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现象篇

设备操作难 老人备感窘迫

网络预约挂号、社保刷脸认证、移动支付交费……这让不少老年人“迷失”在了智能时代。

70岁的覃女士以前都生活在农村,随着儿子在城里买了房,近年才到柳州市居住。儿子家里智能手机人手一部,这些年轻人喜欢的“高科技”,却让老人感到十分头疼。

“我只会看电视、微信视频,其他都不会。”虽然儿子给她购买了智能手机,但覃女士还是习惯了用老年机打电话。智能手机屏幕太小,儿子又帮她购买了一部平板电脑。覃说,多年来,习惯了老式手机的按键方式,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她总是点不准,力气大点不得,力气小点也不行,还有那些滑屏的,根本滑不动。

就连现在用微信视频还是儿子帮连好网,再添加好女儿的微信,她听见响声只负责接听即可。至于发语音、图片,她也是学了好几次,但很快又忘记了。而她看APP视频,也总是看主页上推荐的。让她苦恼的是,手机经常弹出广告,她不小心点击进去,就不知道怎么出来,导致电视也看不了。

她经常在胡乱点击中将WiFi关掉,手机和平板没有网,就成了摆设,只有等待儿子下班回来“救援”。而去医院看病,扫码拿药都要用二维码,这让她觉得费劲,一个人根本就不敢去。

67岁的张女士对智能手机也是一脸茫然。疫情期间,进超市都要扫健康码,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进超市买菜,有次她看见一位老人在超市门口都快急哭了,幸好当时她带有身份证,实名登记后进去了。张女士也很想学习手机支付,这样买菜就不用带零钱。可是她总怕别人把手机里的钱刷走,不敢尝试。

服务篇

行业多措并举 不让老人“难行”

令人欣慰的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柳州一些窗口服务单位多措并举,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人性化的选择,确保老年人即使无法使用智能设备,也能办理相关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州市人民医院的志愿者在帮助老年人预约挂号、打印化验单等。今报记者韦黎 摄

上医院:传统服务不减 还有志愿者帮忙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一部智能手机,难住了许多生活里手足无措、茫然无助的老年人。不过,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医院仍保留了电话预约就诊、现金支付等传统服务,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也可顺利完成就诊;如果需要帮助,亦可向志愿者和导医求助,化解了“智能时代”的老年人就医难题。

11月25日上午,一对老夫妻到柳州市中医医院柳侯院区看病。看到一楼自助挂号选医生的设备,他们傻眼了,因为没想到如今看个病都要先跟机器打交道,犹豫着伸手乱点了几下,还是不明所以。幸好,服务台附近一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马上走过来,告诉他们不用这个设备也行,可以直接用手机关注医院的公众号,提前预约科室选医生,并手把手教他们用手机操作。

当天上午,另一位市民林老伯前往柳州市人民医院看病。在一位志愿者的帮助下,林老伯也完成了健康码认证和网上就诊预约。在该院的预约挂号、缴费区和科室就诊区,记者先后看到数名年过半百的志愿者。据了解,这些志愿者多已退休,他们擅长与老年人沟通,解答与服务也细致、周到,所以非常受老年患者欢迎。

另外,柳州市人民医院的服务总台依然保留电话预约就诊服务,办卡区和缴费区,有自助区域,也有刷卡或现金支付区域,主要方便老年患者。

不过,也有个别老年人提议,希望医院能在现金付款区域开辟一个老年人付款专属窗口,这样就不用再担心被身后的排队者催促。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侯院区也保留了电话预约就诊、现金支付等传统服务。此外,该院门诊部主任梁学政介绍,临时预约就诊通常要等待较长时间,接待这样的老年患者时,医务人员还会提醒老人回家后让孩子在手机上添加亲情就诊卡号,下次就能提前预约挂号了。

乘火车:窗口买票不变 现金也能支付

11月26日上午,76岁的孙先生带着老伴和小姨子,来到柳州火车站售票处一起排队,买了3张柳州到南京的车票。

“我其实也会用手机买的,可是手机里没钱了,而且我觉得还是来这里买,更踏实。”孙先生说,他还是有点担心手机支付,“还是现金用起来方便,也不怕别人搞鬼把我的钱偷偷划走”。

另外一位正在排队的蒋大爷则对哪里都要手机支付表示不理解:“干什么都要用手机,那还印现金钞票干什么?”

