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上,有这么一段历史阶段,被称为“下南洋”。在明、清时期,有大量的中国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郑和下西洋前后,中国东南沿海的老百姓就开始了小规模的下南洋之旅。逐渐地,便形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明代海南先贤丘濬的《送林黄门使满剌加国序》,一直被琼、马两地学者认为是海南人出使马来西亚的最早记载。

海南人下南洋 ,带回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清,在海口成为当时全国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时,一些在南洋谋生的人开始回到家乡投资建设,最为明显的时代印记就是今天的海口骑楼老街,这是南洋文化的一种输入,其中历史最悠久的骑楼已有600多年历史。

骑楼,在我国沿海地区较为常见,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这是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虽说海口成规模的骑楼形成大约是在19世纪40年代,海口第一栋骑楼——四牌楼在博爱路落成。

但骑楼本身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后来才慢慢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传至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在海口的骑楼老街,不由感叹,当年一批批下南洋谋生的海南人虽然一开始是为了谋生,但不知不觉成为了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可以说是一代代海南人漂洋过海下南洋的产物。

但别看今天的骑楼建筑风采古典、优雅,但其背后是海南人下南洋艰辛、坎坷的创业历史。就以马来西亚为例,是当年海南人下南洋较为集中的地方之一。

在马来西亚,“怕死不来番”是很多海南人的一句口头禅。早期的海南人,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占据不了市场中的重要经济领域,去到那里最好的状况也只是开家咖啡馆或理发店。

但海南人努力、奋斗并改变现状。1866年,海南人的第一个“琼州会馆”在槟城创立,那里至今仍是马来西亚海南人最集中的地方。同时,海南人在南洋作出的成绩、建设和贡献也是有目共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历史的推进,一些海南人留在了那里,一些海南人回到了故土,海口骑楼老街就是一种见证,见证了海口变迁的历史,“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

今天的骑楼老街主要是由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组成,这些建筑既有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南洋文化的装饰风格,还有对西式建筑的模仿。

目之所及,独具特色的窗楣、柱子、柱廊、敞廊、腰线、阳台、栏杆、雕饰......吸引着人们忍不住驻足欣赏。

但其实,早在明洪武年,海口博爱路,得胜沙路(即“外沙”一带)建造市场街时,就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

到了19世纪,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掀起,海南人将在南洋赚回来的血汗钱用于家乡建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也刮起了一阵风,成为了当时海口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不仅有单边外廊,也有双边、三边甚至是四边回廊,用于商用和居住。

在海口为通商口岸期间,随着骑楼的建设,也积淀了大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

历史上曾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包括还有中山纪念堂、西天庙、天后宫、武胜庙和冼太夫人庙,以及家族式连排骑楼建筑,如邱氏祖屋、饶园等。

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2009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对于游客来说,这里是海口的南洋文化,是对一座城市的描述。但对于生活这里的人而言,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不仅连接着着他们的过去,也延续着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