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末的杀人狂魔雷国民在被捕后,曾经有一处对兵器的经典描述:“我10多年的杀人犯罪生涯,从使用各类杀人凶器的效果上得出了这样一条经验,刀不如枪、枪不如斧、斧不如锤”。

在雷国民的眼里,刀是最low的杀人凶器,他的解释是,用刀作案,不能一招致于死地,受害人容易喊叫,且流血也比较多;再来说枪,注意这里的枪不是古代的长枪,而是打子弹的枪,在雷国民看来出声太大;

再来说斧头,民国时期上海滩暗杀大王王亚樵的安徽劳工会被称为斧头帮,就是人手一把斧头,应该是好的凶器,但是雷国民说,太过于笨重,不易于挥动;最好的凶器就是锤子,用雷国民的话说,那就是轻巧灵活,可以一招就将对方制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回到来说古代的兵器,其实刀剑这一类的压根就不是正儿八经的兵器。

在宋代之前的正规战场中,通常都是一寸长一寸强,那么一款真正的古代战场兵器得多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长矛长度普遍在3.8米-4.2米,战国时期的长度在3.2米-4.4米,汉代时期的长矛也在4米左右。

这只是骑兵或者步兵在野战时候用的长矛,要是攻防的时候,守城的一方拿的长矛长度在6米以上,宋代时期守城的长矛达到8米。

什么意思,就是能从城墙上直接捅到城墙下面!

当然,这攻击距离也不算远,真正的杀器其实并非近战兵器,而是弓弩,除了在常规攻防战中,即使是在野战当中,尤其是步兵克制骑兵方面,弓弩都是最佳的兵器。

想想这个画面,即使是在古代,非必要时刻也不是近身肉搏,而是远距离输出,先是远距离弓弩对射,然后是近距离长枪长矛对刺,到最后才有几乎贴身肉搏,这个时候也许才有刀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刀的效用就是贴身肉搏,但是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的战斗中,并没有刀的用武之地,一直到唐代时期,才逐渐开始重视刀在战场上的应用。

为何是唐代呢?因为唐代标志着骑兵时代的到来,正因为骑兵的出现,由于刀利于劈砍的特质,为骑兵所欢迎。

注意看这里,刀是骑兵用来砍杀步兵的,因为重装骑兵的兴起,使得骑兵可以突进到敌方的步兵阵营,也就是有了贴身肉搏的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宋代的官兵开始不用刀了呢?

有同学分析是唐代的刀制作工艺高(纯属商家宣传噱头),宋代统治者不愿意在军事发展上投入过多的资源等等。

这些都纯属扯淡,宋代的冶铁技术绝对秒杀唐朝好几个回合,不可能出现唐朝能打造出来的兵器,到宋代反倒打造不出来的现象。

就事实而言,宋代在军事上的投入也是相当巨大的,很多人以弱宋来讽刺宋朝对外军事弱势的情况,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宋代之所以对外战争打不赢,不是宋代相比唐朝没有变强,而是周围的游牧民族相比以前的游牧民族,强大了太多!

不说辽、金、西夏、就说蒙古那绝对是代表了亚洲军事的最高水平,直接吊打全世界的存在,但是我们看到,那些游牧民族都被蒙古击败,南宋反而是坚持到最后的,就能说明宋代也是能打的。

之所以,我们看宋代的官军很少用刀,是因为宋代的常规作战形态是以步兵对骑兵,用大刀砍骑兵,那绝对是脑子进水才会想出的办法。

步兵克制骑兵,最佳的兵器就是我上文说的弓弩,近战兵器自然也是以长枪和长矛为主,不是跟你俩大战三百回合,而是致命一“挑”,把骑兵从马背上“挑”下来。

但是宋代官兵不用刀,不代表宋代的刀不行,其实刀的流行正是从宋朝时期开始的,也就是说,官兵不拿刀,但是侠盗却把刀当作最佳利器。

我们看《水浒传》中,经常有人拿着一把朴刀就出来了,那是手起刀落,一刀一个,关于卖刀的故事情节,林冲买刀误入白虎堂,杨志卖刀误杀牛二,一把刀的价格还不菲,出口就是三千贯,经过我多年的研究分析,宋代时期的三千贯相当于现在的三百万的购买力。可见,民间对刀的追捧。

当然,这种追捧也是有原因的,不是说刀有多好使,恰恰因为在正式战场上用武之地并不明显,所以官府没有把刀列入绝对的管制刀具。

真正有威胁的兵器,并且是明令老百姓禁止收藏的,那就是弩箭和甲胄以及盾牌,通常有“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要是家里发现私藏盔甲,直接等着砍头吧!

但是刀在宋朝是被允许百姓拥有的,所以,我们看到水浒中大多数的好汉跑路的时候,都是拿把朴刀,被官府抓到了,也就说是杀猪卖肉的,没毛病。比如宋江跑路拿朴刀,卢俊义上梁山拿朴刀,杨志路过梁山的时候和林冲对拼用的也是朴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为如此,江湖上也只是侠盗一类的人物才用刀,清朝时期通常把土匪叫刀匪,比如“关中刀客”“豫西刀客”这样的反清武装,最擅长用刀。包括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当中,最擅长的也是用刀,江湖人称“太平刀”。

所以说宋代人不愿意用刀,本身就是伪命题,只不过战场形态不一样,对战骑兵自然不能拿刀,而杀人放火,近战肉搏,那刀的效果是杠杠的。

想当年花果山十三太保老大,那是拿着两把西瓜刀,从南天门一直砍到蓬莱东路,来回砍了三天三夜,那是血流成河,就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手起刀落,一眼都没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