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阳师》手游传播日本妖怪文化

2017年2月16日,网易发布2016年Q4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网易营收121亿元,同比增长53%,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70%,这其中,在线游戏的净收入为89.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8%,环比增长35%,成为网易营收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近些年,网易开始成为国内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游戏厂商。在网易旗下,除了经典游戏《大话西游》和《倩女幽魂》外,目前又多了一个爆火的新游戏《阴阳师》。

《阴阳师》手游是由网易自主研发的3D日式和风回合制RPG手游,游戏剧情以日本平安时代为背景,讲述了阴阳师安倍晴明于人鬼交织的阴阳两界中,探寻自身记忆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9月9日,《阴阳师》在国内开启全平台公测,随后走向海外,迅速成为一款现象级手游。

网易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丁磊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阴阳师》目前在台湾、香港、新西兰等地都是排名第一的手游”。随着日文、英文等版本的逐步发行,《阴阳师》将帮助网易游戏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对于《阴阳师》的单项收入,网易并没有单独公布,但根据第三方公司App Annie公布的10月份全球手游指数报告显示,依靠《阴阳师》,网易已经成功登顶全球手游收入排行榜的榜首。

实际上,不仅在手游领域,《阴阳师》手游在其他领域的话题热度也非常可观,在微博,《阴阳师》官方微博发起的“百绘罗衣”式神皮肤设计大赛,只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百绘罗衣#的话题阅读量就超过2亿,讨论量超过了20万,“阴阳师”之热可见一斑。

以娱乐的方式,《阴阳师》手游让更多人了解了日本的妖怪文化。实际上,日本的妖怪文化早前就广泛存在于各类影视作品、书籍或游戏中,比如《龙猫》《千与千寻》等动画,《百鬼夜行》《百物志》等书籍,《妖怪百姬》等游戏,而3D手游《阴阳师》的出现,使日本妖怪文化的传播有了更为具象且全面生动的呈现方式。

这样潜在而广泛的文化渗透,让很多人误以为妖怪文化是日本的“特产”,与日本妖怪文化一对比,中国的妖怪文化似乎不值一提。但“搜神馆主”张云提出,中国才是妖怪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

张云,安徽灵璧人,作家、记者、编剧,自号“搜神馆主”,嗜妖如命,亦胆小怕鬼。他喜欢野史笔记,也热爱民间奇谈。出版作品有民国妖怪志系列《傒囊·三目之婴》《山都·幽怨之铃》;狩夜人系列《双头怪佛杀人事件》;憋宝传奇系列《猴神·大西国宝藏》等等。

在张云看来,有着最古老妖怪文化的我国,却没有一部系统的妖怪百科全书,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为此他耗费十年沉入书中,引用上古到现代各种典籍近300部,按照“统领”“妖”“精”“鬼”“怪”五大类,整理了1080种妖怪及其故事,按照名称首字母排序制成《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为我们还原根植于中国的日本妖怪本来面貌。

无论是代表正能量方面的神明祖灵,还是偏重负能量方面的妖魔鬼怪,被不少人觉得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妖怪文化和妖怪文学,其实同样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或许我们曾在《山海经》《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古书中看到过关于妖怪的零星介绍,但作为有着庞大体系的中国妖怪文化,理当有一部专门的书为它们立传。如果你也对妖怪文化感兴趣,这本填补中国妖怪学空白的《中国妖怪故事全集》一定不要错过。

二、妖怪知识知多少

1.妖怪的定义和起源

美国心理学家、童话学家艾伦奇南在《秋空爽朗: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中说“妖怪可以被解释为违反文明社会各种惯例的象征。他们是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式的人物,代表了大自然生成的,无拘无束的力量。妖怪出现前的暴风雨也有类似的含义。”

“妖怪”一词,最早出自东晋文人干宝的《搜神记》卷六中。“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于那些暂时无法解释的现象与事物,赋予了自己独特的想象,他们认为有一种超自然力量让这一切变得合理,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最初的妖怪学说。

在现代词典中,“妖怪”被用来指代由草木或者动物等改变而成的精怪,也可以指怪异、反常的事物与现象,如我们常说的“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中国神话里,妖怪被分为妖、魔、鬼、怪、精、灵六类。其中“妖”的外貌多为人形或近似人形,且有一定的法术;“怪”则大多数长相奇异,对人有一定危害。

