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1月24日,我国嫦娥5号项目成功发射之后,外界对于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尝试采集月球资源的项目,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也不出所料的,一些躲在“亚空间”苟活的“东西”却依旧在暗地里挣扎,希望看到失败。然而就在最近,我国嫦娥5号用事实打了这些东西一记响亮的耳光。

根据我国官媒《央视新闻》在12月1日夜间的消息显示,嫦娥五号在经过近一周的飞行之后,在预定轨道上顺利完成脱离任务后,于当天夜间23时11分,探测器成功着陆在预定目标位置。这也代表着我国“月面软着陆”的第三次成功。按照官方的介绍,在未来约48个小时的时间里,探测器将按照计划,执行月球土壤环境采集任务。

与之前很多网友猜测的不同,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月球的地点,与之前嫦娥四号相反,是落在了月球正面。大概位置是西经51.8’,北纬43.1’的地点。当时探测器在距离月球表面大概 15公里的位置开始下降,每秒速度接近1.7公里每秒,在经过多次自动调整着陆姿态后,探测器平稳落地。另外,因为之前考虑携带月球土壤返程,因此着陆器其实还“背着”一个较大的“上升器”用于之后返回月面轨道。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取全程直播的方式,从相关新闻画面中可以直观感受到,整体画面的延迟率并不高,着陆的画面卡顿较小。这一点在很多人看来,也许仅仅是网络问题,但实际上却是我国整个深空测控的一个实力体现。要么,就是在有限的传输信号中,最大化利用“通道”;要么就是我国的探测网络已经可以有效抵达月球表面。无论是哪一种,至少目前全球范围内,能达到整个水准的,也就只有中国一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嫦娥五号探测器软着陆后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用“阿波罗登月”来对比。但实际上,我们如今看到的很多美国登月视频,都是根据当时录像进行后期制作而成,并非我国现场直播一样,是第一时间的实时画面。当然,这也是通信技术的发展问题。毕竟,在90年代之后,全球才开始出现“数字信号通信”。而在此之前都是模糊信号技术,就通信延迟和清晰度而言,肯定不如“数字通信”。因此,这两者其实没什么可对比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国际舆论上有不少人“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盼着此次项目失败。而如今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顺利着陆,也预示着整个项目已经成功了一半,这无疑是用事实证明了这些人也认不清现实,只敢躲在屏幕背后大放厥词。

有越南网友就表示,很多人只会嘲讽中国做不到,但实际上这些人连这样的梦都不敢做。(听风吹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