记者留意到,在售票厅里还摆着好几台自助购票设备,但都是一些比较年轻的人在上面操作,岁数大的基本上都是在人工窗口前排队买票。尽管现在全部都是电子客票,在窗口买票也就是拿到一张购票信息,但是信息上也会详细注明进站车道,列车出发时间,车次,座位信息等,老人手里有了这个,和纸质车票上的信息没什么不同。

车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老人是子女帮忙用手机买的票,他们通常会将相关信息写在纸上给老人带着,工作人员就会指引其打印一张纸质购票信息,教老人怎么看,在哪里排队进站。

柳州火车站目前进站不要求扫健康码,但是有红外测温环节,防疫人员一直在岗。老年旅客进火车站并没有什么特别为难之处,都是直接刷身份证就能进站。

办社保:可“面对面”办理 还有上门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生活在柳州的老人,办理社保业务,如果搞不定公众号、APP、微信等这些新事物,按照“老传统”走也是可以的。

据了解,目前柳州通过“一门式”服务改革与“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等改革,今年以来,柳州“智慧人社”网上、掌上办事大厅已实现网上办理事项281项,很多事务甚至可以“打包办理”,省时省力,而且大部分居民的社保业务可以凭借一台手机或电脑完成。但是对与一些年纪较大的人来说,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样的便利也就无从享受。但柳州人社部门对这个群体并没有任何忽略,还开了不少“方便之门”:

首先,保留了线下窗口办理。老人们可以到社保中心或离家最近的社保经办机构,直接到窗口办理,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踏踏实实办理。目前,柳州设置了6个社保经办点,分布在各个城区,方便群众就近办理。

另外,针对一些特殊业务,还提供上门服务。如养老资格认证,对于居住在市辖城区的柳州市离退休人员因病残行动不便、高龄等原因,无法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银行进行认证的领取待遇人员,可由其亲属向居住地社区提出申请,填写《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表》,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登记汇总后,上报城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中心,再由城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中心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上门建模或认证。

一些业务下放到社区就能办理。比如领取失业补助金,在2020年12月31日(含)前,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有社保卡的,可持社保卡到就近居住社区申领失业补助金。当然,如果有智能手机,哪怕自己不会使用,如果家里人能够帮忙操作,那么需要办理的人连社区都不用跑,就可以在家办妥,更加省心。

措施篇

打开“温情”链接 让老人拥抱“智能”

互联网已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步入老龄阶段的人们该如何应对智能时代的新环境、新情况?目前,在柳州不少家庭,年轻人会帮助老人使用智能软件;在很多社区,有老年大学等组织老年人上智能手机课,为他们融入智能时代打开一扇窗。

欣发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今报记者廖艳明 摄

抱团学习 效果好效率高

“别说拍照,做相册,抖音我都会……哈哈哈”65岁的廖女士,是一个老年艺术团的负责人,因为排练、演出都要拍照片和视频,所以她自己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

刚开始购买智能手机,她也是一脸懵。没有办法,她只好向儿子请教;儿子教得不耐烦了,她就问女儿;女儿也教得不耐烦了,她又向孙子、外孙求教。就这样,全家人都成了她的老师。

“除了学习,还要多用。”廖女士说,学了不用,很快就会忘记。为此,她也鼓动所在艺术团的所有姐妹一起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大家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就在微信群相互交流;微信上不好交流的,就在排练舞蹈前后现场教学。

你会这样,我会那样,就这样,大家一起抱团学习,很快解决了使用当中遇到的难题。除了拍美照,她们还会用简单的软件进行美颜和瘦身,其他舞蹈队都羡慕她们拍的照片好看。

现在抖音火了,有了之前的经验,她向年轻人讨教后,又和姐妹们一起研究,很快注册了抖音号,还会简单增加一些特效。

刚学会使用手机支付的范女士说,她以前也不敢使用手机支付买菜,今年疫情期间,她看到身边的朋友都用,自己也试了试,感觉很方便。范说,只要确认好输入的金额,保护好支付密码,就不怕钱被骗走。此外,她手机绑定的银行卡,一般钱也不多,只有1000多元,就算被盗刷,损失也不大。

与姐妹们外出旅游订酒店、购买门票,之前她总是找别人帮忙,或者排队购买,很麻烦,下一步,范女士还好打算学习一下手机上这方面的知识。

手把手教 提高操作水平

“老人领取养老金,现在手机上可以认证,就不用年年跑银行了。”11月25日,柳北区欣发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辖区老年居民的家中,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在手机上进行操作。

欣发社区工作人员称,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儿女也已经六七十岁了,要去现场认证难,在手机上认证也没那么容易。为此,社区只有下户,挨家挨户教。在下户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很多老人只会简单使用微信,下载APP、注册都这些都是零基础。为此,工作人员耐心地反复教,或者帮他们下载好,然后让老人按照步骤学习认证。

在鱼峰区洛维社区,如今组织活动,不少老人都是自己在微信群接龙报名。在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上,社区可花了不少功夫。

