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不久,中印两军已一致同意停止向一线增加兵力。报道当时这则消息的是印度一家英文对开日报——《印度快报》。然而,就在这则消息刚传出不久,另一家印度媒体“The Print”就暗自带起了节奏,暗示中印边境局势未来仍具有许多不确定性。

这家印度媒体获悉此消息后,曾一度誓不罢休的样子叫嚣称,若双方之后谈判进展不顺利,印军可能会在冬天继续增兵部署所谓“拉达克”地区。很明显,这些未曾亲自体验过边境高原寒冷冬天的一群拿着“笔杆子”的人,对前线印军士兵是没有设身处地着想过的,键盘敲几个字和边境驻守士兵的任务比起来多简单啊!这难道不是为了达到利益团体的某种“私心”,就继续鼓吹边境强硬对峙吗?就好像“大义凛然”地说,后面什么情况不测都有可能发生,印军就要誓死赖着“拉达克”地区过冬不走了,俨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六月,中印双方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摩擦事件,之后印度有意将摩擦升级,在拉达克地区集结了大量空军和陆军装备,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伞兵演习。即使在国内缺乏军备的情况下,印度还是装模作样地买起了"阵风",部署自己的航母舰载机去山区前线,没有退却的动作,大有"决一死战"的意思。

有报道称,印军在高海拔地区的兵力部署一度达到超过34.5万人部署在了海拔3600米以下的地方,有超过3.8万人部署在了更高海拔的地区。如今这些人的情况如何了?

此前,就有大量来自多方面的分析称,作为高原地区,“拉达克”入冬期较早,在海拔3600米以上,冬季最低气温甚至可降至零下50度。根据先前有关军事专家的预测,如果坚持战斗下去,印度军队将面临着在严寒条件下的士兵生存问题和非常严重的物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印度军队呢,完全是一副“油盐不进”的强硬姿态,并且还煞有其事地为此做了大量相关准备工作,看样子就是要铤而走险直面严寒了。只是这“打脸”很快就来了,这次亲自来打自己人脸的还是上述那家印度报纸——《印度快报》。

随着寒冬已然来临,印军部队正面临着恶劣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空前挑战。《印度快报》网站29日详细描述了位于所谓“拉达克”地区的印军,当前是如何艰难地维系生存、巡逻、作战等基本任务的。

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一场战争成败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就以拿破仑入侵俄罗斯、二战德军入侵苏联来说,都被当地的严寒天气给吓退了。今天在中印边境对峙的军队也面临着同样可怕的“敌人”。跟前二者比起来,印军所面临的的情况还要更糟糕!“拉达克”这个地方可不像俄罗斯大片的西伯利亚平原,这里的群山高达1.8万英尺(约合5486米),印军在当地部署超过几十万大军,这在军事史上是从不曾有过的先例。要知道这几十万人的未来命运,连老天都不好预测。

已经有很多迹象能够表明,印军在边境的生存状况堪忧且大势不妙。据可靠消息称,约5万名印军要依靠长途运输保障供应。尽管印军投入运输机和直升机空投物资,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拉达克”地区正在新建的许多前沿哨所没有任何军事基础设施。更甚的是,虽然印度陆军为“拉达克”的后方部队提供了一些新建的取暖设施,但前线士兵显然是无福享受的。其次,不得不让印军家属痛心的是,“拉达克”的印军每天都有非战斗减员情况发生,许多人因寒冷引发疾病被迫后送治疗。

然而,最“惨”的一点现实就是,印军士兵可能无法在哨所待太长时间。他们必须巡逻、建立掩体和进行防御,还要躲避敌人的空袭和炮火,最终不得不在地面的冻土和积雪中挣扎,直接承受极度寒冷的后果。

这就不免要说在中印边境地区的印军显然不能只满足于生存,他们还得参与巡逻乃至作战。但想要正常巡逻作战哪有嘴上“喊喊口号”那么容易?前印度陆军14军军长帕努中将大吐苦水,他表示高原低氧环境意味着部队效率降低了近30%-50%,在平原上一天就能完成的工作,在高原“需要五到七天”。果然还是专业的人说专业的话,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干货”。

然后知道大家都要看的“重头关注”对象,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的我军同样面临着高原严寒环境的考验不是吗?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忧,依托于现代化的后勤保障体系,我军无论是在高原驻守还是巡逻,都比印军情况好得多。近日,我军新型可拆装式自供能保温方舱亮相高原部队,这种新型营房既有军用帐篷的灵活性,又兼顾了固定营房的舒适和安全性。这些都是有大量事实报道基础的,所以可信度是非常高的。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尽管新型保温方舱再安全舒适、再高科技,那也只是相对的!比起他们身后守护着的我们现实当中安稳生活,那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最该致敬的还是这些“最可爱的人。”回顾这场历时多个月,从夏跨度到冬的边境对峙,自始至终都是印度一方单方面挑起的争端,我们当然希望印军能够“迷途知返”知难而退,这样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也不必如此艰辛。但若是印方仍要一意孤行“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话,那我们必然“奉陪到底”,千万不要低估我们誓死捍卫领土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