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陈一

“真就是电影里这样的,一到晚上大家呼啦啦地全出去了,一家老小,手里都搬着板凳,特别激动。”

对着《一秒钟》中放映露天电影的场景,年过花甲的王师傅不禁被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在张艺谋的新片《一秒钟》上映之后,人们关于露天电影的记忆再次被唤醒。作为一代人的回忆,露天电影弥补了当时人们匮乏的文娱生活,成为了“美好”和“青春”的代名词之一。

回顾过去,一场电影,为何能对当时的人们有着如此的吸引力?而现在,露天电影对于大众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人情怀与时代记忆

幕布一挂,机器一架,搬着板凳的男女老少蜂拥而至,没多久就将空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比看露天电影更值得人兴奋的事儿了。在那个时候,人们几乎除了劳作就是家长里短,文娱生活十分匮乏,因此,对于他们而言,能在夏天的晚上看上一场热闹非凡的露天电影,莫过于一种奢侈的消遣。

“那个时候我跟着姐姐下乡,晚上做完饭,急忙忙随便吃两口,扛上板凳就出发了。”70年代初,对于不到十岁的王师傅而言,观看电影就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那时候我们住在北边,放电影的村子在南边,相隔八里地,但我和姐姐每周都会走着去。没别的,就是图个热闹、爱看。我们这样的人,多的很。”

对于辛苦了一整天后的人们而言,观看露天电影无疑是他们最轻松惬意的时刻。当时,村子会放的大多是些战争题材的电影,《奇袭白虎团》、《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影片都是银幕上的常客。

“有的时候在正面看的人太多了,我们就跑到背面去看,人物和字幕是反的,看起来有点费劲,但因为新鲜,也是高兴,就顾不上那么多。”

在农村地区,人们能看到的影片十分有限,但无论看过几遍,兴致都只高不减。只要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欢呼声和叫好声一定准时响起,对于一些过分熟悉的影片,人们甚至会异口同声地接出下半句台词。对此,大家乐此不疲。

同样的,在那个年代,对于拥有剧院的城市人来说,露天电影也是他们的美好回忆之一。

“那个时候,公园里会放露天电影,和电影院里的其实也都是差不多的片子,不过付个公园的门票钱就能进去看了,人多得很。”八十年代初期,公园里的露天电影给年仅二十岁的老贾留下了一些特殊的回忆。

“很多情侣都会把公园当作约会的好去处,散步的同时顺便看场露天电影就更浪漫了。我和我的爱人当时就是公园的常客。”老贾幸福地回忆道。

在那个电视和影院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露天电影就这样为人们的心灵带来了一种朴素的慰藉,而随着时光流逝,这种慰藉也慢慢凝聚成了一种宝贵的时代记忆,永远地存活于这一代人的内心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诞生,兴盛与落幕

虽说在七八十年代才兴起热潮,但其实,露天电影早在民国初期就已经诞生了。

据南京市《玄武区志》记载,在上世纪初期即1900年代,基督教会就已经在区内组织过一些零星的露天电影放映活动。在具体的电影院建立之前,露天电影一直都是电影传播与发展的主要渠道,而在影院放映发展扩张之后,露天电影也仍然作为影院的补充剂,满足着普通受众的观影需求。

放映初期,因为战乱和普及地区有限等原因,露天电影尚未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而随着放映地区的扩张和其意识形态宣传作用的显现,露天电影逐渐进入并影响了更多人的生活。

曾在农村经历过几段艰难时光的老周就与电影有着十足的不解之缘,因为银幕上的几个故事,他的人生轨迹都彻底发生了转变。

“年轻的时候看电影,看《草原雄鹰》就想去骑马,看《上甘岭》就想去当兵,后来,就因为《上甘岭》这部片子,我真的去当兵了。”

进入部队之后,老周观看电影的习惯仍未改变,只不过,与村子里的放映活动不同,军队组织的集体放映明显多了几分组织性和纪律性,例如,平时的放映通常以团为单位轮流观看,一些较为特殊的影片还会以保密的形式只面向军人放映。

“那些就是为了振奋军心的电影了,很多苏联片,像是《保卫莫斯科》之类的,都是和打仗相关的,所以也就不让军队外面的人看。”对此,老周说到。

当时,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补贴之下,流动放映队同样也为农村地区的人们带去了大量的军事战争题材影片,这些影片一方面宣传了抗战观点,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民众的士气,因此,在建国初期至七十年代中后期,除去作为娱乐大众的方式之外,露天电影也成为了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它因为价格低廉、地区普及等原因备受基层民众的欢迎,从而正式迈入了黄金时代。

