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简介

于树斌,上海美术学院三级教授、硕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曾任教于湖北十堰大学美术系、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曾任佳木斯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003年作为引进人才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教并定居于上海。

作品多次参加省、国家级专业展览并多次获奖,1995年、2005年分别于黑龙江省美术馆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展。多篇论文发表于《国画家》、《艺术研究》等专业期刊。出版有《素描教学范例》、《全国美术院校高考指南——从照片到素描头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集——于树斌》、《于树斌山水画集》。

作品欣赏

△日暮苍山远 无尽帆影连(纸本彩墨) 69x71cm 199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那边 云这边(纸本彩墨)69x69cm 1991

△岁月之声(纸本彩墨) 69x69cm 1991

从直觉分析到玄秘幻境——于树斌山水画的变革之路

文 / 尚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编审)

中国画“穷途末路”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流派潮水般地涌入国门,在中国画界打开视野后产生的一种普遍性的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的产生,无疑是西方现当代艺术进化论思维在中国对象化的结果,并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画从新旧传统向现代性变革的作用。但凡从那个时代开始自己艺术创作的画家,无不受到此种艺术思潮的洗礼,纷纷以叛逆或颠覆传统的方式来探索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

而今"85美术思潮"所掀起的艺术狂飙运动早已烟消云散,曾以各种方式叛逆或颠覆传统中国画的水墨画家,似乎也从激进的姿态转为平和的心理。叛逆或颠覆之后还在于重建,在于能否找到真正属于艺术史中的“自我”的现代性路途与面貌,而不是模仿的、夹生的、缺乏文化根基的挪用。于树斌正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山水画家,他的创作道路较为鲜明地体现了这30年间中国画从绝地求生到回归传统的过程,但此种回归并非简单地回到传统笔墨山水的原点,而是将现代主义精髓更深入地渗透于山水画传统,求得笔意墨蕴精神境界的转换。或者说,在于树斌近年创作的水墨泼写的山水画作品里,他试图将纯水墨泼写的山水意境和他早年追求的现代主义超现实的幻境融为一体。

△白云山间过 清泉石上流(纸本彩墨)68x68cm 199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山图(纸本彩墨)68x68cm 1991

△神游千古(纸本彩墨)68x68cm 1991

受克罗齐、伯格森、格林伯格等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影响,于树斌在上世纪90年代的山水画创作中,就一直试图通过内在秩序的追求来改变人们观看自然山水的方式。在《行云》、《云山图》和《日暮苍山远》等作品里,他把行云、山石和屋宇改变为具有同等质感的物体,它们之间只有黑、白、灰的色层区别,而没有空间远近、质量轻重的差异。这些作品像人们阅读毕加索和勃拉克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一样,将三度空间看到的物象转换为一种平面结构,在平面铺展开的运动性的空间视线里,让人们体验一种前所未见的视觉感受。这种分析结构赋予了于树斌画作里的行云以一种厚重的质地,山石反而显得凌空剔透,屋宇则是连接行云与山石的盒子构件。当然,作为一种山水画,于树斌并没有完全放弃传统笔意墨蕴的发挥,甚至于也可以说,这些结构性山水画创作的难点,恰恰在于恣肆率性的笔墨书写性如何能与这种分析性的结构互为映衬。在此,我们看到,画家一方面用结构破解山水画已有的田园诗意,让人们体味到城市化给予人们视觉经验的改变,画面也因这种对于田园诗意的消解而获得了崭新的现代境阈的多重意涵;另一方面则是画家在率性的经验化的笔墨里始终呈现出一种直觉分割空间的快感。经验笔墨与直觉分析于此互为换位,使传统山水画在现代主义形式分析中释放出新的审美空间。

△日月争辉(纸本彩墨)69x68cm 1992

△山空云雾濛 峭壁多奇松(纸本彩墨)60x65cm 199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出山东 日落山西(纸本彩墨)90x95cm 1993

△晓色萌动云徘徊(纸本彩墨)68x68cm 1993

对于山水画这种内在结构的呈现,为于树斌山水画带来奇特异幻的空间境界。传统山水画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自然吟诵,被某种机械化的硬边与线面分割,日常视觉中的自然物象也无疑被切割为超验的无数细微的碎片。这与其说是画自然山水,毋宁说是探求线面之间存在的某种结构秩序的自然重组。

