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聚会的时候,一般都是喝酒吃饭唱歌,老套又没有新意,可以说很是无聊。但是古代文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聚会上虽然也是喝酒吃饭听曲看舞,但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有趣的保留项目,那就是吟诗作赋以助兴。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便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就的。不得不说,从聚会娱乐项目上来说,我们还真有点比不上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一般的吟诗作赋只是古人宴会上最简单的项目,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很多时候他们还会你来我往互相比拼,看看到底谁能冠绝全场。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很有趣的作诗形式,那就是互相协作,宴会上的人你吟一句,我接一句,其实也就是“行酒令”的形式。这样作诗是很考验一个人的实力的,毕竟你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也要兼顾其他人的内容,而且韵律方面也要相得益彰,所以这种“文字游戏”并不容易。

在汉朝,便有这样一次别开生面的宴会。相传汉武帝曾在柏梁台宴请百官,期间大家饮酒赏乐好不开心。酒至正酣,为了助兴,于是汉武帝便即兴和25位大臣一起合写了一首妙诗,句句押韵,2000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世诗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诗从整体水平上来看,比起我们熟悉的唐诗佳作似乎有所不如,不过这首诗却有属于它自己的特色。

首先就是这首诗每句出自不同人之手,但他们写的都很符合自己的身份,像汉武帝写的“日月星辰与四时”,虽然言语浅显直白,但是却很是大气,表现出了帝王雄风;而梁王的诗句“骖驾驷马从梁来”,“骖驾驷马”表明了他不俗的身份,“从梁来”则是表明了他的来处,合到一起“梁王”的身份呼之欲出。其他人写的也基本契合于自己的身份职位,可以说各有巧思。

其次,这首诗每句都是押韵的。我们知道近体诗一般都是首句入韵,隔句押韵。但这首诗却是句句押韵,而且是一韵到底,能够在短时间内合写出这样一首作品,可见当时出手的大臣都是颇有才气。

最后,这首诗虽然每个人都写了契合自己身份的诗句,但是它们之间却没有什么从属关系,都是各自写各自的内容。

这首诗也算是开了七言诗的先河,在诗史上有重要地位,一直被被后世文人所推崇和模仿,这种文体则被称为“柏梁体”。而它的这些特点也成了柏梁体诗的特点。像曹丕著名的的《燕歌行》便是柏梁体诗,明代文人便曾评价“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

说起来,汉代的皇帝写起诗来确实有一手。像汉高祖刘邦,出身农家,没怎么读过书,但是却写出了名垂文史的《大风歌》,虽然言语质朴,但全诗浑然一体,大气磅礴。而汉武帝刘彻,除了上面这首和群臣合作的“柏梁体诗”,他其实也写过其他的诗作,一篇《秋风词》,感叹年华易老、乐极生悲,是我国文学史上“悲秋”的佳作,历来广受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不管是何种体裁的诗,不管它对于诗的格律、韵脚、平仄等有何要求,真正能够让一首诗成为佳作的,其实是这首诗中所体现的诗人的情感。《毛诗序》中便曾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所以我们在赏析诗的时候,不能只是停留在它所用辞藻是否华丽,写得是否优美,更应该关注它所表达的精神内核。

对于汉武帝和群臣合写的这首《柏梁台》诗,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