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汽车圈有“两新”引人瞩目。

第一个是“新冠”,极大考验着中国车市的抗打击能力,也成功的振退了一些落伍者;第二个是“新能源”,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逐渐走强,成为中国车市新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造车新势力中,除了一些已经从将PPT文档变成垃圾文件的企业,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证券市场上表现一度强势,其中蔚来的市值甚至超过了宝马。

作为2019年最惨的人,蔚来的李斌以235亿元的个人财富登上2020中国福布斯百富榜,与小鹏的何小鹏、理想的李想同榜,颇有些“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李斌等人领导的公司市值和个人财富与特斯拉及其创始人马斯克比起来相差甚远,但是总算是量产顺利,交付总量持续攀升,能够积蓄起一定的力量,继续鏖战江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蔚来、小鹏、理想、小鹏等艰难上岸相比,恒大、宝能则以“不差钱儿”的姿态跨界而来,恒大前脚正式发布恒驰车标,宝能后脚智慧工厂建成,一出手就是打造全产业链,豪气和雄心不言自明。

但是,繁华之下亦有隐忧。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被反复提及。理想ONE参数图片)的断轴、威马EX5的自燃等,不仅考验着车企的表现,也考验着消费者信心。

相对于燃油发动机的成熟度和可靠性而言,新能源的三电系统除了考验车企自身的三电系统研发实力,也考验其电池、电气等众多部件供应商的实力。

纯电动车的工作原理,与许多人小时候的玩具电动车没什么本质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车身更大更重,电池更多更有劲,能够载人上路。

因此说,一颗电池、一根布线、一个零件,如果出现质量或设计问题,都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从最近两年造车新势力的召回来看,不召则已,一召惊人,数量和比例都相当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6月,蔚来汽车宣布召回4803辆ES8,原因是电池包搭载规格型号为NEV-P50的模组,模组内的电压采样线束存在由于个别走向不当而存在被模组上盖板挤压的可能性。在极端情况下,被挤压的电压釆样线束表皮绝缘材料可能发生磨损,从而造成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0月,威马汽车宣布召回1282辆2020款威马车型,原因是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引发动力电池失控并引起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1月,理想汽车宣布召回10469辆理想ONE,原因是前悬架下摆臂球头存在设计问题。此次召回的理想ONE数量,占据同期销量的半数左右。

在实现量产化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中,领先的几个头部企业中,只有小鹏还能独善其身,可见新能源造车真的并非易事,一拥而上抢风口的结果,一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多数企业只能成为无名英雄,倒在黎明到来的前夜。

相对于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也在积极推进新能源的步伐。领跑者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上汽乘用车、奇瑞等,各自的销量表现都很强势。

在高端纯电动车方面,特斯拉将直面来自BBA的压力。

随着奔驰EQC奥迪e-tron宝马iX3相继亮相,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在纯电领域正式发力,历史的积淀、制造的实力等,都是豪华品牌强势出击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特斯拉也没有闲着,一面加强超级工厂的布局,一面加快在国内市场新车型的交付。据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用于生产Model Y的厂房和生产线已经基本就位,即将投入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 年第 12 批)显示,特斯拉Model Y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21/1624毫米,轴距为2890毫米。续航方面,NEDC续航里程为594公里,电池容量为77千瓦时,电池能量密度为161瓦时/千克。动力方面,此次推广目录车型为双电机版,前电机最大功率137千瓦、后电机最大功率180千瓦,百公里耗电量为13.9千瓦时/100公里。

显然,Model Y瞄准的必定是同级的奔驰EQC、宝马iX3,甚至还会越级挑战一下C级的奥迪e-tron。

目前,Model Y进口车型中长续航版本和高性能版本预售价格分别为48.8万元和53.3万元,一旦正式国产化,价格势必会下调,如果再走当前Model 3连续降价的路子,估计够BBA难受一阵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特斯拉还有一款SUV Model X,更加的高大上,只是因为进口车型较高的价格遏制了一部分人的购买欲望,因此路上很少见到。

可以说,一旦Model Y试水成功,Model X国产化也将提上日程,这种高举低打的套路,想来也是特斯拉应对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的积极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用汽车作为传统汽车品牌,也在积极推进电动化进程。日前,通用宣布到2025年把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预算增至270亿美元,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推出30款电动汽车,其中三分之二将在北美上市。

而在此之前,大众汽车也公布了860亿美元电动汽车投资计划,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下了“重注”。

在新能源车的新一轮竞赛中,主流车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豪华品牌强势出手一展实力,造车新势力风生水起努力壮大,各方都有各自的想法和打法。

如今,大家都还在热身阶段,或早或晚,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那时才是真正见真章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