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 储大业】澳大利亚央行正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在近30年来可能出现的首次经济衰退中自救。根据彭博社12月1日的报道,澳大利亚央行11月份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包括将基准利率和3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下调至接近零的0.1%,并宣布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计划,规模为1000亿澳元。报道说,澳大利亚央行正在转向使用其从未用过的政策工具,而从30年无衰退至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澳大利亚只用了短短八个月时间。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国和最重要的顺差来源国。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为1589.7亿美元,其中,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1039.0亿美元,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38.2%,澳大利亚从中国获得了488.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占其顺差比重超过80%。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0年前三个季度,中澳贸易总额为8597.3亿人民币,澳大利亚保持着对中国近3500亿人民币的贸易顺差,中澳贸易显得颇为不平衡。

根据公开数据,中澳建交以来,澳大利亚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超过100起,而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救济仅有寥寥数起,而且澳大利亚去年以来加强了对中国投资的安全审查。2020年,在国际贸易规则框架下,中国对澳大利亚实施了一系列的贸易反制措施,澳大利亚传统出口商品大麦、牛肉、葡萄酒等皆被包括在内。

彭博社在报道中认为,澳大利亚央行对中国相关的风险无能为力,因此通过实施相关调控政策让内部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变得尤为重要。报道说,中国占澳大利亚出口市场的35%,但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日益恶化越来越令人担忧。

长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吴金铎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澳大利亚一季度经济同比增幅为1.5%,第二季度则出现了明显的萎缩,下滑了6.3%,而预计即将公布的第三季度下滑幅度将有所收窄,但仍有可能维持负值。在发达经济体中,澳大利亚表现比较特殊,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也几乎没有出现过经济衰退。但是,由于对华出口的萎缩,2020年澳大利亚可能出现近30年来的首次经济衰退。吴金铎认为,正是出于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所以澳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措施,以免经济遭遇更大滑坡,而这也意味着澳大利亚历史上传统的调控政策已经失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副主任宋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市场,是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货物贸易领域,中国是澳大利亚矿石等大宗商品、葡萄酒、龙虾等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在服务贸易领域,澳大利亚是中国留学和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优先目标市场。当前中澳关系紧张无疑对澳大利亚未来经济预期产生消极影响。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于镭认为,中澳贸易问题刚刚出现,澳大利亚受到的影响还未充分显现,预计明年中影响将会更为明显。宋微也认为,中澳贸易关系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将体现在澳大利亚未来的经济形势中,且将起到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