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苏轼这个人,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叹息与遗憾。作为“乌台诗案”的受害者,曾经一生三度被贬,远离京城,过着如同陶渊明一样的艰苦生活。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苏轼并没有意志消沉下去。在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具有乐观主义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被贬之后,苏轼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本领,为当地的百姓服务,做好真正的地方官,百姓的衣食父母。他除了诗词上面造诣颇丰,在书法上面,也有不小的成就。先前网上就曾经炒作过苏轼的作品,《寒食帖》。

这篇书法作品,有很多人觉得是天下十大行书之一,也有人觉得有吹捧的嫌疑。今天我们就看一下苏轼的笔墨,来看看,究竟是真材实料,还是凭空炒作?

想要认真的了解一部书法作品,他的创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背景,我们可以体会到作品中较少的真情流露,以及真情感情。当时苏轼由于政治的原因,被贬到黄州。在这孤苦伶仃,举目无亲的地方独自生活。看着自己简陋的生活条件,还有当初京城的风光。苏轼写下了这一篇文章。

其文章中,有苏轼感叹时光依旧,但物是人非。还运用了古老的诗歌意象,衬托自己苦闷的心情。当然,书法中也有苏轼豪放派的一端。虽然感慨人生艰苦,可并没有放弃生活。还是对未来充满着向往。只是这份向往,早已没有当初的那样强烈,有着萧瑟、孤独、冷清的意味。

从此可以看到,苏轼全篇书法的基调是悲凉的。而书法的表现形式,也是字迹里面包含着痛苦和悔恨以及愤懑不满之情。苏轼从小就写书法,基本功相对扎实,毕竟出生在大户人家,书香门第,有良好的文学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字帖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运笔,用笔都是相当强烈且具有针对意义。而在风格上面,则是打破了传统的垄断,自创题材。苏轼的字体采用宽扁想和的结构,左右搭配均匀流畅。同时,书法里面也有一定的画法技巧。

就拿字体的大小变化来说,根据读文的时候,情感的基调来改变字体的大小和形态。以及字形的歪和正,都是一件难事。因为如果不能一泻千里,那么必然频频受阻。

这里面就有着书法的节奏,而节奏说起来,也是玄之又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去领悟,如果不是文中人,有着相应的神韵,那恐怕看多少遍,研究多久,都是没有结果的事情。

由此可见,苏轼的书法,必然是大成的水准。能做到,文、字、情的高度统一,能让人感受到独有的魅力,无愧于时间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