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张云亭 中信集团部总经理兼中信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监事长

库务

编辑:王玲

德鲁克曾说,创新是企业唯一可以创造长期价值的可持续战略,是保护企业和追求基业长青的最好方法。

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既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行动,三者是同根同源同演进的,在本质上也是可以画等号的。

创新既可以管理,也可以教授和学习。

每家公司确实都有重塑自己命运的机会,没有哪家公司注定沦为落伍者,关键就在于管理者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01、创新——基业常青的终极密码

企业要想获得长期成功,需要面对3种自然法则的挑战:

1.大数定律。商业与生物学类似,大公司的发展要比小公司艰难得多。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增长就变得相对缓慢,保持长期增长更为不易。

2.平均法则。将时间周期从1年延长到5年,然后再延长到10年,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永远超越平均发展速度,这种可能性近乎为零。从长期看,根本不会有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公司。

3.收益递减规律。收益和利润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边际收益也会逐渐减少。不管运营项目的能力如何神奇,时间越长,投入回报比总会越来越低。

这些法则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就像重力一样不可克服,只有极少数的“另类”公司能够成功克服这3种自然法则的影响。

过去的成功容易使战略固化为教条般的信念。管理者习惯于以昨天的成功思维来指导今天的实践,就很容易掉进误判的陷阱。

爱默生曾经这样写道:“(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两方,过去的一方和未来的一方;守成的一方和改革的一方。”

未来不属于拥有水晶球者,而是属于敢于向“守成者”的偏见发起挑战的创新者。

创新是保护企业,使企业基业长青的最好方法。创新是唯一可以创造长期价值的可持续战略。

德鲁克所讲的创新,我们的理解更偏重于业务创新。他要求,每一项业务创新都要基于客户个性化需求并与客户共创完成,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战略活动。

近年来,有很多老牌公司,它们通过破译创新密码,重塑自身愿景、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从而获得了重生,起到了鲜活的榜样作用。

这些重生的创新者,尤以、IBM和福特最为引人注目。

宝洁

这些庞然大物在运转了几十年后,无论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都是等级森严、效率低下,不断被原先极不起眼的后起之秀超越。

最终,面对失败,它们找回了自己的信仰,评估并重塑了原先的文化、战略,确定了优先发展的顺序,调整了组织结构并强化了组织能力建设。

深入研究这些“老树发新芽”的转型案例,我们就会发现它们都强调一点:要想从一个犯错者重新变成一个榜样,需要对企业的战略、文化、组织等管理系统进行制度性的全面变革。

乔布斯也是在对苹果公司进行战略创新和全面改造后,才迎来了苹果公司的“第二春”,造就了今天的苹果。苹果战略的独到之处有以下6点:

其一,重新定义竞争的基础。突出设计和便捷,以打败竞争者。

其二,硬件与软件的融合。优化系统功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轻松。

其三,掌握了一系列互补的技术。这些技术涉及半导体设计、高级材料、电池、电源管理、组件封装、应用程序开发以及行业设计等多个关键领域,从而掌控了自己的命运。

其四,以不同凡响的体验锁住客户。

其五,构建巨大的第三方开发者网络。基于生态系统的竞争,培养出一个由充满激情的研发者组成的全球性社群,这是一个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核心能力,也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战略和组织创新。

其六,不断将公司的核心能力延展至新的市场。

02、想过舒服的日子,就别当企业家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企业家就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也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创新者。

熊彼特将企业家视为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在于创造性地破坏市场均衡(他称之为“创造性破坏”)。

他认为,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破坏”,它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而形成新的经济能力。

而“创业”就是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包括公司创业和初创企业。

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而企业家正是这一过程的组织者。只有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企业家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

熊彼特首次突出企业家的创新性,但是他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一个人由于“实现新的组合”而成为企业家,“而当他一旦建立起企业,并像其他人一样开始经营这个企业时,这一特征就马上消失”。

因此,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状态。按照熊彼特的定义,一个人在自己几十年的活动生涯中不可能总是企业家,除非他不断“实现新的组合”,即不断创新。简言之,创新是判断企业家的唯一标准。

德鲁克于1985年出版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在书中,德鲁克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一种行动,而非企业家的心理和个性特征。

他认为“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就是:其一,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产出;其二,创造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东西,改变了价值;其三,开创新市场和新客户群;其四,视变化为常态,他们总是在寻找变化并对变化做出反应,将变化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

“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而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就是通过改变产品或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客户满意度。

