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炮轰深圳抢房!该有人管管了

作者:齐俊杰看财经

深圳楼市在新一轮调控之后,本来已经沉寂下来,没想到又被一个盘给带火了,这就是华润城四期,号称只要买到坐地就能赚到500万,于是麻烦大了,引来了万人抢购,争抢千套房源,这场面引发了官媒的关注,新华社昨天就发表评论文章表示,楼市打新热背后是新房和二手房的双轨套利,华润这个盘,开盘价是13万一平米,周边的二手房已经卖到了18万,所以买房已经不可能是刚需,而是赤裸裸的套利。买到就赚到,这种投资预期出现,才让开盘如此疯狂,甚至网上还有人流传打新攻略。也有人组织众筹打新,也就是说一个人没那么多钱,于是几个人一起合伙攒钱去买一套房,找一个有资格的人代持,然后等卖了坐地分账。所以这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金融乱象,最后新华社还给了几个建议,说在增加供给,新房限价之外,还要让税收发挥作用,建立科学的房产税制度。从而来遏制投机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官媒发声,因为这个事,赤裸裸的在挑战房住不炒的底线,很显然这种众筹打新就是在炒房,如果这个都不管,那么房住不炒就肯定变成了一句空话。现在大家看的都很清楚,之所以新房火爆,就是因为地方政府在有意向新房倾斜,让新房限价,二手房不限价,所以最后就出现了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给人一种感觉,只要买到新房就能赚大钱,自己明明买不起也要找亲戚朋友借一下,自己明明没有资格买,也要去找有资格的,分一杯羹。而地方政府能不知道吗?不存在的,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之所以做这样的设计,有两个目的,1是控制新房数据,新房限价了,房价上涨的数据就被遏制了。2保证开发商的利益,就是保证自己卖地的利益,开发商一看开盘这么火爆,自然会多拿地,多盖房。然后通过黄牛,中介,茶水费,等等乱七八糟的费用,把差价弥补一些。

至于那个二手房的价格,他只是一个参考价,别忘了限售3年,等新楼盘可以上市交易的时候,未必二手房还是这个价格。供给增加了,必然影响价格。当然现在说这些都没人相信,大家觉得现在都能赚500万,3年之后,房价更高,到时候赚的就更多了。从没想过,二手房只是个标价,实际成交价和实际成交套数,跟这个标价关系并不大。就好比我有个古董,我一直以为是真的,标价1个亿,但很可能压根卖不出去。所以有人买的二手房价格才是真实的。

那么这次既然官媒点名了,估计事闹得挺大,深圳弄不好得整改,估计新一轮政策也要出来了,但这个事并不好管,只要你还让新房限价,还让一二手房价格倒挂,那他就一定看上去有套利空间,但如果不让新房限价,那深圳的新房价格可要涨不少,到时候数据上很难交差,所以比较纠结。估计很可能就是先不卖了。或者严查买家的身份信息,在买房摇号之前,有资金聚集迹象的,就取消摇号资格。又或者在金融贷款上压缩,只全款,不贷款,估计也能清除出去不少人。让这个场面看起来别那么火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房产税,这个肯定暂时不会,而且这也压根不对症,房产税是增加持有成本,解决不了套利的诱惑,买这种房子的人,都是打算3年以后就卖掉的,而且也肯定会找个有房票,但是比较干净的人代持。所以房产税打击不到他,房产税不是个筐,不能解决所有的楼市问题。这个事还是要谨慎的,房产税,往小了说是我们楼市长效机制调节器,和贫富分化调节器,往大了说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所以必须站在更高的格局上去思考这个问题。不可能为这么一个打新乱象,就推个房产税出来。

房产税,在星球里我们讲过很多次了,还在老齐的读书圈里,专门为大家带来一本书叫做《全球房地产》,分析了各个国家的房地产税到底都是怎么收的,咱们的房产税应该会在未来3年落地,目前偏向于1套不收,2套少收,3套以上逐渐加大惩罚税率的方式,严厉打击多套房持有者。从而实现调节贫富分化的作用,税率的制定权估计会留给地方,发达地区税率会低一些,因为不怎么靠着这笔钱,而越是不发达地区,税率可能越高。目前美国就这样,比如加州就便宜是0.67%,而德州最贵,达到了1.76%,一年差一个百分点,这可不是个小数,一套房子按200万算,那就是多了2万块钱。到时候估计咱们也差不多,2套房基本也就是0.5%的税率,3套房以上,就是1-2%,如果房子再多,可能还会更高。而且住宅还有可能减免,像商铺,写字楼,门面房更得收房产税,而且税率只会更高。还没有减免的可能。所以现在投资房产,是非常糟糕的选择,相当于给自己日后挖了一个大坑,痛快几年,却要痛苦几十年。而且房子这个东西,现在流动性已经很差了,你不可能在房产税落地前华丽丽地退出,一旦有眉目了,你就根本出不来了。所以这就是最后的诱杀,现在抢到的房子,都是以后交税的凭证。至于刚需,就一套自住房,这个跟你没关系。房产税基本上影响不到你。而且房产税出来之后,可能也不会马上跌,因为预期没那么容易扭转。即便有价无市,他也会垂死挣扎一段。直到交几年税,还卖不掉,真的痛了,他才会主动降价。所以刚需总想抄底也是不对的,股票你都抄不到底,更别说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