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驻华大使馆官网首页,葛策对中德关系的描述

中美关系走向不甚明朗之际,特朗普冲击和拜登的当选会对中欧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德国驻华大使葛策(Clemens von Goetze)表示,对于德国而言,中欧“脱钩”不在政策选择之列。

据香港《南华早报》30日报道,葛策在接受该报采访时,呼吁中国在全球议题上,比如应对新冠疫情以及气候变化方面,与欧洲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他表示,美国固然是德国在经济、安全以及价值观层面的重要伙伴,不过中德关系也至关重要,“过去40年间,我们和中国发展了密切良好的关系。所谓中欧‘脱钩’显然不符合德国和欧洲的利益。”葛策指出。

他表示,“我们希望同中国一起,共同致力于寻求应对气候变化、塑造全球贸易关系等全球性挑战的解决之道。这是我们的立场,我们将持之以恒。”

据德国驻中国大使馆官网介绍,葛策于2018年9月6日起担任德国驻华大使。官网首页如是援引其涉华表述,“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德国和中国互为彼此的紧密伙伴。携手合力,我们就能为克服21世纪的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两国合作。”

在采访中,葛策表达了中德在维护多边主义方面的共识,阐明美国的“回归”不会影响中欧合作,“如果美国能够重新加入,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那是再好不过。但我并不认为这会与中欧当前开展的合作有所矛盾。我们必须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尽可能足够的支持以应对气候变化。”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于某种程度上而言,拜登的胜选令欧洲战略界开始对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重新寄予厚望。而这种“厚望”意味着某些国家某种程度上的“摇摆”——到底是恢复欧美的亲密无间还是推动欧盟独立自主?

德国国防部长卡伦鲍尔此前称,随着拜登胜出,欧洲需放弃欧洲主权、战略自主等不切实际的幻想,应通过与美国加强合作以及战略协调来应对挑战。

据《环球时报》30日援引德国《焦点》周刊刊发的最新民调指出,拜登当选改变了德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出现“亲美疏中”倾向。不过与此同时,调查还发现,德国人对美国的看法非常矛盾,希望中夹杂着不信任。半数德国人还认为,不管是德国还是整个欧洲,都应该减少对于美国的依赖性。在被问及“如果中美之间真的爆发新冷战,德国应该站在哪一边”?82%的受访者认为,德国最好保持中立。

这番“摇摆”的民调结果与葛策在采访中对中欧关系的描述颇为呼应。实际上,除了肯定中德、中欧紧密的经济联系,中国在全球重大议题上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明确维护中欧关系大局的“底线”以外,葛策称,“欧盟和德国对中美的政策都是基于自身利益和价值观。”

他进一步声称,“我们(中德)的双边关系始终根植于德国作为欧盟成员国的事实之上。(在维护双边关系的同时),德国也同欧洲各机构和欧洲伙伴保持团结,并就相关议题进行密切协调。”

此前,中方已多次就欧方涉港、涉疆以及不实涉华言论做出批驳,并强烈敦促欧方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中方维护国家安全的努力,不以任何形式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欧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中方多次呼吁中欧要树立并坚持对彼此的正确认知,真诚开展合作。

欧方涉华表述中部分旧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与有的国家炒作“新冷战”,开历史倒车的行径互为应和。

对于欧洲的“摇摆”,《南华早报》在报道中特别提到,法德两国外长此前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罕见发表联合评论指称,欧盟和美国应协商如何共同应对中国在所谓人权、数字基础设施和贸易公平方面的议题。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被视为欧盟“发动机”的法德两国业已在欧盟道路选择上凸显分歧。

与德国防长倾向“欧美亲密无间”的观点不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欧洲只有在防务、经贸等领域拥有独立主权,才能赢得美国尊重,成为与美平等对话的伙伴。

对此,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马克龙总统呼吁欧盟坚持战略自主体现了法国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符合欧洲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中方始终主张世界多极化,支持欧方作为世界一极自主自立。

这种战略自主的体现即为,不受某些国家的蛊惑,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做出自主选择。

事实上,在王毅于8月25日至9月1日出访欧洲期间,中欧双方就中欧在“后疫情时代”的双边合作议程进行了对表。双方再次重申,将努力在年内完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力争尽早启动中欧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此外,双方明确,将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医药卫生等双方共同关切的领域加强互利合作。而且,双方还将签署《中欧合作2025战略规划》,为中欧对话合作提供蓝图和框架。

在彼时于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召开的记者会上,就中欧双方达成的广泛共识,王毅特别提到了三点:一是要坚持多边主义,抵制单边主义行径;二是要加强团结合作,反对分裂“脱钩”;三是要维护中欧关系大局,妥善管控分歧。

事实证明,中欧关系的发展在为双方人民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中注入了确定性。

作者:苏展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