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27日-28日,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中国临床科技进展与新冠疫情防控》主题报告中,对新冠病毒与冬季流感共感染、疫苗研发等问题作出了最新分析。他透露,目前收到的反馈情况中,已经有4例同时患有H1H3甲型流感和新冠的病例。他呼吁,要尽快提升检测手段,以便在短时间内鉴别出是新冠病毒还是流感病毒,并及时救治,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大公报记者 郭若溪深圳报道

随着冬季来临,流感进入爆发期,如何应对冬季流感和新冠共同感染?钟南山给出的药方是:自我防护。「在疫情防控中,我们发现了流感与新冠共同感染病例,这两者防控感染的关键都是要做好自我防护,包括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保持社交距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咳嗽和喷嚏礼仪、勤洗手和佩戴口罩。」他表示,目前收到的反馈情况中已经有4例同时患有H1H3甲流(H1及H3指流感种类)和新冠的病例。

吁建流动检测实验室

钟南山表示,因为疫情期间人人佩戴口罩,这一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缩短,2019-2020年的流感季节缩短6周。自2020年1月下旬以来,全国哨点医院中流感样病例中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迅速下降,南方与北方省份分别较往年平均水平下降63.9%和81.6%。「2020年1-7月全部40种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3744135例,较近三年(2017-2019)同期平均下降25%。」

钟南山指出,未来会面临同时患有流感和新冠的患者,需要尽快提升检测手段,包括快速检测设备、移动检测实验室、机器人采样及收集样本等,以便在短时间内能快速响应,鉴别出是新冠病毒还是流感病毒,并及时救治,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就备受关注的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钟南山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就一直在加紧疫苗的研发工作,目前中国疫苗研发各项进展顺利,预计第一阶段很快就会出成果。「中国的疫苗是扎扎实实往前走的。估计不会太长时间,就会有一个初步的结果。」

物色大范围使用疫苗需时两三年

钟南山就此指出,「作为一个疫苗,它的预防作用,三个多月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评判是否是一个「好疫苗」,还要考虑是否方便生产、是否会产生副作用、抗体维持时间长度、运输和保存的成本等。「按以往的经验,要找到可供我们大范围使用的『好疫苗』,至少需要5-6年,现在新冠疫苗的研究还不到一年,肯定总会有些缺点。但是一些紧急使用的疫苗,只要发展出来,确保安全和有一定保护作用,就可以紧急使用。」钟南山表示,目前来看,要找到可供我们大范围使用的「好疫苗」,起码还需要两三年时间。

「冷链播疫」科学问题待查明、

27日的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钟南山院士重点谈到了目前冷链传播、物传人的问题。他表示,冷链运输中的新冠病毒传播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需要进一步研究。

钟南山表示,在零下20摄氏度的条件下,病毒21天后仍可存活。「这是非常重要的传染线索,但仍有很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包括病毒的来源是冷链、寒冷潮湿等密死循环境,传播方式是吸入还是接触,病毒存活的时间有多长,可以引起传播的外包装浓度是多少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还不知道,这是需要我们做的。」

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钟南山特别强调,目前虽然内地感染的病例很少,防控形势也比较好,但除了疫苗研发,中国新冠病毒的其他科技研究脚步不能放慢,尤其是技术研发要加快。「全国的科技工作者还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像疫情防控初期那样抓紧和加快各方面的研究和研发工作。」

钟南山引用了香港大学袁国勇院士团队的一系列口罩预防飞沫传播实验指出,外科口罩和N95口罩以及外科口罩隔板可减少飞沫和气溶胶传播。「在有很多新冠肺炎疫情人群里,戴上口罩起码有2/3的机会不感染。」钟南山强调,「联防联控」仍是新冠防控的关键,也是我国目前疫情防控取得比较明显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