无论出于何种个人动机,成功的企业家都会试图去创造价值、做出贡献,并保持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

许多企业家成功以后转入“守业”,就是因为创业热情和创新能力不能持久。

但如果有一个远大的目标,超越了组织和个人的需求,在个人和组织之外,即便穷尽个人一生的精力、组织全部的资源也无法真正达成时,就会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

这正如德鲁克所说的,“企业家就是那些愿意过不舒服的日子,或者说不愿意过舒服日子的人”。

德鲁克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实际上,对于所有的管理者而言,创新都是硬道理;创新绝不是表面上的追求时尚,而是管理者真正的大事。

德鲁克特别强调,创新只能是实践的创新。

企业家精神基于创新又强调行动,商业本身已经进入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自我探索领域。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为了探讨人们的行动和行为。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是企业家战略的核心。

创新需转化为行动及结果。创新如果仅仅停留在观念、思想和制度上,没有转化为行动和结果,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03、抓住这7种机遇的人,才能做好生意

1.企业家的AB面

企业中是否应存在管理者和企业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管理者能否成为企业家?

德鲁克给出的答案是:工作确实有企业家与管理者之分。

如果你不懂管理,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反之,如果你只懂得管理而不具备企业家精神,就可能沦落为一个事务主义者,甚至变成一个官僚主义者。

管理者和企业家之间的界限并非不可调和,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确实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但也是所有管理者真正的大事。

因为创新是一种实践,它是可以管理的;创新又是一门学科,它是可以教授和学习的。

因此,管理者尤其是青年管理者,必须养成一种企业家的心态,不惧怕任何变化,从一个事务主义者跃升为一名企业家,实现从日常管理到企业家管理的跨越。

任何公司想要建立持久的创新能力,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教会员工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

2.做好生意才是根本

企业的创新管理一般偏重于创新过程及创业后的管理,而大前研一则更看重有关创意的思考,非常强调管理者要培养创业型思考能力。

大前研一认为,管理者要培养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就得随时随地思考,要有“做生意”的头脑和敏锐性。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新,不自我否定就产生不了新的构想,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帮助青年管理者掌握想象力,从而奠定创新能力和企业家才能的思维基础。

不管对于什么事情,都要这样思考:如果是自己的话会如何做。反复做这样的训练,管理者的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起来,变得敏锐且富有洞察力,而不是在固有组织环境内变得程式化和僵化。

管理者在训练自身创业型思维时,大前研一还建议注重做好以下几点:

经验和信息的储备体系相当重要;

尽量拓展自己的学习领域;

必须具备向人学习的行动力;

向人学习一定要谦虚;

找出值得学习的部分是一项重要素质;

不要过分信任自己的能力;

要有预见未来的想象力;

解决问题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瓶颈式思维;

众多的创意要靠专心致志的态度;

要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执着精神;

以一个支柱为中心,拓展兴趣领域;不可思维懈怠。

3.抓住七种机遇

创新从何处来?或者说,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发掘创新的源泉?

德鲁克强调,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的规模和性质无关,也与企业的所有权无关。要澄清将创新视为冒险的错误观点。

企业家精神与管理者的性格并无直接关联,因为创新并不是“专注于冒险”,而是“专注于机遇”。

基于这些理念,德鲁克创见性地将创新的源泉概括为“7大机遇”:

其一,意料之外的事件,包括意外的成功和意外的失败;

其二,不协调的事件,实际状况与预期状况不一致;

其三,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

其四,产业和市场结构上的改变;

其五,人口统计数据;

其六,认知、情绪以及意义上的改变;

其七,新知识,包括科学与非科学的。

其中,前4项来源于组织内部,后3项则源于外部变化。

7个来源的排序是有讲究的,它们是按照可靠性和可预测性的递减程度依次排列的。

与人们的直觉正好相反,新知识,特别是新的科学知识,并不是成功创新最可靠和最可预测的来源;

相反,管理者所在组织经历的变化征兆,如意外成功与意外失败,以及进行的总结性分析,反而能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创新基础,而且这种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相当低。

管理者要慎重对待意外的成功,因为它会带来一种机遇。

因此,管理者须给予和这种机遇相匹配的关注度和支持,并配备最优秀、最有能力的员工做进一步的跟进和发掘,而绝不能随便抽调一些能力平庸的员工去应付了事。

管理者也要同时认识到,意外的失败自有其客观原因,可能意味着我们无法完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