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地图你会发现,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虽然一直在与南边的大明王朝纠缠,但始终打不进关,明朝的防守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其实辽东这块地方在当时东、西两边还分别有朝鲜和漠南蒙古两股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后金一心往南打,难免会被这二者掣肘,所以在努尔哈赤晚年就开始对蒙古用兵,但同年他就去世了。他的继承者皇太极继续着他的策略,先后征服了朝鲜和漠南蒙古,为继续往南打解除了后顾之忧。这可以算是皇太极对后金外部环境的主要贡献。他对内的改革则更加突出,把后金从偏向于部落首领制,跨越性改革到了封建制,也就是积极采纳在与明军交战过程中所俘虏和主动投降的汉臣的建议,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用汉人史书上那些贤君的标准来统治当时的后金。

公元1636年,皇太极正式将后金改国号为大清,清朝自此正式建立。后经过七年的发展生产和内部积蓄力,于公元1642年赢得了松锦大战的胜利。这一仗对于清朝的意义不亚于萨尔虎之战,因为打完这一仗,大明王朝的宁锦防线就已经宣告崩溃了,这为后来的多尔衮入关打下了一定的战略基础。但第二年五十二岁的皇太极就去世了,大家都知道皇太极去世以后他的第九个儿子福临继位为顺治皇帝,但实际掌权的是皇太极的兄弟,也就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尔衮十七岁就跟着兄长西征蒙古,还在一次大战后缴获了所谓的“传国玉玺”(当然那是赝品,真正的传国玉玺在靖康之变后就早已销声匿迹了,但清王朝后来一直拿这颗明知道是假的玉玺以假当真,故意不去深究)。二十四岁的时候多尔衮又跟随兄长东征朝鲜,俘虏朝鲜国王及其家属。二十九岁那年又跟随兄长参与了松锦大战,也就是说皇太极东、西、南三次最关键的战役,多尔衮均参与了。

顺治皇帝福临继位时只有六岁,因此多尔衮作为摄政王掌握实权,正是他于公元1644年带清兵入关入主中原的,因此也被年幼的福临先封皇叔父,后来直接被封为皇父,甚至在其死后追封为清成宗,也就入了皇帝之列了。当然这个追封只持续了不到两个月,顺治皇帝就将其撤销了,甚至还将多尔衮的坟墓刨掘。

福临亲征时虽然只有十二岁,但这是一个比较能听得进大臣进言的皇帝,两个关键事情上都用对了人。一是当时尚未统一,各地频频掀起抗清的高潮,在这方面一个关键的汉臣洪承畴被启用,几乎整个南方地区都由他来统筹,且不限于政务还包括军务,使得清军入关后初期的局势逐渐好转并趋于稳定,甚至可以说为后来康熙平定云贵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就是在恢复农业经济,所重用的汉臣是范文程。这是万历年间的一个秀才,早年主动投靠努尔哈赤,后成为清朝第一代重臣。在爱新觉罗家族手下有生之年里一直担任文臣之首,多数的清朝律例和规章制度都出自他手。皇太极时候先对蒙古和朝鲜用兵的策略,范文程就有参与。此时顺治用它来推行屯田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并按照开垦荒地的实际成绩来给予不同规格的奖励。这对清初的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哪怕如此,直到福临二十四岁去世,也仍没有实现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