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4天的演出,2020年第十届广州国际灯光节落下帷幕。灯光点亮了广州的夜空,更点亮了广州的夜经济,据统计,10年来,广州国际灯光节累计吸引了超过6500万游客到现场参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年的广州国际灯光节,不仅仅是一项属于广州的文化节日,也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关乎超大城市治理的命题,在这个已经持续10年的文化现象背后,藏着怎样的经济账?透过这样一个大型公共活动,市民游客也读懂了广州这座城市在提升超大城市治理中,出新出彩的故事。

灯光节背后的经济账:

10年6500万人参观,点燃城市夜经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白领小刘和朋友们走出珠江新城的餐厅,赴一场灯光节的约;挥舞着各色小旗,一拨拨旅行团慕名而来,走进海心沙或登上夜游珠江的游船;视频主播把直播间开进了灯光节,引来了可观的流量;晚上10点,华就路一家酒馆里客人还没散去,就迎来了灯光节散场后的一波客流……

亮起的灯光点亮了广州的夜空,更点亮了广州的夜经济。据统计,10年来,广州国际灯光节累计吸引了超过6500万游客到现场参观。

灯光节期间,霓虹灯下的人流如织,记者走访花城广场各大食街发现,大部分餐厅一座难求,全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晚餐、闺蜜老友畅饮几杯啤酒,或是深夜食堂的宵夜,都成为赏灯的最好“伴侣”。

“因为有了灯光秀,琶醍园区的人流比平常多了两成。”今年,广州国际灯光节首次走进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让琶醍更火了一把。记者在琶醍看到,原本用于储藏麦芽的仓库,被活化改造为面积达1127平方米沿江投影立面,带动了园区夜间消费的同时,让更多市民体验了羊城夜生活。

来自北京的冯先生,是一家跨国公司的白领,他们一家原本想在广州中转,前往海南度假。但2天前路过珠江新城时,刚好看到灯光节的表演,“11月底,还这么暖和,还有这么好看的灯光秀,家里人临时决定多留几天。”他们续订了酒店,预约了灯光节的票和珠江游船,准备好好了解一下这座岭南古城。

被广州夜景吸引的,而选择多待几天的,远远不止冯先生一家人。行业数据显示,灯光节让不少匆匆过客,选择停下脚步。根据2016年广州国际灯光节后评估报告数据,丽思卡尔顿酒店在灯光节期间的入住率与灯光节前三个月相比增长8.1%,花城汇商业广场灯光节期间日均营业额与前三个月相比增加28%-32%。花城汇商场销售收益与灯光节前三个月相比平均增长9.1%。

灯光成为打开夜经济的一道切口。据新一线城市研究院2019年发布数据显示,在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中,广州的夜生活指数位居第三。商务部调查显示,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自夜间经济。广州国际灯光节也成为国内城市夜经济发展的开创者和领跑者。通过举办“广州国际灯光节”,带动了城市文化、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有学者调研指出广州国际灯光节对拉动珠三角地区的照明器具设计创意、生产销售以及旅游消费等综合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首届广州国际灯光节吸引500万人现场观赏,按照相关经济学理论推算,其夜间新增直接消费甚至可以达到18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对夜间经济直观的推动作用,灯光秀产业也带动了广州乃至珠三角灯光音响产业的迅猛发展。据统计,2018年广州市灯光音响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13%。数据显示,近10年,广东舞台灯光注册企业数由2010年的2576家上升到2019年的28064家,复合增长率达30.39%,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珠三角九市合计26008家,占广东总数的比重高达92.67%,占全国总数的比重约为20%。已形成完整的演艺灯光设备产业链。《2018年广东灯光调研报告》显示,广州集聚了近3000家舞台灯光音响企业,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每年营业额逾500亿元。“世界70%的舞台灯光设备由中国制造,中国近95%的舞台灯光设备出自广东,舞台灯光行业规模最大的几家企业均位于广州。”

灯光节背后的城市文明帐:

