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者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国内医药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本土医药科技领域已经成为投资者不可忽视的金矿,而港交所对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敞开大门、内地科创版成立,都在政策上给医药行业的新一轮腾飞保驾护航。毋庸置疑,未来医药行业仍将继续高速增长,也必将成为资本必争之地,但投资者首先要能挖掘和了解医药行业有增长潜力的公司。对此,蓝鲸财经产经频道特别推出医药新势力专题,通过采访企业高层、邀请专业人士分析、梳理权威资料,力求能帮助投资者发现医药行业新势力、提供有价值的投资参考!本期,蓝鲸产经将为广大投资者剖析刚刚登陆港交所的热门医药公司德琪医药。

近日,港股市场迎来了第二十一家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德琪医药(06996.HK),而在这家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医药公司背后却是异常豪华的投资者阵容。

其战略投资者新基药业、药明康德和泰格医药,前者曾是全球最成功的生物制药企业,药明康德和泰格医药则分别是国内临床前CRO和临床CRO的NO.1。基石投资者同样来头不小,除了经常参与医药投资的高瓴资本、启明创投外,德琪医药还获得了富达基金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机构的青睐。

富达是美国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与先锋集团并列为美国两大基金管理公司,在全球管理的资产高达2900亿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简称GIC),是新加坡最大的国际投资机构,一直被称为"亚洲最大及最神秘的投资者",目前管理的资产超过千亿美元,其规模与巴菲特掌管的投资帝国Berkshire相当。

被几大千亿级投资机构看好的德琪医药,究竟有什么魅力?

瞄准小众创新靶点蓝海

德琪医药最为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它的"新"。

纵观德琪医药披露的12条研发管线,没有像绝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一样,选择PD-1、CD47等热门靶点,而是聚焦于SINE(Selective Inhibitor of Nuclear Export)药物。

SINE是一个非常新的机制,主要通过抑制XPO1蛋白的功能,能够让肿瘤抑制蛋白存留在细胞核内继续发挥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德琪目前进展最快的管线ATG-010以及ATG-016、ATG-527都是这一机制的不同代的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SINE药物在国内市场目前没有其它公司在做临床,这条赛道可以说是一片蓝海。

在无人道路上探索,是机遇也是风险。

德琪医药对蓝鲸财经表示,做出一个first-in-class新药,它的难度不下于制造大飞机。因此德琪从一开始就制定非常明确的战略,一是创新的靶点,二是针对自己熟悉的领域。

事实证明,德琪的选择是有道理的,这为它赢得了第一个即将商业化的first-in-class新药。目前进展最快的ATG-010管线是是首个且唯一一个获FDA批准的SINE化合物,德琪医药计划在2021年底之前于亚太地区提交ATG-010关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和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NDA(新药上市申请)。

ATG-010管线的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都属于重磅赛道。多发性骨髓瘤目前无法治愈、复发率及难治率很高,且患者余生都要接受后续治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9年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万例,预计2024年增长至约16.7万例,年复合增长率10.4%,同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人民币147亿元。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根据沙利文数据,2019年中国有近20万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4.7%。2024年,患者数量有望超过25万名,市场规模预计在186亿元。

德琪医药对ATG-010寄予厚望。它对蓝鲸财经表示,为实现ATG-010的商业化,德琪已经组建了一支商业化团队,在中国和亚太都有布局,中国商业化团队目前大概20个人左右。新组建商业化团队商业化经验丰富,并且在亚太地区推进产品市场化中都有着杰出业绩。

其中德琪的CBO John Chin,之前在新基负责瑞复美(全球最畅销的肿瘤药之一)的商业化,加入德琪之前他是前新基中国区总经理。在亚太地区,商业化负责人Thomas Karalis此前推动了新基很多重磅产品在亚太地区的商业化。与此同时,德琪在浙江绍兴的产业化基地已经接近第一期GMP装修的尾声,为ATG-010的生产提供保障。

首战即将告捷,德琪医药接下来的路会怎么走?

再造下一个"新基"?

德琪医药表示,依旧会致力于寻找最前沿的创新疗法及具有突破性疗效的新型药物,以更新、更早为原则布局管线,重点发掘抗肿瘤同类第一(first-in-class)和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原创新药。

坚持走前沿的路,或许与德琪医药内部浓厚的新基氛围分不开关系。其管理团队中多位核心成员与全球生物制药巨头新基(Celgene)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董事长梅建明博士、首席商务官John F. Chin、副总裁俞志暖博士、副总裁Thomas Karalis先生都有在新基任职的经历。甚至曾被戏称为新基制药(Celgene)的亚洲分部。

曾是全球最成功的生物药企的新基制药,创立初衷是为了发现、发展以及商业化各种创新疗法以治疗癌症、炎症性等疾病。旗下的REVLIMID(来那度胺)在2018年创造了惊人的96.85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650亿元)销售额,在2018年全球所有药品的销售额中排名第二。同年新基的研发费用就达到近380亿人民币,平均每天砸出1亿元投向研发。

和新基一样坚持走前沿之路的德琪医药能成为下一个"新基"吗?

一位医药投资分析师对蓝鲸财经表示,目前德琪医药在研发管线上的积累稍显薄弱。除了即将商业化的ATG-010和从新基引进的ATG-008处于临床II期,剩下的管线大多处于临床I期或者临床前阶段。

他认为,短期内德琪医药的业绩将依赖于ATG-010和ATG-008两条管线的商业化水平,其他更为早期的管线不确定性太高。

德琪医药也意识到这点,它表示后续会扩大自己的实验室,增强早期研发能力,同时也会抓住合适的机会,通过合作的方式引入特别好的产品,引进方向包括小分子、大分子、细胞治疗、ADC等,从而建立丰富的产品管线,来平衡药物研发的风险。在未来1年到3年的时间里,德琪还计划将6款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推进至IND阶段。

相比于新基制药,德琪现在更像是羽翼未丰的雏鹰,在无人的道路上艰难探索。在这条荆棘密布的路上,德琪医药能走多远,蓝鲸产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