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懂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

因为没有把“知”变为“行”。

那为什么不能把知变成行,知行合一呢?因为知道和做到之间,还隔着两个太平洋。

怎么办?

1

这几天,我和CEO教练衡量老师聊完后,受到了不小的启发。

她说,她做不少CEO的教练,但辅导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受启发,甚至醍醐灌顶,决定痛改前非。

但是,一旦辅导结束,回到公司,面对具体问题,就该干啥干啥,完全忘了改变了。

事后复盘,CEO们非常后悔,很有挫败感。

为什么想得好好的事情,那么大的决心,就是改变不了。

衡量老师说,这是因为,你的认知是在“理性/意识”层面,而行为是在“感性/潜意识”层面。

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完全不需要调动理性/意识,行为就已经发生了,所以当然改变不了。

那怎么办呢?

2

在大脑里植入一个“心锚”。

什么是心锚?

心锚,就是基于一件事,一个物体,一个画面,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理联想。

这是深藏在大脑中的一个反应机制。

比如,我们一看到美食,就会流口水。

一看到国旗,就会肃然起敬。

这些反应,不需要经过大脑的“理性/意识”的刻意思考。

这些都是“感性/潜意识”的自然反应。

这些反应,就像在“心”中植入了一个“锚”,一旦遇到这个场景,就会有那个反应。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心锚”的清单。

我们往这个清单里加入一条“如果A,就做B”,不就能截获自然反应了吗?

举个例子。

某CEO总是脾气暴躁,听不得反对意见。

一听到反对,就提高声音,压制对方,甚至暴跳如雷。

他自己深知这是不对的。

于是,他痛下决心:

以后再也不压制反对者了。

并且,他邀请大家监督他。

可是,可是,可是,每次遇到这个情况,这位CEO还是暴跳如雷,还是不断打压对方。

他非常痛苦。知道但是做不到。

怎么办?

试着往“心锚清单”里增加一条“如果A,就做B”。

首先,说A。这个A,就是心锚的那个锚,就是场景。

这个场景,必须非常具体,具体到有画面感,这样,心锚才能钩得住。

比如:当对方说如下词的时候“我有个不同的观点”,“你说得不对”,“好像不是这样的”……

这个画面感,要闭着眼睛想象,越真实越好。

这样,确保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心锚才会启动。

然后,说B。这个B,就是心锚后面连着的那个行为。

这个行为,一定要非常简单。

简单到,可以脱口而出,或者随手就来。

比如:你不假思索地说出“你刚才说的,是不是……”

现在,我们把A和B连起来看看。

如果对方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吧啦吧啦吧啦”。

你突然气血上涌,很想反驳。但突然,一个心锚拉住了你。因为这个场景太熟悉了。你在脑海中想象过很多次这个画面。

心锚一看到这个场景,就拉住了你。你脱口而出“你刚才说的,是不是……”

说到这里,你的理性已经逐渐回来了。你试着总结他刚才的观点。他说不是,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是……

你一听,咦,和自己的观点,并没有本质差别,或者有些差别,他的角度也有他的道理。

这时,你没有反驳的情绪了。

你把你们的观点综合起来,得出了一个更好的结论。

这个CEO自从在心中种下了这个心锚之后,变化非常大。

— 3

我听完,深受震撼。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衡量老师说,这叫“最小可改变行为”。

往往最大的改变,藏在最小可改变行为里。

很多人想改变自己,都是从立一个泼天大愿开始。这个大愿,难度非常高。大家想象着,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会有多大的成就感。

但是大家不去想,这要是做不到,会有多大的挫败感。这个挫败感,会打击你改变的愿望。

改变,要从小处开始。

从植入一个心锚,自然而然说出“你刚才说的,是不是……”开始。

甚至不用每一次都说。改变一次,都值得庆祝。

这样,改变才会发生,持续发生,越来越发生。

从知到行,之所以很难,是因为想登天,却不知道怎么迈出第一步。

有意思。

最后的话

我反思了一下我自己。

我总是说自己做顾问,有个坏毛病,就是总是太急于给建议。

如何用心锚,植入一个最小可改变行为呢?

我写了一段请衡量老师指点:

最小可改变行为练习:

1)目的:更好地给出建议,更好地帮助成长;

2)场景:当被询问“你觉得,我该怎么办?”时(心锚);

3)最小可改变行为:询问“那你打算怎么办?为什么?”,听完再开始建议;

4)奖励:每做到一次,奖励一瓶可乐的配额。

衡量老师批了一下作业:很好。去改变吧。

CEO教练,果然有自己的方法论。服气了。

感谢衡量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