另一方面,二十年代起,露天电影也开始在大学校园中盛行。

在早期的校园中,露天电影始终是教育的一种补充手段,直到建国之后才恢复了其商业和文化属性。高校露天电影兴起于五十年代,在八九十年代进入了巅峰时期。当时,因为“看电影”所附带的集体性、社交性和仪式性,“看露天电影”实际上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文化狂欢。

以武汉大学为例。

武汉大学的梅园露天电影院自1951年放映以来,如今已经坚持放映近70年。除了经典作品外,放映厅更多的放映时下的热门商业电影。每个周五,去梅园操场电影院看电影是武大学生的“必修课”。无论在校园哪个角落,踩着单车来到梅园操场,拾级而上;和熟悉的同学打个招呼,坐在树荫下吹着习习凉风,等待电影开场。多年之间,这是武大校友们共同的青春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园露天电影院

20世纪末,随着市场经济兴起、国际大片的冲击和数字音像制品、影院、网络视频等的兴起,人们逐渐有了新的娱乐选择方式,而露天电影院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种种原因之下,农村露天电影由兴转衰,而高校露天电影尽管又坚持了十年,最终也随着时代的流淌沉淀下去。

露天电影,浪潮重回?

现在,虽然有些高校还保留着放映露天电影的传统,但对于现代人而言,露天电影存在的意义早与之前大不相同。

在曾经的文化语境中,露天电影作为一种代表着“青春”、“怀念”、“仪式感”的文化传播活动而备受期待,而且,不仅是影片内容,观影这种行为本身就成为了人们最重要的回忆。

“那时候大家去看电影,根本不管它放的是什么,都是直接搬了板凳就去看。”曾与爱人一起多次到公园中观看露天电影的老贾回忆道,“其实每周要放映的片单就写在公园门口,大家都不怎么看,而且谈恋爱嘛,影片内容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在采访中,最令受访者们印象深刻的其实往往是露天电影放映时的环境氛围和细节事件,这些记忆都围绕着场地中的人、物和景色,让人们将电影直觉的与“美好”二字相联系起来。

几十年过去之后,随着市场和科技的进步,电影逐渐成为一种普遍易得的娱乐方式,而在这种情况下,观看电影这一活动的社交性和仪式感大大减弱,人们对于电影的关注也转而聚焦于电影内容本身。更有甚者,连“电影”这种事物都直接被他们封存在了记忆之中。就如老周所提到的:“2000年之后,露天电影越来越少,我也就基本没有电影这个概念了。现在基本不会去电影院观影,所以再提起电影,能想到的也就是那时候的放映场景。”

对此,王师傅也说道:“现在我们老了,不知道从哪儿获得信息,没渠道也没机会去看,如果再有机会我肯定还是想去,就当重温了。”

在年轻群体中,对露天电影抱有特殊情怀的其实也大有人在。从武汉大学毕业几年的小赵说,在他念书的时候,学校里每周五都会放映露天电影,有的时候下了课他就会和舍友一起去看。

“那里一般会有很多情侣,给人的感觉就很青涩美好。”

现在,露天电影已经不再以传统的方式继续流行,而更多地以一种“复古浪潮”的形式出现于人们生活之中。例如,除了一些高校仍保留着公益性质的放映传统外,很多创意文化园区也开始把露天电影作为一种年轻人的狂欢娱乐,而一些针对于小孩和年轻群体的团队活动也会把观看露天电影作为活动中的项目之一。

与此同时,对于一些电影爱好者而言,露天电影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频率也在逐渐提高,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露天展映活动、山西平遥的“站台”露天剧场等等。今年受疫情影响的特殊环境下,也让露天电影这一话题再度受到热议。因室内放映厅密闭性等客观条件受限,露天电影也不失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的一种观影补充方式。

平遥“站台”露天剧场

可以说,随着活动形式的增加,露天电影的“社交性质”又开始重新显现了。

如今,放映和观看露天电影时的仪式感正在逐步消解,但它所承载着的集体记忆却从未衰退过。《一秒钟》之后,或许会有更多人可以感受到露天电影所带来的那份纯真和美好,而露天电影也可以作为一种记忆的承载再次涌现,从而重新进入当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