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南亚大陆的印度人来说,北方的阿富汗人一直被他们所忌惮,在印度的历史上,曾多次遭到阿富汗人的入侵,凶悍的阿富汗人给他们留下了恐惧的记忆。到了印度莫卧儿帝国末期,随着英国人的到来,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阿富汗,在那段时期曾和英国军队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
很多学者认为,英国殖民者之所以能够迅速征服印度的土地,还要得益于阿富汗人的国父艾哈迈德沙对印度的入侵。
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建立杜兰尼王朝的艾哈迈德沙多次率军入侵印度,并且在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垮印度的马拉塔人。而马拉塔人的失败,则让英国人有了可乘之机,因为当时的马拉塔人被誉为“印度教守卫者”,他们是英国人最顽强的抵抗者。
到了公元1839年,两万多名英国军队首次入侵阿富汗,英国人迅速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但是不久之后他们便遭到了阿富汗人的顽强反击,无数英国人和印度人被阿富汗人杀死,据说只有一位身负重伤的军医活着离开了阿富汗。
而第二次英阿战争,过程则和第一次英阿战争十分相似,英国人虽然能占领阿富汗的城市,但是却无法击垮阿富汗人的意志,到了1881年的4月,深陷战争泥潭的英国军队开始撤离阿富汗,第二次英阿战争宣告结束。
不过英国人虽然撤离了阿富汗,但是却通过《甘达马克条约》将阿富汗变成了英国的附属国,而当时的先后担任阿富汗国王拉赫曼·汗和哈比布拉·汗,也开始被迫和英国人搞好关系,以此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但是当哈比布拉·汗被暗杀之后,他的儿子阿曼努拉·汗便开始试图摆脱英国人对阿富汗人的统治,并且在1919年发动了第三次英阿战争。
在第三次英阿战争爆发前夕,阿富汗的正规军大约有五万人,分为21个骑兵团和75个步兵营,并且拥有二百八十多口火炮和几挺破旧的加德纳机枪。
不过根据一位英国军官的记述,这支阿富汗军队虽然十分勇猛,但是武器装备却十分落后,他们的火炮大多破旧不堪,士兵的步枪很多都是其他欧洲国家淘汰的武器,而且弹药数量也不多。
武器装备落后并且人数只有五万人的阿富汗正规军,在拥有飞机和坦克的英国军队面前完全处于劣势,但是阿曼努拉·汗还有一件“利器”,而这件利器便是生活在阿富汗和印度边境的普什图部落民兵。
阿富汗的主体民族为普什图人,而在印度的西北部,也生活着许多普什图人,他们被当地人称呼为“帕坦人”,而这些帕坦人则以盛产凶悍的武士而闻名,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也要比阿富汗正规军更好,因为他们经常购买和偷窃英军士兵的武器。
这些帕坦人大部分都是阿曼努拉·汗的支持者,他们也阿曼努拉·汗一样厌恶英国军队,因此在战争爆发之后,帕坦人的部落为阿曼努拉·汗提供了大约七万名帕坦民兵。
到了公元1919年的5月3日,阿曼努拉·汗命令阿富汗正规军在开伯尔山口一带集结,随后便对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发动了入侵。
对于阿富汗人来说,开伯尔山口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地方,因为他们骁勇善战的祖先曾多次穿过开伯尔山口,对印度的土地进行蹂躏。
在阿富汗军队穿过开伯尔山口之前,印度刚刚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几百名印度人遭到了英国士兵的射杀,这也引起了许多印度人开始反抗英国殖民者,而阿曼努拉·汗就在这个时候,以“为印度人”复仇的名义向英国军队开战了。
阿富汗军队穿过开伯尔山口之后,立即得到了当地帕坦人的帮助,驻扎在边境的英军士兵很快便被击溃了,阿富汗军队占领了一些位于边境的村庄,以及一座英军士兵的供水站。得知阿富汗人来袭的消息后,英国人立即开始集结军队,并且在三天之后正式向阿富汗宣战。
而此时英军的处境并不好,由于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因此许多英军士兵都不愿继续参战。当集结完毕的英军士兵抵达边境后,立即和入侵的阿富汗士兵展开了激战,甚至发生了白刃战。
不过由于后来英国皇家空军派出飞机轰炸了支持阿曼努拉·汗的帕坦部落,使这些帕坦人见识到了轰炸机的厉害,于是一些部落民兵便决定临阵脱逃,他们抛弃了自己的族人,并且开始捡拾阿富汗军队败退时遗留的物资。
当阿富汗军队败退之后,英国军队又追击至阿富汗境内,并且派出轰炸机对喀布尔进行了空袭,阿富汗人开始在自己的土地迎战英国人,双方互有胜负。
英军进入阿富汗后,他们的处境也开始恶化,许多士兵因为不愿继续打仗而离开军队,尤其是在英军中服役的印度人,由于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导致许多印度士兵开始对英国人不满,他们不愿意继续为英国人卖命。
而且就在这个时候,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帕坦部落又开始袭击英军的后勤部队,这些不利的情况导致英国人决定在同年的8月8日停战,第三次英阿战争宣告结束。
在这场历时两个多月的战争中,阿富汗人大约有一千人阵亡,而英国军队中则有二百多名士兵阵亡。而英国军队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并不能阻止阿富汗人摆脱英国的统治,到了1921年,英国人在条约中正式承认了阿富汗的独立。
参考资料:《阿富汗历史词典》《战争中的阿富汗》对于生活在南亚大陆的印度人来说,北方的阿富汗人一直被他们所忌惮,在印度的历史上,曾多次遭到阿富汗人的入侵,凶悍的阿富汗人给他们留下了恐惧的记忆。到了印度莫卧儿帝国末期,随着英国人的到来,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阿富汗,在那段时期曾和英国军队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

