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11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施政报告》,预测全年经济收缩6.1%。这将是香港有公开记录以来经济表现最差的年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打击下,香港多个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原本已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在进一步凸显。

香港经济能否爬出谷底,甚至以此为契机改良经济结构,关乎这个“东方明珠”的长久繁荣。

谷底

纵观香港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如今年6.1%的大幅收缩前所未有。

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和全球重要的自贸港,香港的兴衰与国际经济周期紧密联系。

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也波及香港,导致全年经济生产总值减少2.7%。

但如果分季度看,2009年那次衰退后,香港恢复速度极快——2008年四季度首次录得-2.7%的增长,2009年一季度跌至最低点-7.5%,然后二、三季度快速好转,录得-3.7%和-2.2%,到2009年四季度已经转负为正,增长2.6%。

相比之下,依然存在于香港人记忆中的痛苦记忆来源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时已经对香港造成深重打击——租金和楼价下跌约五成,股市和成交额都大幅下挫,失业率飙升一倍,工资萎缩,中小企业经历倒闭潮。

即便如此,1998年香港全年GDP下跌约5%,仍不及今年的萎缩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风暴前一年,香港经济实际上增长了5.7%。

疫情放大已有问题

疫情下的香港经济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

相比规模和发展程度相似的新加坡,香港服务业占比逼近99%,几乎没有工业;新加坡GDP中则有26%左右的工业,占比仍相当可观。

高端制造业是经济的稳定器,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创造大量的工程类、管理类优质职位。新加坡的工业就集中在电子制造、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高端制造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颇具优势的金融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差得多——占比18.9%,仅创造6.8%的职位。

2003年,非典疫情打击下,香港失业率飙升至8%,此后中国内地开放“自由行”,旅游业迅速膨胀,相关的零售、酒店、餐饮等行业,创造出大量新增就业。

然而,13年之后,这些行业提供的原本工资不高的岗位,在疫情中首先受到冲击。举例而言,《施政报告》中提到,作为香港四大支柱行业之一的旅游业,自2019年下半年起,受到连番打击,跨境人流几近停顿,业务近乎冰封,近26万从业人员陷入寒冬。

出路

《施政报告》中对香港经济开出的“药方”大致概括为两个方向——对内继续融入中国内地经济循环,对外努力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贸易协定合作。

比如,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现位处“一河两岸”的“一区两园”。再比如,在疫情期间港商因欧美市场停滞而面对的困难,将这部分出口转销中国国内市场。

其次,香港也寄希望东盟十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南韩及新西兰共15个经济体签订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施政报告》明确,香港要积极争取成为第一批加入RCEP的经济体。

但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金融海啸后,香港政府谋求改变产业单一化的弊病,当时提出发展六大优势产业的计划(文化及创意、教育、医疗、环保、检测认证,以及创新科技)。但十年过去,这六项产业发展并不顺利,它们在GDP中占比依然处在个位数。

香港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蔡洪滨撰文指出,香港支柱的金融服务和贸易物流在数字革命的去中介化下,难以为继,而在科技创新方面数据、市场和人才方面香港都没有优势,因此,香港未来应转型发展以医疗、教育、文创为主的高端服务业。而要释放这些产业的供给能力,导入国际需求,需要政府大力进行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