显然,在这些作品里,笔墨境界让位于超验的心理结构,是心理结构为他的山水画带来奇幻的内部体验。于树斌的这种现代水墨探索一直延续到新世纪初,并创作了像《九洲生气》、《家园》、《江山无尽》和《九洲同辉》这样大型的层次繁复、结构庞杂的超验性山水。但新世纪以来,他并没有停留在这种西方现代主义理论框架里的中国画探索,而是随着生活阅历与艺术道路的延伸,不断地对自己的道路选择进行反思,并逐渐体味出传统笔墨难以被西方艺术所替代的独特魅力。他开始逐渐增加山水画里的水墨含量,甚至于摈弃所有的色彩和结构主义的理念,而纯以水墨和用笔来呈现一个现代艺术求索者对于传统反刍性的认知。

从2011年至今,于树斌几乎完全进入了纯粹的水墨山水画研究。与他的立体结构山水不同,这些山水画一方面描写了几乎处于一种未被人类文明践踏过的自然生态,呈现了符合人们肉眼观看世界的真切的视觉经验;另一方面他从那些结构性的线与面的呈现中释放出更多的人性精神,让笔墨表现出更加自然恣肆的率性,特别是追求只有传统水墨才能具有的通透、玄秘和静雅的文化品质。其中,山石的勾皴点染、松木的勾写点画、水口的布排经营、云烟的晕染烘托等,都无不体现出画家在传统笔墨程式与笔墨精当方面的研习承传与整合灵变。

△云山深处是我家(纸本彩墨)68x68cm 1993

△苍山永不老 清泉日夜流(纸本彩墨)73x67cm 1993

△月是故乡明(纸本水墨 )68x68cm 1993

△苍山流泉(纸本水墨) 47x42cm 1993

他对于传统的回归,当然不是回到原点;而是在清透静雅的笔墨中,呈现一种超现实的灵境感。显然,现代主义的结构曾经给予他的壮丽奇伟、幽玄异幻在此获得了巧妙的转换,在他的这些看似传统的、真实的山水空间里,其实都注入了某种超越现实的力量,他要在心灵捕捉和营造的就是这种浩渺幽远、奇幻神秘、天老地荒的境界。

△晨曲(纸本彩墨)95x90cm 1994

△正月里(纸本彩墨)180x170cm 1994

△山腰一阵云(纸本彩墨) 69x68cm 1994

△行云(纸本彩墨) 136x136cm 1994

他的这些山水画或许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宏篇巨制的纯水墨,二是咫尺小幅的青花。前者是他用力最多的大型创作,如《江山神韵》、《千峰竞秀》、《神游太古》和《行云流水两悠悠》等,这些画作往往遮去天地,只取中段山水,仿佛不见来者,而悬置山水于一种洪荒宇宙中。尤其是在画面构图上,顶部以折峰取景,从而形成望不尽天涯的感受;底端则以巨壑截景,似有深渊不测的悬空印象。

而且,画面始终以浓黑深暗为基调,更造成晦涩幽微的境界。后者是他大型创作随兴点画的小品,却灵巧神变,忘机自然。如《道通天地有形外,神入风云变幻中》系列画作,以巧取胜,青花伴着墨色随水而动,墨趣、水色、笔韵三者俱佳。其实,这两类山水画都体现了他对于传统笔墨与现代水墨的深刻领悟和深层探究,传统笔墨只体现在松林、山石的勾皴书写上,而水墨渗化、冲撞、肌理等语言的综合运用与发挥更显现出于树斌作为一个现代画家的独特理解。

△山色四时碧(纸本彩墨)65x64cm 1995

△春山新雨后(纸本彩墨) 80x68cm 1995

△月色赋(纸本彩墨)68x66cm 1995

△青山万年驻 云烟千古悠(纸本水墨)63x65cm 1998

对于我们这代人而言,于树斌的山水画创作道路无疑是具有某种典型性的。如果说,经受过“85美术思潮”洗礼的我们这代人,都曾借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理念来变革传统中国画,从而形成早期的西式腔调的中国画现代性变革;那么,“思潮”剧变之后的沉积,则让我们逐渐转换为中国式内核的现代性探索。这种回归,也许距离传统不远,但相比于那种西式腔调,则显得更深入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特质。然而,并非每个经受过这种思潮洗礼的艺术家都能找到回归的路程。成长于黑土地的于树斌如果没有在湖北和上海的工作经历,大概很难跳出那个地域接受现代文化的滞缓性;而如果没有在中国美术学院这所推崇文人笔墨的学府的修行过程,他也许很难能够深入传统笔墨的堂奥。从这个角度看,于树斌的山水画求变之路,也具有他个体的经验特征。玄秘幽远的境界,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我们这代人在经历现代主义思潮的激荡流变后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窥见。

