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古至今,中华文化都是中国人的精神宝库。许多研究国学经典的专家学者,也因其学术造诣受到大众追捧。于丹作为其中的一位,却在红极一时后迅速衰落,不禁让人疑惑,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01-鸡汤论语,引人追捧

2001年,中央频道推出大型科教讲座型栏目《百家讲坛》,为百姓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节目,捧红了许多著名的学者,譬如易中天、王立群等主讲人。于丹也是其中一位。

2006年,在《百家讲坛》中,于丹用通俗的语言,向大众讲解《论语》、《庄子》等中国古代儒道家哲学思想,宣扬传统文化。她用词华丽,见解独到,让很多从未读过《论语》的人惊呼,原来儒家学说竟有如此独特的文化魅力。

很快,于丹就在国学界变得炙手可热。她四处开讲座、办演讲,甚至一度走出了国门。

于丹能够在这样的舞台崭露头角,受到追捧,和她从小的文学积累是分不开的。于丹的父亲是一名国学大师,从小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潜移默化地受到父亲影响,接受着国学熏陶。

大学毕业后,她开始专心研究古文,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于国学领域的兴趣更是益发加深,在这条路上也越走越远。

在通过《百家讲坛》崭露头角之前,于丹早早就开始了论语的研究和解读。在《百家讲坛-于丹讲论语》火了之后,全国掀起了读论语的风潮,国学热也随之到来。乘着这股风潮,于丹不再局限于讲孔子,开始讲解起老庄,同样引起大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于丹"趁热打铁",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上架即被售空,屡次再版,被译作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国内外累计销量高达600余万册,甚至还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可见当年于丹影响力之大,受追捧之深。

2007年,于丹成为了"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第二人,2008年,于丹当选北京奥运火炬手。媒体对她大肆吹捧,奉上各类头衔,"国学教母"、"文化圣母""知识明星"……

此时的于丹,鲜花似锦,名利环绕。然而,一夜爆红往往潜藏着巨大的隐患,没有稳扎稳打的基础,如此盛大的名号,很容易成为一把双刃剑,将一个人从神坛拽下。

02-国学教母,跌下神坛

有一次,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办了一场"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的专场活动。这次活动邀请了十余位昆曲老艺术家上台表演,精彩纷呈。在最后一曲《牡丹亭》结束后,于丹作为特邀嘉宾走上台向大家谈论自己对昆曲的见解

台下坐的都是资深的昆曲票友,对昆曲了解很深。于丹的讲解流于表面,漏洞百出,很快就让众人十分愤怒,大喊让她下去。

最终,于丹尴尬离场。

于丹的负面还在继续。去伦敦讲课嫌住宿条件太差跟工作人员撒泼、自己带的研究生自杀却不管不顾、四川地震她捐了一堆《论语心得》……

很多人对于丹的印象也在一夜之间反转,突然之间,她就从万人追捧变成了万人唾骂。

其实,我认为站在文化社会论的角度,于丹被抛弃是完全符合客规律的。纵观于丹的爆红之路,在成名之后,她已经从一个自由客观的知识分子状态,变成了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附庸品。在这样的情况下,翻车并不出人意料。

首先,于丹的学术素养远远没有达到她所表现出的状态

在《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中有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对于这句话,于丹完全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认为孔子是在抱怨女子和小孩一样,喜欢纠缠不清,道理也说不通。

但其实,这里面的"女"是多音字"汝"的意思,子也是一个昵称,是孔子对于弟子不听自己讲解的抱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于丹《论语心得》本身的演讲稿,自然无法达到出版要求。负责出版此书的中华书局为此特意组织了一个编辑团队,逐一检查里面的各种遣词,以及对原文解释的正误,从头到尾都做了大范围的修改,最终才有了大众所看到的成书。

其次,于丹对于国学经典的解读,其实是在偷换概念,打着发扬国学的名号,实际上却是在毁国学。

套用著名主持人老梁的话,于丹所讲的论语,全都是"正确的空话",乍一听好像很对,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的作用。真正的论语背后所代表的的儒家学说,绝对不是于丹所描述的那么浅显。

而且,于丹的所有理论从未结合实际情况,犹如空中楼阁,仅仅停留在一个理想化的理论状态。

但是这样的观点,却恰恰是迎合了大众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但大众对于深度知识的了解是有限的,对于枯燥的学术接受度也很低。如果严肃地去谈论学术,注定了是一条很小众的道路,很难有市场。

于丹的解读恰好符合了这一点,不论是讲《论语》还是讲《庄子》,她很少讲原文,而是讲自己的心得,很少讲文本,而是讲引申。

风格则是噱头为主,煽情为辅,再加上旁引曲证,大谈心理学、西方哲学、社会学等,将这些糅杂在一起,变成了迷惑大众的"大杂烩"。

于丹的这种将论语变成"鸡汤"的做法,恰好精准定位了市场,让普罗大众可以不费任何力气就能够得到"知识",好像自己已经彻底了解了经典。这样的情况下,她会受到强烈的追捧也不难理解了。

但是没有真正的核心能力,又一味的迎合,被市场抛弃是早晚的事。

03-同行评价,字字扎心

早在于丹被大众怀疑之前,知识分子界已经有过许多针对她的质疑声音。著名的社会学家、学者周孝正先生,在听过于丹对《论语》的讲解后,十分气愤,称:"很多人不是研究《论语》的专家,你讲《论语》一分钟一个漏洞,对年轻人负责吗?"

于丹被人诟病最多的,当属"雾霾说"

于丹称,对待雾霾要像对待生活中其他的负面事物一样,用心体会,要学着去像享受阳光一样享受雾霾。哪怕无法享受,也可以拿一本书,沉浸其中,忘掉雾霾的存在。

不管世界多么丑陋,只要我自己保持心灵的纯洁,就没有什么能影响到我。这种鸡汤逻辑,在于丹的言论里比比皆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学家王晓渔先生对此论调十分不屑。他认为,雾霾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污染现象,本该付出行动去改善。但按照于丹的逻辑,如果抱怨雾霾,就是因为内心还不够平和,个人修养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毒鸡汤"。

从"雾霾说"开始,于丹的许多论调不断被大众质疑。

对此,《南方周末》专门发了一篇文章,叫《孔子哭了》,称于丹胡说八道一回,孔子就哭一回。201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数十名高校博士联名抵制于丹,并要求她向观众道歉。

在联名信中,他们写道: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最大祸患不是来自外来文化的侵蚀,而是来自于那些打着振兴传统文化旗号的无知者。

他们荒悖无知,对传统文化殊无敬畏,他们的一切行为,往往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对中国人进行文化基因改造——把人的基因改造成老鼠的基因。媒体对于这类人的狂吹热捧,等于是把厕所当客厅。

关于于丹的境遇,同样通过《百家讲坛》被大众熟知的易中天对此的评价一针见血:"于丹是把谋生排在第一位,被市场给耽误的知识分子 。"这句话真是耐人寻味不愧是大师。

的确,于丹本来是有才华有学识的,只是在名利的光环下,逐渐迷失了自己,忘掉了初心,在本该努力提升自己的阶段,却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最终跌下神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丹的否定其实是一种进步,说明大众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严谨的学术应该更加客观和深入,而不是被市场左右,肤浅的追求表面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