日本虽然借用了中国的汉字“妖怪”,但对其解读和中国人又不尽相同。

日本著名的民俗学家柳田国男认为妖怪是“失去人的信仰的,堕落的神”;学者掫访春雄对妖怪的定义是“广义的精灵,曾经是精灵,失去了人的祭祀而妖怪化”;当代日本权威词典《广辞苑》则将妖怪描述为“以人类智力无法说明的奇怪现象或者异样物体。”

在日本民间,关于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相传境内生活着大约六百多种妖怪,有资料记载的就有两三百种,因此日本也被冠以“妖怪列岛”之称。

日本还曾专门设立了除妖的职位一一阴阳师,是的就是那个网易同名游戏。这个职业的地位在平安时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搬家、工作,甚至起床和沐浴的时间都要先进行问卜,生怕触犯禁忌,招来鬼神报应。

2.日本妖怪文化大多起源于中国

据考证,日本70%的妖怪原型都来自中国,剩余20%的妖怪来自印度,只有10%的妖怪来自日本本土

所以中日两国的妖怪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最早起源于干宝《搜神记》的落头式,在日本被叫做飞头蛮。

有一些妖怪虽然源于中国,但在日本进行了改造,例如天狗。中国的天狗出自《山海经》,是一只非常巨大的狗;日本的天狗则作为三大妖怪之一,大红色的脸,长鼻子,手拿团扇,双足而行,有着无穷的威力。

典型的日本妖怪包括河童,天狗,妖狐;而中国境内,最为人所熟知的妖怪,主要是龙凤龟虎与麒麟等神兽。

受道教的影响,中日两国都有“物老成精”的概念,所以中国的妖怪大多是动物年老,或者陈年旧物容易变成精怪;在日本,则有专门一类付丧神,来指代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后,吸收天地精华、积聚怨念或感受佛性、灵力化成妖怪。

鬼在中日两国的形象也很不一样。在中国,鬼大多没有实体形象,只闻其声;但在日本,鬼的身长有八尺开外,肤色或红或青,或黑或黄,一头卷发,骨骼健硕,肌肉隆起,头生两角,腰围虎皮,还手执铁棒,形象非常丰满。

3.妖怪文化的传承和影响

中国古时,民间大多信仰鬼神,因而历朝历代都有新的妖怪故事不断涌现,编纂成书的就有《搜神记》《山海经》与《聊斋志异》;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专门用于祭祀祖先,实际也和妖怪文化(鬼神)有着深厚渊源。

但在统治阶层,妖怪文化更多被用来当作政治手段:统治者会宣扬自己是天子,为了彰显“君权神授”,统治者不论什么事,都会兴师动众请示神明,然后再做决定,以便让人民更好臣服。

虽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大关联,但妖怪文化始终无法占据传统文化的主流,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同是超自然力量的神仙与妖怪,有着非常明显的界限,妖怪作为邪恶的象征,始终只能代表禁锢和负面形象。

加上长期受儒家文化“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 国人内心对鬼神文化大多很排斥,所以即使民间的鬼神传说肆意流行,鬼神思想始终被敬而远之,如周作人所说,国人对鬼神只“揖让而饮”,绝不会像日本人“如酒徒调笑,勾肩捊鼻,以示狎习”

因而在妖怪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方面,中国远远落后于日本。

在日本,因民族里“调和中庸”的性格,妖怪与神仙的区分理念并不明显,日本民俗学奠基者柳田国男就认为“神堕落而成妖”,也就是说妖怪与神被看成同根同源,善恶共存的矛盾体。因而在日本,“怨灵也能成为守护神”,这种思想为后续日本妖怪走向商品化和娱乐化打下了基础:

