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 步加强大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日前,河北省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共包括 5 个方面 17 条具体内容。今天上午,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河北省教育厅负责人就《实施意见》)进行了系统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系鞋带,石家庄市南马路小学在室外课统一教小学生们这些基本生活技能。

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开课率达 70.6%

据介绍,目前,河北省劳动教育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全省已有万余所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开课率达 70.6%,中小学特色劳动教育校本课逾百种。中小学校外劳动实践场所已建成 696 所,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几千余所,高校学生众创空间 150 余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61 所,聚焦生活实践、学农学工、科技创新、职业发展等多个维度的大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初见规模。

肖家营小学田园课程之 " 快乐成长季 " ——和小苗一起长

为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大中小学要突出育人目标,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坚持家庭、学校、社会相协同,结合地方和学校实际,丰富形式、突出特色。明确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实施意见》强调两大载体,要求各大中小学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到 2021 年秋季学期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全覆盖,将劳动素养纳入大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明确家长对学生家务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培养责任,每年帮助孩子有针对性地学会 1 至 2 项生活技能。将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家庄市阳光小学的田间地头劳动教育课。图为孩子们去田间地头进行劳动,孩子们用玉米皮制作了各种物品,帽子、坐垫。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 1 课时

为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实施意见》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 1 课时,中小学生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小学一二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 2 小时;其他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 3 小时。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 16 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 32 学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

针对校情、学情,山东省临朐县朐山小建构以校为本的劳动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场所和劳动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校园成了“生态自然,生长自由”的乐园,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得到了真正落实。

一、构建“233”课程体系,落实劳动教育内容

学校建构“233”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避免了劳动教育内容的杂乱、单一。“2”即两大版块劳动课程内容——校内劳动教育课程、校外劳动教育课程;“3”即校内劳动教育课程三方面分支内容——校内环境卫生劳动教育课程、校内种植养殖劳动教育课程、校内生活技能提升劳动教育课程;“3”即校外劳动教育课程三方面分支内容——校外环境卫生公益性劳动教育课程、校外种植养殖劳动教育课程、校外家务劳动教育课程。

二、挖掘校内外资源,提升学生劳动素质

校内,学校建立了“一园两室一廊”劳动实践基地,校园的角角落落都变成了学生劳动实践的场所。校外,引导学生参与朐山公园等地的环境卫生公益性劳动和参加家务劳动等。

依托“禾园”,开展种植养殖劳动教育。将空地整为生态田园劳动实践基地,取名“禾园”。所有师生参与清理地砖、更换土壤、分区分工、施有机肥等。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劳动实践区域,采取“六自”原则实施劳动教育,即学生自己思、自己种、自己收、自己管、自己查、自己评。种植前精心谋划,种植中用心呵护,种植后开心分享。三月为“播种希望月”,购种育苗、进行种植;四五月为“快乐成长月”,精心管理,认真记录;六七月为“幸福收获月”,组织采摘,快乐分享。

依托“和轩”,开展生活技能提升劳动教育。建立十几个生活劳动技能提升课程教室,取名“和轩”。实施洗漱、穿衣、家务、内务、烹饪、手工、插花、拼图等生活技能劳动教育,学习生活技能,然后在家庭和值日时应用,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定期组织“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托“荷廊”,开展种荷养荷劳动教育。在校园近三百米的甬道上摆放了五十多口大水缸,栽上荷花,形成“荷廊”。由学生进行种植、浇水、除草等管理,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依托“和美”教室,开展种植养殖劳动教育。将每口教室都变成“和美”绿色生态教室。学生在窗台上养殖金鱼乌龟、种植绿植等,随时记录其生长过程。每学期组织生态教室建设展评交流活动。

依托其它实践基地,开展田园管理劳动教育。操场的杂草不用再雇人打灭草剂,学生负责拔。花坛、绿化地带、石榴园等也由学生进行管理。

组织开展系列校外劳动,开展公益性劳动教育。先后开展了“清洁母亲河,我们在行动”“绿化朐山,美化朐城”等活动。

三、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学校采用“2325”积分制劳动教育评价模式,实用高效,操作性强。“2”即两种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3”即三类评价主体——教师、家长、学生。“2”即两大版块评价内容——校内劳动、校外劳动。“5”即五个主要评价要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其它。依据《学生单次劳动实践记录评价得分表》和《学生期末劳动总评价得分表》对学生进行评价,既注重学生学期末参与劳动总得分的终结性评价,又关注每次劳动得分的过程性评价。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参与劳动的次数、劳动态度、劳动效果等一清二楚,可记录、可追溯、可视化。

四、劳动涵养幸福人生,实践助推健康成长

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解决了“有教育无劳动”和“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大大增加了学生劳动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劳动量,收到了三强、四高、两多、两少、两好的教育效果。

“三强”即学生的劳动意识、体质、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劳动光荣、劳动者是最美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等观念深入人心。98%以上的学生体质得到增强。

“四高”即核心素养达成度、劳动技能、学习能力、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会劳动、会生活、能实践、能创新等核心素养基本要点达成度高。获取了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足不出户就能游学四方、遍识百物,综合学习能力、审美鉴赏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两多”即劳动实践机会、对动植物爱心多了。每名学生的劳动实践机会比两年前都多了一倍多,家务劳动次数由平均每周2次提升到5次以上,75%以上的学生坚持每天做家务。

“两少” 即生活惰性、对家长依赖减少了。95%以上的家长反映孩子越来越勤快了。100%的学生参与劳动的时间多了,自理能力强了。

“两好”即生活质量好了、健康状况好了。学生都能自己收拾书包、房间,主动做饭等。80%以上学生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健康状况大幅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