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是我国的一项福利制度,缴纳之后可以在退休之后领取养老金,同时生病的时候可以少花钱。因此,社保缴纳是很有必要的。
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固定的单位缴纳社保,因此需要自己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有很多注意事项,到底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缴费基数
社保分为城乡居民社保和城镇职工社保,城乡居民社保一年缴纳一次就行;城镇职工社保需要每月缴纳。城乡居民社保一般需要自己缴纳,城镇职工社保单位缴纳一部分,个人缴纳一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在没有单位缴纳社保的的时候可以选择城乡居民社保,也可以选择城镇职工社保。
其中,城乡居民社保缴费费用少,主要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但是退休之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少;城镇职工社保缴费多,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话主要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但是如果选择城镇职工社保,退休之后的养老金比城乡居民社保要多。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城镇职工社保。
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的时候,需要注意,缴纳基数要跟自己的经济实力匹配,如果有经济条件的话,那么基数是越高越好的,如果没有经济条件,那么可以按照最低的缴费基数来缴纳社保。
2、社保补贴
自己缴纳社保,符合一定的条件可以领取社保补贴,社保补贴有“4050补贴”或是“4555补贴”,大学毕业生社保补贴,新创业失败人员等等。
“4050补贴”或是“4555补贴”:主要是针对就业困难的人。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才可以享受。有企业单位缴纳社保,是无法享受这种社保补贴的。
大学毕业生社保补贴:离校2年内还未就业的毕业生按照灵活就业的身份缴纳社保,符合条件,可领取社保补贴。
新创业失败人员:首次创业人员工商登记注册满1年不满3年的,企业注销后,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出资人登记失业,按个人身份交6个月以上的的社保,能够领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