洛维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老人对智能手机的认识水平各不相同,需求也是各异。若专门开班学习,老师教的内容,也许有的老人已经会了,有的老人则完全听不懂。所以,社区找来了几位对智能设备感兴趣,有一定基础的老人,一对一,或者一对几个进行教学,先解决这些老人在使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熟练之后,让这些老人再教身边的其他老人。慢慢地,社区中老人使用智能设备的水平逐步提高。

所以,在一些活动报名和参与中,社区也尽量让老人们在手机上自己解决,以此对之前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如今,很多老人收房租、买菜,都习惯了手机收款、支付。

除了社区,柳州市老年大学也曾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历次报名人数都不少,效果也不错。鱼峰区老年大学副校长陈汉东介绍,早在2014年,微信刚兴起不久,他们就试开了智能手机培训班,得到不少老人的青睐。当时主要教大家认识智能手机,下载注册APP,使用手机拍照,与家人沟通等基础知识。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对智能设备认识的提高,一些简单操作老人基本会用。陈汉东说,如今很多老人退休后喜欢旅游。下一步,他们打算开设一些更专业的、有主题的课程,例如,如何用手机订机票、火车票、酒店,等等。

建言篇

贴心服务老人 这些还需加强

智能时代必须需要用到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还需要流量来支持。要让老人更便捷无忧地拥抱“智能快时代”,还需要完善哪些方面?记者也进行了相关采访

智能手机和通讯资费 需更加“适老化”

11月25日上午,记者在龙城路的多家手机门店看到,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可分为老人手机和智能手机两大类。

老人手机无法进行智能操作,只有打电话、发短信等传统通讯功能。这样的手机价格为100多元。据销售人员介绍,这样的老人手机,多是供年纪偏大或文化程度偏低的老人使用。

针对老人推出的智能手机多是中低端机型,这些手机操作不复杂,价格多在2000元左右。这些手机通常具备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容量、操作简单等,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特点,有些手机还有护眼功能。随着微信等APP的普及,很多老人都在使用类似的智能手机。

据业内人士介绍,多数老人对智能手机中的智能家居、健康监测等功能尚不熟悉,如何利用好这些功能,除了加强对老人的指导,手机生产厂家也要加强研发让这些手机更加“适老化”。此外,多数老人认为适合他们使用的智能手机价格偏贵,“适老化”的同时,手机的价格最好也能降一降。

记者在龙城路两家电信企业的服务网点了解到,随着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推出的通讯套餐也考虑到了老年人的需求。两家通讯企业都保留了低资费套餐,不仅保障通话时长,还有一定的流量,且月资费不超过50元。

鉴于老年人使用的手机APP相对固定,一家电信企业推出了一款49元的大流量套餐,定向流量达200G,基本能够满足老人玩智能手机的流量需求。但是,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资费套餐。

前往服务网点了解通讯资费的王老伯告诉记者,他的手机号是孩子手机号的副卡,通话时长和流量都与孩子共用,这个套餐虽然省钱,但月资费要200元左右。王老伯希望,电信企业能够推出老年人专属的资费套餐供他们选择,对于适合家庭使用的套餐也能加大资费优惠,让大家用流量时无担忧:“大家都在鼓励我们老年人不落伍,降低资费,增大流量,这就是最大的鼓励。”

关爱老人 需要更多专业社工

据悉,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5亿人,未来还将不断增加。广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牟羡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教学与研究。牟羡提到,现在国家都在出台各种政策帮助、改善老年人的生活。不懂扫码,就不能入超市,不能进公园,这也突显了老龄化在数字化背景下出现的问题。这也说明,在很多地方,需要有更多专业的社工加入。

社工,不是志愿者,也不是义工,而是具有专业知识,帮助困境人群修复社会功能,从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社会医师”。首先,在政策的制定和具体执行中,若有社工的参与,可以充分考虑到老人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事先想到解决的办法。例如,不要全部一刀切,可以留一个其他方便老人的选项。若是公园、超市门口,就有一名专业的社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与普通工作人员相比,社工更加懂得老人的心理和需求,可以先向老人解释并进行安慰,从而减少矛盾的发生。

针对很多老人想用智能设备但又怕用的问题,广西科技大学社会学刚退休的周丹红老师说,改变老人的意识很重要。这需要儿女在陪伴老人过程中,让老人意识到智能设备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同时也需要周边同伴老人的影响。例如,一位70岁的老人不敢用手机支付,但是隔壁将近80岁的老人都在用,就可以鼓励他。

至于如何教老人的问题,周丹红提到,现在社区都有惠民资金,可拿出一部分请一些懂得老人心理的专业人士来教老人,这样老人更加容易接受。

周丹红认为,手机的制造企业可以开发一些专门针对老人的智能手机。这些手机屏蔽一些广告等干扰信息,安装一些老人常用的软件,操作也要更加简洁。涉及钱财等问题,可增加一些屏障,避免转错,或增加一个可修改、追回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