(2015年1月20日于北京22院街艺术区)

△九州生气(纸本彩墨)80x150cm 2001

△青山叠翠(纸本彩墨)69x69cm 2001

△故乡的云(纸本彩墨) 63x64cm 2001

△山色有无间(纸本彩墨)69x69cm 2001

△锦绣江山(纸本彩墨)68x67cm 2001

△到处皆春意(纸本彩墨)67x65cm 2001

△都市乐章(纸本彩墨)135x180cm 2005

浑然与灵动中的诗性精神——读于树斌山水画绘画艺术有感

文 / 黄宗贤(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美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教授)

与树斌先生见面很少,交往不多,但是,我们算得上是神交已久的朋友。时常通过不同的媒介欣赏到他频频推出的力作佳作,或看到他四处写生、交流、参展的信息。树斌先生是一位勤勉、执着并且在艺术上不断精进,形成了自己艺术语言,建构了自己鲜明艺术风格的山水画家。在树斌先生的山水画个展即将开幕之际,笔者在旅途中再次品读他传过来的即将与观众见面的数十幅山水画精品,其画作浑然与灵动、厚重而渺远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的心似乎融入大千世界的博大幽深的气象中。

于树斌先生出生在北国,也有在浑厚的北方长期学艺从艺的经历,后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致力于山水画的教学和创作。从北到南,于先生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空间挪移,更是艺术风格与审美意趣上的南北融合,从而实现了新的超越。品读树斌先生的作品,无论是他大尺幅的作品,还是咫尺的扇面山水,都在浑然博大的气势之中彰显出华滋灵动的韵味,在全景式的艺术图式中透溢出天地运化的生机。中国传统的北方山水画派厚重深远的品格与南方山水艺术的苍润雅致的意趣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

这种南北融合的风貌与品质,当然在于他对南北自然山川的视觉感受与心灵体验,在于他对陆俨少、卓鹤君等诸位南方山水画大家笔墨意趣与艺术精神的承扬,更在于他对深厚博大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也是他天然的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品读树斌先生的画作,我们似乎能够在其行笔用墨中,触摸到陆俨少表现云山峡江那种枯湿浓淡渗合变化和顿挫婉转的笔墨品格。毋庸置疑,树斌先生在陆俨少等前辈山水艺术中获取了许多养料,这种养料不仅仅是外在的笔墨语言,而是一种“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超越精神。可以说树斌先生在前人、他人优秀的山水艺术的启迪中,建构了自我与天地山川同构“通神”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构是对“物我”二元结构模式的消解。树斌先生在云游南北的对景观照中,以“神遇”的观照方式,用心、用灵魂去体悟天地自然的运化、灵性,从而获取心灵的虚静、自由与超越,无论是他的“江山”系列,还是扇形山水,画面的空间构成,并非是视觉之真或物理之真的呈现,而是师造化而获得的对生命生机的感悟的意象表达,山水自然已不是一时一景的复现,实为物化的自我、人化的自然。在亦真亦幻的景象中,物我同构,营造出一种与客观自然山川并无视觉对应关系的诗性化、精神性的意象空间。

树斌先生的山水画作的意象空间是邈远的、宏阔的,就是在他的扇面山水中,也漫溢着咫尺千里、洪荒弥蒙的震撼气势。在这次展览的画作中,我们看到树斌先生常采取全景式、整体性、满塞式布局,生发出浑然沉厚之势,自然之运化,天地之生机在灵动而厚重中漫溢出来。宏大、渺远的洪荒般的永恒、悠远的意境,让人不得不生发出“一朝风月,万古长风”的时空感慨。出生在北国、客居于南方、饱游东西南北山川的树斌先生,数十年来,始终在用他的敏锐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塑造着大山大水沉厚博大的品格与精神气象,更是抒写着他对自然的博大、时空的无限、天地的永恒的感受与体悟。源于有限的生命对无限时空的感慨,力求在有限的笔墨、咫尺的画幅中,表现对恒古天地中不息生命的敬畏与赞美,这是树斌山水画艺术动人心魄的最根本的缘由,也是他执着于山水画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动因。

