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缺爱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曾经是留守儿童的人,我想我拥有足够的发言权。

因为缺爱的人中有不少人都是留守孩子,那除此之外,又有哪些人容易缺爱?为什么他们会产生缺爱的问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情况下,这四种人比较容易产生缺爱的问题:

1. 留守孩子

尽管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每年依然有成千上万的留守孩子,特别是在偏远的地区和山村,因为经济条件和地方发展不够好,所以许多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以此改善家庭的生活水平,而那些被留守家庭的孩子自然就留给家里老人照顾,或者有的更是小小年纪便自力更生,所以他们没有其他同龄的孩子那样幸福。

因为留守孩子的年纪尚小,心理也相对脆弱,而身边长期都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开心的时候无法与父母分享,委屈的时候也不像旁人一样有父母做港湾,而一个人成长路上,最不应该缺席的就是父母的爱,一点一滴都是通过身边接触到和感知到的事物积累起来的,久而久之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就很容易产生缺爱的情况。

2. 父母离异的人

不论是因为性格不合、感情不睦还生活习惯等原因始终无法磨合也好,现在这个社会离婚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没有孩子还好,但是有孩子的情况下离婚的家庭,最终伤害的都是小孩,有的人选择跟着父亲,有的人选择跟着母亲,可是选择任何一方注定是要缺失另一部分的爱,他们就是离异家庭的孩子。

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生活条件上不论再好,可心里始终不再是完整的父母给的爱,多多少少都会产生缺爱的情况,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比例不均衡,如果跟着父亲,他接受的家庭给与的爱就绝大部分来自父亲,母爱的缺失,容易让人的自信心减弱;如果跟着母亲,那他接受的家庭给与的爱就绝大部分来自母亲,而父爱的缺失,容易让人缺乏安全感。这两者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完整,所以最好情况就是不要选择离异,如果一定要离异,也请优先考虑到你们的小孩,大人的事情不应该让你的孩子来受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喜欢独处的人

如果你稍微留心,不难发现身边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他们常常都是独来独往的,且不爱热闹,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和结交新朋友,和你见面时也只是短短的一句招呼语,甚至是微微浅笑点个头,也许他们不仅喜欢独处,也可能是社恐,但他们内心深处都很柔软。

因为喜欢独处的人,他们的社交范围一般都不大,参加的社交活动也较少,接触的人当然就不会太多,如果不能打开自己的心门,独处的人甚至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孤僻。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她以前总是独来独往的,我和朋友问过她为什么不多和其他人一起多活动呢?她说:“其实她也很羡慕大家一起逛街,一起出去玩,一起聚会参加活动,但是因为一个人独来独往惯了,而且突然想融入大家并不容易,她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后来我们就常常带着她一起逛街、聚会、参加活动,渐渐的她的笑容越来越多,也开始尝试谈对象。

4. 容易情绪化的人

前段时间微博突然有一个话题冲上热搜,“你工作中最不喜欢遇到什么样的人?”我看到有网友评论,最不想遇到容易情绪化的人。说实话,容易情绪化的人确实不招人喜欢,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要轻易情绪化,让你产生各种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考试成绩不如预期、升职失败,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果不被认可、被别人污蔑等等,但这些原因重要吗?不重要,没有人对你个人的事情感兴趣。

容易情绪化的人为什么缺爱呢?

因为他们内心不充实,缺乏安全感,典型的一种人就是常常通过释放自己的情绪来获得别人的关注,潜意识里觉得你对他的关心太少,感觉自己被忽略,所以一遇到稍微棘手的事情就会找朋友或者对象倾诉,谈自己的境况和遭遇,以此获得别人关注,在潜意识里安慰自己;还有咿呀学语的小孩,因为他们还没有能力去直观的表达自己,而情绪的释放会让大人立即就关注到他,这时他会感觉身边充满安全感。

其实暂时的缺爱不一定就是永远存在的,如果没有安全感,那就自己挣安全感,要知道安全感除了父母家人以外,更多的是自己争取;如果内心不充实,生活过得看似忙忙碌碌,而内心孤独,那就试着删减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做自己喜欢的其他事情、参加社交活动。

比如球类的运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球类运动大部分都是团体的活动,哪怕个人的,你也会遇到对手,不至于是一个人,还可以认识不同性格的人,结交到新朋友。

再或者学习新的技能,学一门新的语言、学习插花艺术、考你可能用到的专业资格证,俗话说多一项技能、多一个证在手总是没错的,愿你也有所感触,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