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高谷深、河流密集、太阳能足……

云南,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全省水电资源蕴藏量达到1.04亿千瓦,已开发装机突破7000万千瓦,截至2020年6月21日,云南电网西电东送电量累计突破10000亿千瓦时,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年发电量,风电、光伏、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富集,是一处名副其实的绿色能源“富矿”。

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统调装机接近1亿千瓦,位居全国第6位,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85%,电量贡献达9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2015年起,云南连续五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0%,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份高含金量的“答卷”背后少不了这支科研创新队伍的努力——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撑团队,正是他们一直坚守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一盏盏万家灯火亮了。而云南电科院则是这支队伍主动担当的一个最生动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电网实验室创新研发设备 记者 杨萍 摄

“云南电网结构复杂,网架结构复杂度在国内属首例,在国际上也十分罕见。”云南电网公司科数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云南清洁能源主要集中在西部,且大、小水电并存,汛、枯矛盾突出,电网安全稳定面临着挑战。“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来加以研究解决。”

科技才能兴网。今天,云南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密匙,已经初步形成了内联南方、华东电网,外接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的跨省(区)、跨国电力输配网系统,现已成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运行最复杂的送端大电网之一,一张覆盖云南省,直通华南、华东,连接周边的云南电力输配网正在快速伸展它的宽度和广度。

科技创新让电网“安全”起来

“云南是全国电力科技的富矿。”云南电科院负责人说,电科院就像一所电网“总医院”,专门负责给电网设备“看病”的。“诊疗过程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研发。”

2008年,云南电网公司电科院电力设备可视化检测及智能诊断实验室正式成立,开启了电力设备内部可视化技术研究、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物资检测、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

“实验室拥有国内最全的电力设备可视化检测及诊断系统,包括连续X射线源、脉冲源平面成像、智能化检测机器人、三维层析成像、影像智能诊断系统、太赫兹检测和成像系统,覆盖了发、输、变、配电设备的可视化检测和智能诊断。”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可视化检测及诊断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电网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目前,实验室历经10年的创新研究,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人工到智能的4代电力设备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及装备,构建了涵盖成像机理、技术标准及系列装备的电力设备X射线检测及诊断技术体系。项目成果应用效果良好,诊断出电力设备重大缺陷百余起,已成为电力行业的常规诊断方法,通过设备销售、技术服务等方式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近8000万元。

以科技创新为“利器”,云南电网公司逐步驱动云南电网朝着更加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云南电网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点,电源输送通道中的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大型设备就是变压器。

云南电网实验室创新研发设备 记者 杨萍 摄

但是,大型变压器造价昂贵、构成复杂且运行时内部状况无法直观监测,云南电网在运的有2000余台110kV及以上的大型变压器,针对大型变压器的故障检测新技术手段的探索却从来没有停止。

2019年,云南电网在李立浧院士的指导下,开展了基于自激振荡技术的大型变压器故障检测关键技术,开始研制一套能同时兼顾开展高压、绝缘、特性试验的设备,以实现大型变压器绕组和绝缘的高效、准确测试为目标。

2019年-2020年,项目组已完成搭建110kV、220kV、500kV变压器全电容效应与频变特性精细化模型、模型变压器多故障模拟及自激振荡波关联性分析、研制出输出电压最高为160 kV的自激振荡设备,并在云南变压器厂、沈阳变压器研究院开展了现场测试应用。

下一步,项目组还将针对多种故障下大型变压器开展自激振荡测试研究,分析各类故障发生时自激振荡波的变化情况,完善自激振荡法的诊断应用。同时建立数据库,开发并完善诊断评估软件,形成全电压等级变压器自激振荡测试与诊断系列标准。

科技创新让电网“聪明”起来

面对输变电规模接近广西和贵州之和的云南电网,以及运检人员严重无法满足电网设备规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云南电网实现跨越发展必由之路,也是云南电网全面落实“数字云南”和云南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重要举措。

对此,云南电网电科院依托李立浧院士专家工作站,充分发挥工作站的优势,统一部署依次成立相应的科技攻关团队,开展了电气一次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研究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电网实验室创新研发设备 记者 杨萍 摄

“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核心问题是‘基于监测数据的设备在线实时仿真计算’,但是常见的‘多物理耦合计算’和‘深度机器学习’两种方式存在实时性极差、无数据可用的困局,因此导致了在线仿真发展缓慢。” 云南电科院副院长、院士工作站负责人王达达解释说,针对该技术难题,云南电网公司计算高压团队博士彭庆军在李立浧院士的指导下首次提出的“多物理耦合计算+深度机器学习”的电气设备实时在线计算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多物理耦合计算”解决“深度机器学习”训练数据和数字化设备三维重构问题,利用“深度机器学习”解决“多物理耦合计算”实时性差的问题,被认为是解决设备在线计算最优秀的方案之一。

目前,该方案成功用在电抗器的电磁特性仿真计算,计算速度首次突破了毫秒级,在精度方面,计算结果与传统的多物理耦合计算模型相比误差小于1%,这对电网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保护配置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彻底颠覆现有的设备运行管理模式,极大推动了云南电网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同时,以“智慧”电网为核心,云南电科院紧密结合“数字云南”发展。2018年始,与勐腊供电局与云南电科院共同申报了南网配网重点项目“面向新农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以分布式光伏协调控制技术,改善勐腊穿越自然保护区长距离线路供电质量问题。

经过三个月的现场勘察,在充分了解当地居民意愿后,云南电科院将重点应用示范地点选择在勐伴线的纳秀新寨和老寨以及倚邦线的曼桂山村。在三个村寨因地制宜地部署100kW分布式光伏系统和150kWh锂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区域自治控制装置,与部署在云南电科院的云南省分布式光伏协调控制系统交互,在线路遇到树障等无法供电的情况下,保证了当地村民基本用电24小时以上。

而今,云南电网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云南电网“2.0”时代已然到来。

云南电网实验室创新研发设备 记者 杨萍 摄

科技创新让电网“绿色”起来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以可再生电源为主的清洁电源规模发展迅速,为经济社会发展铺下充满活力的绿色,能源产业已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成为云南跨越发展的一大谋篇布局。

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2019年9月19日,南方电网公司与云南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要充分利用云南清洁电能资源优势,全面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

当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电力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能源消费供给、能源结构转型、能源系统形态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传统电网向更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发展,传统能源系统将逐步转变为综合能源系统。

对此,云南电网公司积极在智能电网领域示范先行,为能源产业连通“绿色电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支撑绿色能源发展和能源结构变革为目标,以推进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建设为主线,以行业转型升级和能源变革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主攻方向,构建现代能源供给体系,推动相关技术产业发展,以科技推动能源变革所带来的效应正在逐渐显现。

同时,为了高效利用绿色能源,云南电网公司重点关注绿色能源发电的高效送出。深入研究大水电区域梯级调度方法,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千万级小水电群消纳与利用关键技术”项目,研究了中小水电集中监控运行,减少了中小水电的弃水;“新能源消纳及能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研究了风-光-水协调优化控制,提高了风光发电利用水平……

通过加快西电东送通道建设、优化调度运行方式、积极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切实落实西电东送战略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消纳云南富余水电。在解决弃水的同时,还建设了云南省新能源消纳工程技术实验室,开展了“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风电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及应用”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形成一系列适用于云南电网的绿色能源运行控制技术,使风电、光伏发电年利用小时数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引领省内绿色能源快速有序发展,为云南实现绿色能源稳定送出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云南电网科技创新的火花正傲然绽放,一张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电网逐步铺就,点亮了千里之外的一盏盏灯火。

云南网记者 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