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是一代伟人评价鲁迅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汉字作为一种传承比较久远的历史文化,它的地位很高,更是被很多学者列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

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不管是文学造诣还是影响力都很大,他的很多文章都被纳入教科书中,让人看了有很深刻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文坛上的大佬,鲁迅说过很多犀利且饱含争议的话,比如在1936年的时候,鲁迅就曾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论,鲁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如果不了解鲁迅说这句话时的背景,很多人可能会把鲁迅批得一无是处,都知道汉字在历史上的重要性,灭了汉字,历史靠什么传承?

其实“汉字不灭,中华必亡”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最开始是钱玄同提出来的,后来这个观点被确立以后,蔡元培、钱玄同、赵元任等人也表示赞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代中国饱受屈辱,没钱上不起学的人有很多,鲁迅生活的时代,中国还在流行繁体字,以鲁迅为代表的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的汉字实在太难学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文盲。

当时读书认字几乎是富裕家庭孩子的特权,学习起来的难度又很大,致使数以亿计的普通老百姓被挡在门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认为汉字成为了很多普通人的阻碍,在《鲁迅论语文改革》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才发出了“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感叹。

为了改变这个状况,胡适等人发起了白话文运动和汉字改革运动,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部还组织了一场“汉字读音统一会”,在会上南北两派的分歧太大,最后也是不欢而散,汉字读音统一就这么困难,何况简化汉字。

为了继续汉字改革,后来出现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和“中国文字拉丁化”,“中国文字拉丁化”就是拉丁化新文字,这种文字形式,就是用拉丁字母拼写语言,普通人只要认识几十个字母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认识几千个汉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字经过了简体化和白话文这些转变,变得容易普及和推广,还保留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特色,鲁迅先生说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是强调在当时的局势下,取缔繁体是很有必要的,是特定时期的感慨,所以鲁迅这句看似惊人的“狂言”,当时的专家们都一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