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十二

说到我国的豪门,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何鸿燊家族,李嘉诚家族以及霍家,当然,这些家族所拥有的财富是我们普通人几百辈都无法达到的。

我们先来看何鸿燊家族,何鸿燊家族给人的印象是人口多资产更多,赌王何鸿燊去世后,他的家产继承自然会被众人关注,毕竟何鸿燊17个子女要继续把这份家业继承下去。反倒是李嘉诚家族自然不会担心这些。早些时候李嘉诚就把家产分配完,大儿子拿到了长和系,二儿子拿到了上百亿现金,就连孙女也有份。而霍家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霍英东乃是我国红色资本家,当年为我国建设提供了不少帮助,在去世后还享受国葬。不过当年的霍家争产案也引起了巨大轰动。而近几年霍启刚与郭晶晶也让霍家重回大众面前。

但要说到我国第一豪门,有人认为是何鸿燊家族,有人认为是霍家,当然还有人说这两家都不是第一豪门。那究竟谁才是我国第一豪门呢?其实不在港澳地区,而是隐藏在内地的荣氏家族,荣氏家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而且荣氏家族从清朝时期就开始出名,祖上甚至还是清朝的首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无锡荣氏家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氏家族第一代

荣氏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是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荣氏家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19世纪中期荣氏兄弟祖父荣锡畴开始经商。不幸的是,在战争中,荣氏家族一度落魄。1886年,14岁的荣宗敬因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到上海的一家铁锚厂当学徒。小两岁的荣德生在了解了哥哥的苦心后,为了能尽快照顾家人,放弃了学业,到上海通顺钱庄当学徒。

两兄弟都在努力让他们的家庭变得更好,所以非常努力,从不投机取巧,努力存着钱。两年后,他们攒下了一笔钱,这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桶钱,也是创业资本的来源。为了充分利用金钱,当时荣德胜来到广东,决定大举进军面粉市场,这也是荣氏家族事业的开端。

1914年至1922年,在荣氏两兄弟的领导下,荣家的面粉厂发展十分迅速,总产量占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在面粉行业取得一定成绩后,荣氏选择了前景光明的棉纺市场,并很快占据了一席之地。这这便是荣宗敬、荣德生获得“面粉大王”、“棉纺大王”称号的由来。

荣氏家族第二代

荣氏家族第二代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荣毅仁。在继承家族产业的同时,荣毅仁还将商业领域扩展到传统医药行业和货运行业,这使他成为中国首富。当时,荣氏家族深受战争的影响。为了振兴家庭,荣氏家族第二代很多人选择了出国寻求出路。因此,荣氏家族的产业范围相当广泛,并波及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许多国家。

然而,荣毅仁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继续留在国内发展。除了把面粉和纺织业打理的井井有条外,还涉足了药材和货运业。后来在1954年,荣毅仁率先提出要把他手下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对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变起到了主导作用。1979年,荣毅仁成立中信集团,并率先响应国家号召,将成熟的中信集团转型为国家名下的民营企业。荣毅仁还被誉为“红色资本家”,受到国家的高度赞扬,是富豪学习的标杆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氏家族第三代

当荣氏家族交接第三代时,一个新的时期就开始了。第三代掌门人是荣毅仁之子荣智健,于1942年出生于上海。在当时,荣家究竟有多强,民间曾流传这么一句话:荣家衣食半天下,意思是荣家生产的面粉和纺织品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一半。而当时仍是少年的荣智健,就已经有别墅住,跑车开了。

荣智健从小就对商业环境耳濡目染。他用借来的资金迅速打开了市场,他的生意也很成功。此后,荣智健只身来到香港开拓事业,短短几年时间就积累了10亿美元的资产。后来,荣智健放眼海外市场,在美国投资纺织行业,再次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中国首富。

回到中信集团后,荣智健开始带领中信大举扩张,甚至差点收购了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在与李嘉诚、郭鹤年的正面竞争中,荣智健又一次笑到最后,拿下了曾经占据香港汽车市场40%份额的著名巨头恒昌。

不过“人有失足,马有失蹄”,荣智健因为澳大利亚地产项目投资失败,一夜之间给中信带来了155亿港元的巨额亏损。于是荣智健引咎辞职,荣氏家族不再是中信集团的权力中心。虽然中信集团总资产超过4万亿元,一般企业家失去中信的核心权力,就相当于断送“钱路”。但对于荣氏家族来说,即使失去中信集团,规模较大的荣氏家族还有其他业务,他们的资产总和超过10万亿。

荣氏家族的第四代掌门人是荣智鑫,也是香港非常出色的实业家,荣智鑫如今,荣氏家族已经到了第五代,分别是荣智健长子荣明杰,以及独女荣明芳。荣明芳曾是中信泰富进军互联网的领导者,而荣明杰则在2000年起担任中信泰富董事。时至今日,荣氏家族已然延续到第五代,家族中能人辈出。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然而,荣家显然打破了常规,不仅每一代都有“大将”,而且家族的财富积累的也越来越多。最可怕的还是,荣氏家族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却默默在全球拓展家族宏图伟业,堪称我国第一豪门。

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