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也就是一个月时间,两家深圳的外资企业相继关门,10月26日美资企业深圳史丹利关门后,日资一高科技企业升龙科技也在11月26日宣布将在今年12月9日解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史丹利解散公告

升龙东光科技解散说明书

11月26日,日本企业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发布通知称,其全资子公司——埼玉村田制作所(原东光株式会社)将于2020年12月关闭其生产子公司——升龙科技。升龙科技全称升龙东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这两家外资企业都位于深圳市,其中美资企业史丹利位于深圳宝安区,宣布解散前刚刚获得深圳市宝安区“坚守先进制造标杆企业”荣誉称号的企业,在宣布解散前,外界对其解散消息一无所知。

升龙科技公司是2005年8月在深圳成立的电子元器件公司,主营产品为生产线圈、半导体、电子陶瓷、模块产品等, 主要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音响系统、车载电子设备上。母公司表示,“此次关闭生产子公司对本年度本公司业绩的影响轻微,公司将力争建立整体更强大的生产和经营体制。”

可以说,这两家解散的公司中,都是属于“短命”之列,史丹利经营了8年,升龙科技经营了15年。

是什么原因让两家外资企业选择解散、关门大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来说说深圳史丹利公司解散原因。

在史丹利公司给出的解散解释中,我们找到了答案。随着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集团基于战略发展需求不得不重整业务资源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公司解散基本上都是因为公司资不抵债被迫宣布破产解散不同,深圳史丹利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相反地,从2019年财报和今年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来看,该公司的发展还在走上坡路。

数据显示,深圳史丹利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2019年实现营收20.2亿元,净利润1.5亿元,员工有1000多人。另外,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收到了3.7亿美元的订单,比以往年份平均3.2亿美元的订单还要多。

虽然公司给出了史丹利解散的原因,但是总感觉那是提前打好的“草稿纸”,属于官方语言,有点让人捉摸不透,倒是史丹利经理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他说,最主要的是经营成本太大了,场地是租来了,明年即将到期,如果续租的话,租金要38元一平方,这个价格公司无法承受。因为史丹利在苏州还有一家公司,场地是自己的,深圳公司解散后,产能将转移给苏州公司,公司的经营成本压力比较小。

再来看看升龙科技公司解散原因。

公司自己的说法是,市场对公司生产产品需求急剧减少,价格竞争激烈等原因导致需工厂被关闭。

根据工厂员工和中介反映,龙岗区工业园厂房租金连续上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也是其宣布结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悉,目前工业园租金大多在24块钱一平方,且租赁合同签约期限越来越短,续一次租金涨一次,未来租金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太大。

有知情者透露,升龙科技生产的产品价格较高,定位高端,导致其市场占有率有限,因为在国内可以找到价格较低的替代产品。按照母公司的说法,公司将力争建立整体更强大的生产和经营体制。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因为公司战略调整,进行有关产品调整也属于正常情况。

其实,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正常的战略调整不足为奇。特别是对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来说,实际上是整个中国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的一个具体表现。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广东就已经推出了腾笼换鸟的策略,就是在推动整个制造业体系的转型升级,而最近这些年其实制造业也开始逐渐转型升级的过程。

公开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深圳制造业年度注册企业数量逐年下降,2015年~2019年注册量分别为34034家、30970家、23540家、20107家、13536家,截至11月27日,2020年共注册了10696家。2020年的制造业注册数量仅约2015年的三分之一。

深圳早已脱胎换骨,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贫穷的小渔村了。虽然曾经的制造业为深圳的腾飞助力,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深圳各项成本也与经济一样猛增,特别是高租金和高房价,让很多人逃离了深圳。

同时,高科技企业的飞速发展也压缩了深圳制造业的生存空间。现在,深圳的高科技企业也越来越多,比如耳熟能详的腾讯集团,还有华为公司,深圳在高科技企业方面的创新能力实际上在不断提升。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的创新中心,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深圳正在向一个原先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类型,向以高科技为核心的产业类型转移,而高科技的利润水平无疑会比制造业更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科技企业无疑在地租上面能够有更多的市场竞争力,这种市场竞争力就会推动深圳快速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也会加速深圳产业的优胜劣汰。可以说,深圳曾经是无数制造企业期待安居的“热土”,但如今已经转变成了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能力”才能选择的城市。

如今,深圳高昂的土地租金和高房价,加之深圳发展的转型升级,已经容不下制造业了,美资企业史丹利、日资升龙科技撤离,说明了资本向来都是逐利性的,当没有更多利润可图的时候,这些企业自然会选择退出。

在转型的阵痛时刻,有关制造业的撤离,并不让人觉得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