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创始由来,千年文化影响最深者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四百多年前,意大利的传教士曾将《论语》一书译为拉丁文带回欧洲,孔子的学说便随之开始在西方流传。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被彻底解除,中国开始了解世界,同时也开始让世界了解中国,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中影响最为深刻者—孔子学说,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为推广汉语文化而输出的主要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常理来说,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影响力越来越高的基础上,孔子学院的创办应该越来越成功才是。

但相反,只有在孔子学院的创办之初,我们掀起过属于中国学习的“孔子热”,全球的孔子学院最高曾达到五百多所,但在近段时间以来,孔子学院屡屡受挫。

比较突出的像瑞典在2020年4月21日就彻底关闭了所有在国内设置的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脚步并顺利。“为什么孔子学院会失败?中国文化该如何走向世界?”

传播思想出错

在孔子学院传播屡屡受挫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应该何去何从?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向世界传播属于我们的文化?我想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孔子学院失败的原因,我想是因为儒家学说本身就不适合作为中华文化传播向世界的一个途径。

我并没有否认孔子思想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其深刻的意义。在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就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在上学时老师也会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提醒我们珍惜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充斥着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话语来告诫我们如何做人。

我想这些都可以证明孔子思想之深刻与意义之广远,但这并不能证明其是最适合传播向世界的一条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我们就开始耳熏目染的接受孔子学说的熏陶,众多有关于论语上的易懂且方便传授的名言警句,或多或少的都会被中国这个大社会给引用,无论是老师、父母甚至是那些比较早熟的同学,都可能会在偶然间说出一二关于孔子学说的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而然地可以接受孔子学说,然而孔子学院这种教育类型的机构,在短期之内不仅要求外国人不仅要学会汉字,而且还要理解儒家学说中的重要理念,这样无形中会提高有关学习的难度,自然而然地会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可能会导致外国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减轻。

文化存在差异

孔子学说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其根本目的可以说是为了让皇帝更好地统治自己的皇朝,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的中国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将国与家看得比自身重。

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国忧”“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由古至今的名言名句,都可以看出我们对于国家的重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将自身的安危与利益抛掷脑后。

相反的外国的更多人是提倡的独立自由,是会先将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的宣传儒家学说,与外国人所看重的文化会存在更大的矛盾。

教学模式有误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正在逐渐推广素质教育,但很明显在国内并没有非常的普及,很多时候大部分的地区仍是存在“填鸭式”教育,且教学的课堂很明显相较于外国的教学模式而言更加的严肃与死板。

而且在西方,大多数教师在讲课时可能会更加偏向于所有题目没有固定答案,每个题目存在多个解答方法,而中国教师可能还是会强调固定的统一性的答案

而且我们更多的是大班制,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能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状态与教学接受情况。同时在外教课的师资教学能力可能并不一定十分强,毕竟给外国友人上课这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以往可借鉴与接受的资源也比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孔子学院仍在每年的改善这种情况,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在前几年刚办学之初可能未意识到这种情形,因此这可能是造成孔子学院失败的原因。

在孔子学院中,大部分的上课方式是通过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来授课,比如剪纸,茶艺,太极等等这些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持久性且枯燥难度较高的接受方式,一般情形下我们都很难掌握这些中华的传统文化,更何况是刚刚开始接受汉字学习的外国友人呢

大国威胁论仍存

我们自己传播文化存在问题的同时,外国人也是存在着对我们的针对,至今,仍然会有有关于中国大国威胁论这个荒唐理论的传出,虽然我们一直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但在一些国家来看,这个刚刚建国不到一百年的东方雄狮便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他们会拒绝接受来自中国文化的输出,同时也会希望其他国家减少甚至同样拒绝接受这样的文化,因此来造成国家间存在更多的差异来阻止我们的发展。

这些举动都是荒谬但我们也难以彻底断绝的,所以我们只能一步步的宣传属于我们的文化,慢慢的改变那些被影响之人的看法从而传播中华文化。

文化传输思想可改善

相较于儒家我想可能我们的道家更适合外国人理解、学习并接受。

至今为止老子的代表作《道德经》就已经有多种语言翻译文本供外国人阅读,至今已经有二百多种外文版的《道德经》译出,在翻译外文的发行量排行榜中,《道德经》仅次于《圣经》而排行第二

另外道家所宣传的天地自然,无为而治,可能也更加的适合西方人的文化接受。从此也可以看出外国人对于我们的思想还是可以接纳的,我们自身也应该不断的改变,改善,更多的从外国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从而得到更优解。

授课方式给予改变

我们的授课方式可以得到更大的改变,除了茶艺、剪纸这些中华传统文化最精髓的东西外,我们还有很多的节日以及属于我们中国的故事可以去讲

在中国的日语课上,老师们通常会教授大家做寿司,虽然这是一个非常通俗且有意思的项目,但这样的课程与接受日本的文化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相较于寿司,我想更多的我们接受的日本文化是来自于日本的动漫行业,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更多有关日本特色。

同样的在中国我们的母亲节,父亲节又或者是我们的年味,可以说是越来越淡了,相较于这些节日,来自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反而可以说在我们国家过得更加火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也可以宣传属于我们的节日,可以通过让更多外国人过“中国节”来学习和认识中国。

小结:

有关于孔子学院失败的案例我们并不需要灰心,我们需要做的是从中学习和吸收经验,为我们未来向世界传播属于中国的文化做好准备。

孔子学院倒了,我们还有“老子学院”,“墨子学院”。我们曾拥有过的辉煌毋庸置疑,虽然现在我们饱受排挤,东方雄狮也未能发出更大声响的怒吼。但我们可以宣传我们的和平原则,来使得外国人更加了解我们愿意和我们交流互通,我们可以吸收失败的经验啊,为更好的宣传我们的思想做更加充分的准备。我们可以准备更多的中国文化,准备到世界可以接受我们,理解我们,更加主动地学习有关中华的文化。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我想这句话对于我们而言同样适用,我们也应该注重提高属于我们的综合国力,同时过好“中国节”,更多更红更好的节日与庆典在中国举办,让世界先了解属于我们的节日,让他们来学习我们,同时我们再让他们理解“授之以李,报之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