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老话,叫做:“官字两个口,兵字两只手”。因此古代,稍微有些学识的人,都想当官为吏,借机称王称霸。而当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不够,毕竟还有个皇帝——全国最大的官在管着你。这种想法连皇帝也不能免俗,历朝历代的“太上皇”和“垂帘听政”都是新帝心中的一根刺。可见,权力的欲望总是不断攀升的。

但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官员却不受权欲诱惑,还主动将自己手里的4000里江山拱手相让。而事实证明,他的做法非常明智。因为他退的一步,为他的家族带来了600多年的富贵绵延。这个人就是东汉的开国元勋窦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窦氏一族在西汉时期就非常有名。最著名的当属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而东汉开国元勋窦融的七世祖就是窦太后的弟弟。从西汉初年到西汉末年,窦氏一族一直枝繁叶茂,高官辈出。

窦融年轻时好行侠仗义,是窦氏一族年轻一辈的佼佼者。王莽篡汉之后,窦融就为其效力。地皇三年(公元22年),窦融还参与了昆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刘秀以3000士兵对战王莽的42万大军,竟然以弱胜强,夺得胜利。这个结局令所有人都没想到,战败后的窦融最终只能逃回长安。

王莽落败后,窦融便投降了更始帝刘玄。因为窦融能力出众,于是被刘玄任命为巨鹿太守。但窦融深知更始帝是一个胸无大志,掳掠成性的人,他知道这样的王朝是不会长久的。于是他想办法去了河西地区。河西地区,窦家在此经营多年,家族基础十分坚实。窦融曾经对其兄弟说过,河西一带殷实富裕,而张掖属国兵强马壮,一旦发生战事,完全可以以河自守。

河西地区就是指现在的河西走廊一带,在汉武帝年间被霍去病所夺。也就是现在的河西四郡,到了汉昭帝的时候扩展成了五郡。河西走廊是关中和西域来往的交通要道,山河之险,易守难攻。所以河西走廊一带,向来是乱世之中割据称雄的最佳之地之一,窦融选择河西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可谓高瞻远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功来到河西的窦融开始结交群雄,一番举措下来颇得河西民心。窦融与河西地区其他太守的关系也很融洽,再加上窦融手中的兵力。于是窦融便被大家推举成了河西一带的大将军,主宰河西4000里江山。

窦融在河西的日子里,不仅劝课农桑,还经常训练兵马,以备不时之患。因为。河西走廊地区比较特殊,这里是众多民族势力聚居的地方,只有强壮的兵马势力才能对抗时常前来侵袭的羌人和匈奴。经过窦融的励精图治,河西地区在乱世之中反而变成了一片“世外桃源”,而河西几郡的实力也逐步强大了起来,完全具备了称王称霸的基础,但窦融心中向往的并不是割据自雄而是全国统一。

刘秀在中原称帝之后,窦融表示愿意归附,但陇右的隗嚣却十分贪恋权势,想要自行称王。多次沟通无果之后,窦融和刘秀联合起来攻打隗嚣,隗嚣腹背受敌,于东汉建武九年(公元33年)战败。窦融最终顺利归附东汉。

窦融来到洛阳之后,刘秀便重赏于他。但窦融是个目光长远之人,深知功高盖主是祸非福,所以他多次上书请求刘秀收回对他的赏赐。他的做法不仅未能让刘秀收回成命,还对其更加的礼遇。最终证明窦融确实非同一般,他的退让给窦氏一族带来了长达600年的富贵。

窦融的做法让窦氏一族和东汉王朝始终交好。在东汉时期,窦氏一族共出了两位皇后,两个大将军,其中有名的就是窦固和窦宪均,他们都是东汉时期有名的抗击匈奴名将。东汉灭亡之后,窦氏一族依然传承多年。窦氏一族从北魏到北周,依然活跃在政治中心,并且出了好几位皇后。即便是到了隋唐时期,都是赫赫有名的外戚势力。

窦氏一族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泼天富贵,多亏了窦融的远见卓识。而窦融自己也成了乱世之中的“反面案例”,因为窦融反对分裂,支持大一统,在想要自立为王的野心家眼中,简直不可思议。窦融的做法也是对后人的一种警示——大一统是大势所趋,与其螳臂挡车,不如拥护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