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根烤肠,又引发了雪乡之争。因为有游客吐槽雪乡的烤肠15元一根,质疑食品价格过高,图片显示,当地烤肠卖15元一根、玉米8元一根、茶叶蛋4元一个。对此,黑龙江日报用一篇《叹一声雪乡“窦娥冤”》的文章为雪乡发声,本来维护雪乡的利益也是正常,但文章的实在豪横,动辄上纲上线扣大帽子,动辄动用法律武器,动辄说人是“喷子”“有色眼镜”,让人心里也不是滋味。看完文章,猛地感到:你爱来不来,来了别多事,否则收拾你。

文章称:对于键盘侠们故意抹黑“碰瓷”的“喷子”行为,雪乡不答应,黑龙江不会答应,热爱雪乡的人也不会答应。除了喊冤,必要时,还得让喷子切身体会一下什么叫“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三个不答应”一出,立刻让人想到“把他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语境,难不成还要游街批斗?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当地报纸的站台本意,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那些“说俺家乡不好的”。旅游市场好不好,自己说好不管用,还要大家说好才行,有个别不满意的,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地解释清楚,就像南方某地的1900元餐费,同样是吐槽价格贵,但当地一一解释清楚,大家也都表示理解,反而化为好事。

去一个地方旅游,看风景、看环境、看人文、看心情。这篇“窦娥冤”又到底意欲何为,人常说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尤其是在各省争“丁真”打造“好客”之时,此篇文章难免不太合拍。旅游业是服务行业,讲究和气生财,非要争个你长我短、睚眦必报?况且报纸不是法院,商家和游客也不是原被告,非要判个高低立下。如此即便得理了又如何?连话都不让人说,谁又敢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一句吐槽,就急了眼,是心胸问题,也是思想问题。因为有过错,就不不许别人再提,“孩子改好了”,那么“大人”改好了吗?如此“护犊子”真的是爱护吗。字里行间并没有体现出大东北的“好爽好客”,却看出了底气不足。解决“冤”的问题首先还是要去掉“怨妇”心态,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有人发个牢骚,解释清楚自有公论,可不是一句是“稀缺商品”就说通的,与其在“怼人”上用力,不如在提升服务上做功。一个景区,若连这点度量都没有,又如何能容纳天南海北的游客?各地游客有各种认识各种要求,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按照你的规矩来,因为那不是旅游,是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