文明赏灯,与璀璨灯光一样美

自本月18日开幕以来,精彩的视频、靓图、报道,让十周年的广州国际灯光节登上社交平台C位。而记者连日观察注意到,灯光节不但刷爆了广州市民的朋友圈,更刷出了广州市民文明的新高度。有序排队、垃圾不落地、兢兢业业的志愿服务……与灯光一样,灯光节现场折射出的广州文明行为,也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请大家把预约链接打开,有序进场。”不到7点,已经提前预约的灯光节粉丝排起长长队伍,安静地守在海心沙3号桥外,等待进场欣赏一场光影盛宴。

记者看到,3号桥门外排着两条长长的队伍,现场人流很大,但秩序井然。已经预约的观众打开预约成功界面等待检查进场,没有预约的游客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预约余下几天的进场名额,或绕行花城广场赏灯。

在花城广场,一位带着孩子来逛灯光节的年轻父亲用一个塑料袋,装着家人喝完的饮料瓶和用过的餐巾纸,正在寻找附近的垃圾桶。他告诉记者:“对我们来说,把我们自己产生的垃圾带走,都是举手之劳。”

虽然随身带走垃圾只是一件小事,但对于每天工作花城广场的城市美容师来说,一件小事却让他们的工作量减少了很多。环卫工人尹叔,每天灯光节结束都要对海心沙进行保洁,他发现,人群散去后,场地还能保持干净整洁,垃圾越来越少,越来越多游客能做到“垃圾不落地”。作为一名城市美容师,他为灯光节点赞,也为广州市民的不断提升的文明点赞。

此外,100多名青年志愿者的加入,不但为广州国际灯光节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也为灯光节顺利举行保驾护航。下午5点,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梁同学和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的姚同学,早早来到灯光节现场,顾不上吃晚饭,作为志愿者的她们,为晚上的表演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梁同学的主要工作是在海心沙3号作品“潮起之光”表演时维持秩序,确保演出安全;而姚同学则在6号作品“四季家园”处指引游客。这半个月来,这两位大三的学生在紧张课业之余,参与到灯光节的志愿服务中,耐心地为游客讲解游览线路、帮助游客找回丢失的耳机……每天5点前到,10点后才能离场,经常11点才能到学校,最早来、最晚走的他们,甚至没有完整地看过一次灯光节表演。

灯光节背后的城市治理帐:

开户外活动预约模式先河,116条夜间公交居全国之最

“夜间经济”成为提升城市活力劳动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同时,也对城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夜间经济发达的城市,背后都有着一整套公共服务配套体系,以及出色的社会治理能力做支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广州国际灯光节的如约而至显得格外来之不易。走在灯光节海心沙主会场,撰稿人乔卫觉得如此幸运:“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广州如此惬意地享受灯光节,这是广州这座城市给人的信心,也是广州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乔卫参与筹备过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的大型公共活动,他坦言:“大部分城市公共活动的参与者都是以集体组织为主,而广州国际灯光节则保留着市民自发、面向公众的状态,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特色的民俗、适宜的气候、便捷高效的城市综合服务,为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广州国际灯光节就是其中一个鲜活的例子,其不仅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上发挥作用,而且在公共安全管理的运作机制和标准化城市建设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效。

广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黄皓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们还在为灯光节人员过于聚集而苦恼。2018年,灯光节首创预约进场新模式,开创了广州开放式场地大型活动采取预约入场模式的先河,如今,预约入场已经成为市民参加各项活动的习惯。今年,预约系统还与穗康码绑定,实现了预约、防疫一步到位。

除了灯光节的管控严格而人性化,近年来,在以广州国际灯光节代表的一系列公共活动中,广州也在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创新的公共服务、完善的公共设施。记者从广州市交通局获悉,截至目前,广州夜间公交数量116条,是国内开行夜间公交数量最多的城市。同时,广州还是22点之后仍在运营的地铁站点超过200个的三座城市之一,站点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截至2019年6月30日,广州共有4447家品牌便利店,其中24小时便利店超过3191家,占比超过71%,位居全国前列。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贾政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耀烨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