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玄一

1928年6月4日,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在乘坐火车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桥时,遭到了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袭击。张作霖当场被炸成重伤,在被送回沈阳后不久死去。这起案件发生在皇姑屯站以东,历史上称之为“皇姑屯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人为什么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暗杀张作霖?这起事件又是谁主持的?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1927年,也就是民国16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陆海军大元帅,从而成为民国最高统帅。他上任后,组织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第32届内阁,这也是最后一届内阁。

张作霖在崛起的过程中,受到日本人的大力支持。张作霖本人也借着日本人的手,办了很多事情,得到了日本很多实惠。他在北京组阁后,日本人以为可以果子终于养熟了,可以采摘了。他们把一份名为《满蒙新五路协约》的文件送到张作霖案头,要求他批准这份协约。

这份协约的核心内容是同意日本人在东北修筑5条铁路,使东北的铁路网向北可通苏联,向南可接朝鲜,东西贯通。不但如此,日本人还要求在东北享有开矿、设厂、租地、移民等权力。如果同意了这份条约,那么东北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就完全落入日本人手中。

张作霖可不想拱手把东北的实际控制权交到日本人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张作霖虽然是大元帅、国家领袖,但是日子并不好过。蒋介石率领的北伐军节节胜利。在他上任不足两个月,就爆发了龙潭大战。孙传芳麾下东南五省联军与北伐军之间为争夺南京外围阵地,在南京郊区的龙潭镇周围展开大战。结果以北伐军胜利告终,孙传芳被彻底打垮。这一败,让张作霖压力非常大。而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眼见北伐军势大,也先后加入了国民党,脱离了北洋政府。

张作霖面对势头正盛的北伐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他此时还需要日本人的支持。所以对这份协约不敢断然拒绝。

思考良久后,张作霖只在《满蒙新五路协约》上签上了“已阅”二字。意思是“知道了”,相当于没有任何表态。

日本人看到张作霖的批示后,进一步逼问他,到底是什么态度。张作霖则拿出了他一贯的忽悠作风,对日本人说,民国现在是共和制,你们提出的事项,事关东北利益,需要跟东三省的各个省长开会讨论,只有他们都同意了,大元帅的签字才是有效的。

日本人听完后,一个劲地骂娘。这明显是在忽悠人。但是,日本人并不死心。他们又拿着协约找到东三省的各个省长。省长们得知了张作霖的态度后,都表示不敢擅作主张,需要开会讨论。

张作霖不想在协约上签字,这让日本人很恼火。1928年5月,日本人向张作霖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他必须表态。张作霖对日本人的过分要求十分反感,拒不同意。5月17日晚,日本代表芳泽会见张作霖,再次提出“解决满蒙诸悬案”。然而在会谈中,他的诸多提议均被张作霖严词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芳泽问张作霖说:“你们能打过北伐军吗?”

张作霖说:“若打不过他们,我们可以退回关外。”

芳泽说:“恐怕未必回得去吧。”

张作霖说:“关外是我们的家,愿意回去就回去,有什么不行呢!”

两人谈了三个小时,不欢而散。芳泽一语成谶,张作霖果然没能回到关外。

于是,日本人对张作霖动了杀心。

张作霖麾下虽有十万大军,但是在锐意进取的北伐军面前,仍然就不能挽回败局。1928年5月下旬,北伐军已经逼近京津地区。身在北京的“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眼见大势已去,于5月30日召集张作相、孙传芳、杨宇霆、张学良等人举行会议,决定退回关外。6月1日下午,张作霖在怀仁堂邀请外交团,开了个告别会。6月2日,张作霖向全国发表了“出关通电”,说明自己到北京“本为救国而来,今救国志愿未偿,决不忍穷兵黩武。爰整饬所部退出京师。”

这一理由可谓高尚,实则乃形势所逼。

得知张作霖即将返回东北的消息后,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佐紧张策划了炸车行动。他一方面打探张作霖列车出行的时间和他座位所在的车厢,然后又调动工兵在沈阳皇姑屯车站南满路与京奉路交叉处预埋炸药。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时间来到了1928年6月4日清晨5时30分,张作霖所乘列车如期抵达皇姑屯。日本人引爆了炸弹,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卫士急忙将他急起,飞速赶往沈阳救治。然终因伤势过重,于当天上午9时30分不治而亡,年仅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