日本有一种传统艺术“能剧”,剧中主角通常就是超现实世界里的英雄化身;在室町时代,出现了日本最早的专职妖怪画师,被誉为日本妖怪绘卷鼻祖的《百鬼夜行画卷》也出自这个时期;每年换季,民众都会举行驱鬼仪式,以祈求消除灾祸;2月3日是日本的撒豆节,民众会通过撒豆子驱除“妖怪”,平时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相扑,赛前也会用撒盐的方式驱怪;日本三大节日之一的孟兰盆节(也就是鬼节),日本人民都会回家扫墓以求祖先的保护;日本有专门的世界鬼怪大会,来弘扬日本的鬼文化;日本还有大量以妖怪文化为背景的动漫,如《夏目友人帐》《百鬼夜行抄》以及相应的周边产品,辅助传播发展本国妖怪文化……

而日本对于妖怪的研究,除了分散在文学、戏剧、绘画、历史等多个领域外,还集中于一个专门研究妖怪文化的“妖怪学”。日本学者认为,研究妖怪,实际上是为了研究人,研究人类社会。

探索这类超自然力量,实际也是在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文化格局和文化想象,在学习和传承妖怪文化的方向上,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讲好中国妖怪故事,也是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曾有100名中国人接受过妖怪文化的问卷调查,其中93%的人都表示不喜欢妖怪,认为妖怪“可怕”。但在接受相同问卷调查的100名日本人中,有27%的人认为妖怪可爱,45%的人认为妖怪可怕。

虽然认为妖怪可怕的民众印象还是占大多数,但是对比可以发现,日本民众喜欢妖怪的比例明显较高,这与日本近几年大力宣扬妖怪文化不无关系。

日本国民三大动画偶像之一的《怪怪怪的鬼太郎》系列里,妖怪的形象更多偏向可爱,而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龙猫、狸、公爵猫等异类形象也非常深入人心,这些影视作品都让妖怪文化的接受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作为一种人们潜在意识中的超自然力量,妖怪文化反映了人们思想意识的历史轨迹,投射着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变迁,内里更是隐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意蕴与研究价值。

《阴阳师》手游的出现,让更多人了解日本妖怪文化的存在和相关知识,也促进了日本妖怪文化在中国进一步的传播。

作为妖怪文化的发源地,我国也有很多独具魅力的妖怪文化,只是它们扎根于根深繁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需要有心人去芜存菁,对其中的优秀内容加以承袭,以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在新的时代,从而让更多国人了解本国的妖怪知识。

如果可以讲好中国妖怪故事,实际上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向外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先驱在努力尝试着开创属于我国特色的妖怪文化产业。

比如漫画家夏达,就曾以中国古代故事为背景创作《子不语》漫画系列,作品以中国古典式画风和动人的古代神话故事,征服了中日不少动漫爱好者,还被日本漫画爱好者称为“中国最美丽的漫画”,为中国动漫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又比如中国艺术家文那,曾以根植于佛教以及神话故事的自创壁画,被奢侈品牌爱马仕唯一特邀,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办了一场名为“奇境漫步”的展览,爱马仕艺术团队称文那的壁画“有一种从古至今的续存感,很符合爱马仕的精髓”,而她那些独创的各类神仙妖怪和异兽图案,还会出现在爱马仕的新款奢侈品上,让全世界时尚爱好者一览中华妖怪文化。

想讲好中国妖怪故事,我们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比如借鉴手游《阴阳师》,挖掘我国妖怪形象和题材制作本土特色游戏;学习日本将妖怪和推理破案相联系的电影《姑获鸟之夏》,将妖怪文化与民众感兴趣的娱乐内容相结合,使其更加容易被接受;又或者结合现有的文化娱乐现象,将妖怪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设立主题博物馆,打造相关文化旅游产业,进行相关文化输出和渗透……

作为感情与道德冲突的产物,妖怪文化的背后含着民众无尽的倾诉欲。妖怪的形象和故事,其实就是人们内心想法的缩影,它们不受现实与科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被赋予了人所不能及的力量和期许,将人们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里呈现,充分而全面展现了同时期的宗教民俗、风土人情与人生百态。

期待有一天,中国妖怪文化这朵奇葩能在艺术家们的思想笔尖下自由绽放,从现代视野中迸发出勃勃生机,再借助其自身蕴含的魔力与治愈力,最终从被人们敬畏的疏离淡漠,转变为让都市灵魂得以暂憩的桃源。

到了那一天,或许中华传统文化才会进一步复苏与传承,最终发扬光大,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