我们在树斌先生的山水画作中,体味到了超越一点一划的笔墨把玩,或自我消遣式的附庸风雅,而获得“天人合一”的大境界、大气象的审美感受。物我同一,天人合一,这应该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永恒的、最高境界。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人与自然共存、互动,彼此的相容与和谐,这也是当下人类社会面临的公共性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树斌先生的山水画艺术不仅律动着延绵的中国艺术的精神文脉,也折射出一种现代性的人文关怀。

中国画——无论是人物画、花鸟画抑或山水画,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应该继续关注现实、承受应有的社会担当,也应该重构笔墨背后的人文传统、古典气质及超越精神。事实上,传统国画独有的超然与超越精神,正是消费主义时代构筑精神家园,寻找心灵归宿的动力。而超越精神的洋溢,正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以诗性超越物性,以审美的境界超越世俗的欲望,以超出日常生活之外的激情和美感,观照、表现世界与自我,以诗性精神引领人的精神生态的建设,构建人的心灵家园,这是艺术存在的价值所在。树斌先生的山水画与其说在用笔墨为自然山水传神,还不如说他在以诗性的语言构建着他理想中的“诗意栖居”的家园,这个“家园”在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已变得依稀难觅,或已不复存在,它只在艺术家的胸中和笔墨中才能够被重新构筑起来,这是我们面对树斌先生山水画作所得到的最深刻的感概与明晰的启迪。

树斌先生刚步入花甲之年,这对于一个从事国画创作的艺术家来说,正迎来黄金时期。树斌先生,也只把这个展览作为艺术旅途中的一次自我梳理与检测,实际上他已经背上了重新启程的行囊。因而我们有更多的期待!

△九州同辉(纸本彩墨)190x180cm 2009

△江山无尽(纸本彩墨)69x69cm 2010

△家园 (纸本彩墨) 69x69cm 2011

于树斌个展

1995年 “于树斌现代山水画展”由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在黑龙江省美术馆举办;

2005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于树斌中国画展”;

2018年10月,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共同主办,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江山神韵于树斌山水艺术展”,展出作品八十幅。

主要参展与获奖

1984年作品入选“黑龙江省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

1986年作品入选“湖北青年美术节优秀作品展”并获十堰展区一等奖;

1989年作品入选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在前苏联莫斯科举办的“中国中青年国画展”

1993年三幅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九次新人新作展”,

1993年作品入选深圳“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作品被长江艺术家美术馆收藏;

1994年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并获“黑龙江省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1994年作品获“黑龙江省教师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1995年作品获“黑龙江省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银奖;

1998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的“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

2001年作品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在青岛举办的“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优秀奖;

2002年两幅作品(国画、水彩画)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4年作品获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05年作品入选“2005上海美术大展”

2009年二幅作品入选“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

2010年九幅作品入选上海“光华百年——世界华人庆世博美术作品大展”

2010年三幅作品入选“庆世博——中意当代著名艺术家绘画精品大展”

2011年作品参加厦门“江山雄韵——2011全国百名最具影响力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全国巡展”;

2011年策划组织并参加由西安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一回“问道水墨·当代中国画十家作品展”

2012年至2018年参加在安徽合肥(第二回)、四川成都(第三回)、广西桂林(第四回)、重庆(第五回)、江苏无锡(第六回)、上海(第七回)、山东济南(第八回)“问道水墨·当代中国画十家作品展”

2017年作品参加“山水清音皖南印象书画邀请展”;

2018年作品四幅参加“燃点 上海美术学院老教授作品展”

2019年作品参加“第二届上海书画篆刻名家作品展”

2016-2019年作品参加2016、2018、2019年上海中国画小品展;

2020年作品参加“第三届上海书画篆刻名家作品展”

出 版

1998年由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教学素描范例》

2006年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从照片到素描头像——全国美术院校联考指南》

2012年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专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集——于树斌》

2015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八开本《于树斌山水画集》

2005年上海教育电视台《诗情画意》节目专题制作播出《与天地共舞——观于树斌国 画作品有感》

2009年上海教育电视台《诗情画意》节目专题制作《卧游云山自逍遥——于树斌山水扇面画欣赏》

2010年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收藏》节目专题制作播出《与山水共舞——于树斌》

论文发表

多篇论文发表于《国画家》、《艺术研究》等专业期刊。

编辑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