杜兰尼王朝时期的阿富汗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学者认为,英国殖民者之所以能够迅速征服印度的土地,还要得益于阿富汗人的国父艾哈迈德沙对印度的入侵。

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建立杜兰尼王朝的艾哈迈德沙多次率军入侵印度,并且在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垮印度的马拉塔人。而马拉塔人的失败,则让英国人有了可乘之机,因为当时的马拉塔人被誉为“印度教守卫者”,他们是英国人最顽强的抵抗者。

到了公元1839年,两万多名英国军队首次入侵阿富汗,英国人迅速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但是不久之后他们便遭到了阿富汗人的顽强反击,无数英国人和印度人被阿富汗人杀死,据说只有一位身负重伤的军医活着离开了阿富汗。

反击英国军队的阿富汗民兵

而第二次英阿战争,过程则和第一次英阿战争十分相似,英国人虽然能占领阿富汗的城市,但是却无法击垮阿富汗人的意志,到了1881年的4月,深陷战争泥潭的英国军队开始撤离阿富汗,第二次英阿战争宣告结束。

不过英国人虽然撤离了阿富汗,但是却通过《甘达马克条约》将阿富汗变成了英国的附属国,而当时的先后担任阿富汗国王拉赫曼·汗和哈比布拉·汗,也开始被迫和英国人搞好关系,以此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但是当哈比布拉·汗被暗杀之后,他的儿子阿曼努拉·汗便开始试图摆脱英国人对阿富汗人的统治,并且在1919年发动了第三次英阿战争。

阿曼努拉·汗戎装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三次英阿战争爆发前夕,阿富汗的正规军大约有五万人,分为21个骑兵团和75个步兵营,并且拥有二百八十多口火炮和几挺破旧的加德纳机枪。

不过根据一位英国军官的记述,这支阿富汗军队虽然十分勇猛,但是武器装备却十分落后,他们的火炮大多破旧不堪,士兵的步枪很多都是其他欧洲国家淘汰的武器,而且弹药数量也不多。

武器装备落后并且人数只有五万人的阿富汗正规军,在拥有飞机和坦克的英国军队面前完全处于劣势,但是阿曼努拉·汗还有一件“利器”,而这件利器便是生活在阿富汗和印度边境的普什图部落民兵。

普什图部落民兵

阿富汗的主体民族为普什图人,而在印度的西北部,也生活着许多普什图人,他们被当地人称呼为“帕坦人”,而这些帕坦人则以盛产凶悍的武士而闻名,而且他们的武器装备也要比阿富汗正规军更好,因为他们经常购买和偷窃英军士兵的武器。

这些帕坦人大部分都是阿曼努拉·汗的支持者,他们也阿曼努拉·汗一样厌恶英国军队,因此在战争爆发之后,帕坦人的部落为阿曼努拉·汗提供了大约七万名帕坦民兵。

到了公元1919年的5月3日,阿曼努拉·汗命令阿富汗正规军在开伯尔山口一带集结,随后便对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发动了入侵。

普什图人

对于阿富汗人来说,开伯尔山口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地方,因为他们骁勇善战的祖先曾多次穿过开伯尔山口,对印度的土地进行蹂躏。

在阿富汗军队穿过开伯尔山口之前,印度刚刚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几百名印度人遭到了英国士兵的射杀,这也引起了许多印度人开始反抗英国殖民者,而阿曼努拉·汗就在这个时候,以“为印度人”复仇的名义向英国军队开战了。

阿富汗军队穿过开伯尔山口之后,立即得到了当地帕坦人的帮助,驻扎在边境的英军士兵很快便被击溃了,阿富汗军队占领了一些位于边境的村庄,以及一座英军士兵的供水站。得知阿富汗人来袭的消息后,英国人立即开始集结军队,并且在三天之后正式向阿富汗宣战。

驻扎在印度北部的英军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此时英军的处境并不好,由于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因此许多英军士兵都不愿继续参战。当集结完毕的英军士兵抵达边境后,立即和入侵的阿富汗士兵展开了激战,甚至发生了白刃战。

不过由于后来英国皇家空军派出飞机轰炸了支持阿曼努拉·汗的帕坦部落,使这些帕坦人见识到了轰炸机的厉害,于是一些部落民兵便决定临阵脱逃,他们抛弃了自己的族人,并且开始捡拾阿富汗军队败退时遗留的物资。

当阿富汗军队败退之后,英国军队又追击至阿富汗境内,并且派出轰炸机对喀布尔进行了空袭,阿富汗人开始在自己的土地迎战英国人,双方互有胜负。

英国军队的轰炸机

英军进入阿富汗后,他们的处境也开始恶化,许多士兵因为不愿继续打仗而离开军队,尤其是在英军中服役的印度人,由于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导致许多印度士兵开始对英国人不满,他们不愿意继续为英国人卖命。

而且就在这个时候,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帕坦部落又开始袭击英军的后勤部队,这些不利的情况导致英国人决定在同年的8月8日停战,第三次英阿战争宣告结束。

在这场历时两个多月的战争中,阿富汗人大约有一千人阵亡,而英国军队中则有二百多名士兵阵亡。而英国军队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并不能阻止阿富汗人摆脱英国的统治,到了1921年,英国人在条约中正式承认了阿富汗的独立。

参考资料:《阿富汗历史词典》《战争中的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