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回答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宋词第一人是辛弃疾还是是苏轼呢?宋朝词坛四大天王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苏轼,当然当数苏辛。欢迎讨论。

前言

宋词的四大天王,不知道是谁封的,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见仁见智吧。不过苏辛列入其中,估计大多数人会同意,另外两个席位给谁,就很难说了。

至于宋词第一人,就更难说了。俗话说文无第一,这怎么比呢?

苏辛都是豪放词风的代表人物,而词家的本色,其实还是以婉约为主。老街觉得,这个人首先在文坛要已有一定的分量,对宋词有开拓之功,词的数量和质量都属上乘,而且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要选第一人,您会选谁呢?

一、李煜 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第一个提到的是李煜,李煜一般归为五代词人。作为南唐后主,李煜对于宋词的影响不可小视。

李煜生于937年,在其23岁的时候(960年),在遥远的北方发生了一件大事:陈桥兵变。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建立了宋朝。第二年,李煜继位南唐,但是他尊宋为正统,已经算是半个宋人。

975年,南唐被宋灭亡,38岁的李煜入宋,又生活了三年。

王国维评价李煜时说: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词最早是伶工之词,是酒席歌筵上演唱的歌词。士大夫不屑为之,因此唐朝至五代时期,很少有士大夫的作品。唐朝的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人虽有作品,但是数量不多。

到了晚唐五代时,以温庭筠、韦庄等人的花间词人,以及南唐二主与冯延巳等人,开始了士大夫写词之风。特别是李煜父子以皇帝的身份致力于填词,影响了南唐文风。

而李煜被俘入宋以后,更是一种故国黍离之悲感染了无数读者,也对于宋词的题材与思想上,有了开拓之功。例如这首《破阵子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所以说,李煜其实也可以算作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

不过,把他作为第一人的话,估计太多的人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柳永,长调的开拓者

从唐朝开始,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李白忆秦娥、温庭筠菩萨蛮、晏殊浣溪沙、范仲淹渔家傲等等。我们会发现,早期的词,多以小令为主 。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而到了柳永时,篇幅变长了。

柳永开始致力于宋词长调的创作,他精通声律,可以自己填词作曲。在宋词初期,柳永还创作了很多自度曲,为后人长调的创作走出了一条路。

柳永作为四大天王的备选,是有充分的资本的。录入一首他的代表作品,《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轼评价这首词,高处不见唐人。而这首词的婉约柔美之处,正是词家本色。

三、苏轼 豪放词派开拓者

苏轼不是第一个写豪放词的人,例如早于苏轼的范仲淹,其《渔家傲》就是写边塞的豪放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柳永是第一个大力创作长调的词人,苏轼是第一个大量写豪放词的人。宋朝俞文《吹剑续录》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这段故事,说出了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区别,一类适合女孩歌唱,一类适合关西大汉慷慨高歌。苏轼最早的豪放词据说是这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东坡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见宋胡寅《酒边词序》),并且"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因为苏轼词的出现,渐渐改变了士大夫对于词的鄙视,开始用词而不仅仅用诗来抒写个人襟抱与情怀。这是苏轼对宋词的最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辛弃疾 爱国之词

苏轼的豪放词风,加入了南渡词人的爱国之志,渐渐出现了一类用词表达爱国精神的豪放词人

南渡之初,就有李纲、岳飞、赵鼎、李光、胡铨、张元干等人写下了不朽的词作,甚至连例如张元干的《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后来者辛弃疾将这一词风发扬光大,而且数量与质量都属上乘。辛弃疾影响之大,以至于有辛派词人之说。著名的辛派词人有陆游、戴复古、韩元吉、杨炎正、陈亮、刘过、岳珂、刘克庄、文天祥、汪元量、葛长庚、刘辰翁、吴潜、陈人杰............

例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南渡词人的痛苦,在于壮志难酬的无奈,正是“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有心恢复,无力回天。

这种无奈,其实并不仅仅是这些文人们的遗憾。宋孝宗、宋宁宗都有心恢复中原,只是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都以惨败告终,战将不得力,皇帝又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自己也填词抱怨吧。

五、豪放与婉约

其实宋人并没有婉约与豪放的说法,最早区分婉约豪放的是明朝人张綖,他在《诗余图谱.凡例》中说:

按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

张綖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婉约豪放的分类,而是词谱的制作。 张綖还说到:

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宋朝的这些词人们,往往既有婉约词也有豪放词,甚至很多豪放词人的婉约作品,甚至还多于自己豪放作品。

刘克庄在《后村大全集》中论及辛弃疾作品时,是这样评价的:

大声镗鎝、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刘克庄说辛弃疾的豪放词“扫空万古”,但是他的婉约词,又不在晏小山和秦少游之下。例如这首《 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又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结束语

全宋词中,录入了两宋1330多家词人的作品。我们所熟知的名家就数不胜数,例如:欧阳修、张先、晏殊、秦少游、贺铸、周邦彦、朱敦儒、李清照、姜夔、张孝祥、陈亮、吴文英、蒋捷、王沂孙..........

如果说评价第一人的话,我倒是很赞成题主在苏辛之中选择一人。我感觉这两个人有点像篮球界里的乔丹和约翰逊,足球界的贝利和马拉多纳,难分伯仲。

不过,生活在和平时期,老街总觉的辛弃疾过于沉重,所以我会选择永远的乐天派苏轼。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人的话,您选择谁呢?

@老街味道

律诗小忌,王维山居秋暝中间二联写景,为何被清朝诗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