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旅游企业——中山温泉宾馆开业,标志我市开始尝试利用市外资本推动本土发展的“大门”打开了。

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成为利用外资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中山和周边兄弟城市一起扛起了引进外资的重任, 因没有经验可循,如何引进用好外资一时也颇多迷茫。中山温泉宾馆的成功为全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温泉试水”,让大家闻到了改革开放春风的味道。中山积极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儿,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商青睐,从“三来一补”到外商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不断提升利用外资的水平,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有了经济的支撑,中山人奔小康的步伐越走越坚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山温泉

▎勇于尝鲜:中山温泉宾馆勇探外资合作新模式

2020年的冬季很暖,站在中山温泉宾馆远望罗三妹山:翠绿映眼。山上叠影与中山温泉宾馆的树木、草坪以及错落有致的建筑物融为一体。已经退休多年的中山温泉宾馆原副总经理吴励民行走在熟悉的宾馆里为记者介绍道:“这些水磨石还是保持之前的样子,从宾馆开张到现在都没变。”

“当年与外资合作还没有一种模式,大家都是一种探索。”吴励民讲,霍英东先生确定在中山投资建设中山温泉宾馆后,除了做好建设规划等,还要加紧合作方式、宾馆性质、运作模式等磋商,“用什么合作方式?如何做?大家都没有底。”中山温泉宾馆成为当时利用外资的分水岭,“温泉宾馆建成开业后,中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回乡投资从小到大,投资和捐赠都不断增多。”

吴励民记得,中山温泉宾馆建成后,三乡外商投资项目在增多,针织厂等外资企业不断出现,而中山温泉宾馆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也成为国内酒店的标杆,随后外资纷纷进军中山酒店业,长江宾馆、京华酒店、富华酒店、国际酒店等相继开业。

中山温泉

▎越走越宽:从单一“三来一补”向多元发展

今年85岁的凌志坤就是中山早期下海经商的人之一。1987年,原本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他投身商海,任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石岐支公司副经理,“当时进出口贸易、外资投资实业主要以纺织、服装为主,之后扩大到轻工业产品。外面的资金技术引进来,我们提供厂房和人工,出厂的纺织品全部送到省分公司储备,统一出口港澳等地。”凌志坤说,改革开放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变化,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观念随之开放。

在港资进一步活跃的同时,台资也逐步进入中山,如台湾裕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三乡镇兴办宝元鞋厂。中山利用外资形式逐步由单一的“三来一补”发展为外商直接投资,中外合作形式逐渐丰富,三资企业迅速兴起。据《中山市志》资料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里,城区居民人均月生活费收入逐年上升,1982年为50.15元,到1990年增为236.76元。

另一方面,随着外资潮的涌动,众多爱国爱乡的侨商也纷纷回到家乡投资建厂,服装、印花、化工等工厂慢慢林立。据了解,中山引进外资中侨资约占六成,侨商主要来自港澳台、美国、德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涉及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化工制品、电子信息、房地产等,港澳资企业在侨资企业中约占八成。引进外资、侨资还有力推动中山(县)市属集体公有企业的改造升级,奠定了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助力中山向现代化工业城市稳步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人民医院杨颖滨大楼(资料图片)

▎桑梓情怀:支持家乡建设齐发力

改革开放之后,海外侨胞及港澳同胞不断支持中山各项事业发展,办厂企,办教育,捐建医院等,为中山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波助澜,也让中山人民小康之路迈得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走在位于石岐区东明花园的中港英文学校小学部,朗读声阵阵,校园书香浓郁。早期在中山投资兴办教育事业的外商、中山市荣誉市民、中港英文学校董事长蔡国赞博士对记者称,26年前,当他在这里兴办中港英文学校幼儿园时,东明花园这里还是一片鱼塘,还没有水泥路,而今,都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了。蔡国赞称,当时怀揣着700万港币回乡投资办教育,“当年中山招商引资,多数是工厂,但我在香港是办教育的,所以回中山还是选择办教育。”1994年秋天,中港英文学校首个校区——幼儿园部在中山石岐北郊落成,两年后办了小学部。

经过26年的发展,现在该校已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完整办学体系。“当年改革开放需要更多的外语人才,我们办了双语教育,请了外教,希望培养更多的国际学子。”蔡国赞说。

走进中山市人民医院,杨颖滨大楼伫立在医院区域中央,这栋已“工作”近40年的大楼每天都呈现一片繁忙景象。1979年,旅港乡亲杨志云以其所创办的杨颖滨医疗纪念基金有限公司的名义,捐资1000万港元,兴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杨颖滨大楼,该楼于1982年投入使用,之后杨氏家族陆续为医院维修、添置设备、完善医疗部门和大楼捐资。如今走在中山,无论是市区内的人民医院、博爱医院、中医院等三甲医院,还是各镇街、社区医院,在新建、扩建、重建中都得到旅外乡亲大量捐助。在中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凝聚侨心侨力,引用侨资侨智始终发挥强大助推作用。

多年利用外资发展,中山城市举目尽新颜,为中山“五位一体”发展,迈向全面创建高质量小康生活添上新彩。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黄廉捷 王欣琳

◆图/记者 文波 部分为资料图片

◆编辑:唐益

◆编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