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在网络上讨论连云港业主联合起来调高挂牌价的现象时,有位业主很开心的说,“结婚的时候穷,6100的单价买了位置偏僻的凤凰名都,现在二手房价格是当时的三倍”

这位业主购买的房产就是最近连云港楼市炒得火热的苍梧双学区住房,如今房产网站的挂牌单价高达2.1万。如果该业主是开盘时购买的,距离现在也就七八年的时间,这样的房价涨幅是不比一线城市差多少的。

这位业主是幸运的,在三四线城市能获得这样的投资回报。随便一买就是学区的主要原因,当时学区概念没有现在那么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熟悉城市发展的人都知道,城市小的时候楼盘数小,基本上都是带学校的,随着城市扩容,后来这些学校慢慢就发展成了现在人眼中的学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的县城,在小县城买房的大部分都是为了上学,而这些学校本身就那么几个——都是学区,随着城区扩容,几个楼盘的生活圈就会有一所学校,而早期教育资源积累比较好的就成了学区。

也就是说,学区房之所以成为学区房,还是资源的稀缺性,城市扩容就会显得这个稀缺资源更有价值。

重点高中的录取率比较的低,按照目前的升学表现,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又是逐年增加,在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读书的结果是天壤之别。

一般情况下,重点高中的本科录取率在90%+,一本录取率在80%+,而很多普通高中的本科录取率不到10%,所以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似乎成为各位家长眼中的分水岭。

小学、初中都是住房划片决定学校的情况下,每个家庭都想让孩子就读最好的学校。

由此可见,决定学区房价格的关键不是城市经济实力,而是有入学家庭的经济实力,以及学区内房源可售房源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教育资源不能进行更合理分配的情况下,学区房被不断炒高,脱离城市基本面是很正常的现象。

而学区房的风险也就在于此,一些城市开始计划着手更合理的分配教育资源,意味着学区房概念有可能在新的调整政策下出现较大变化,投资的学区房有一天变成不是学区,那么就只能算是买了一个“老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