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新闻令人振奋,有个叫郝亦成年轻人,在荷兰留学4年,学成归国在村里搞起了AI种植。他投资8500万,在村里建设了一个占地1300亩的温室树莓基地,每年亩产达3000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荷兰是全球第二大农业出口国、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郝亦成留学的瓦赫宁根大学,更是全球农业方向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他如今回来创业,是有原因的。

据郝亦成透露,种树莓、卖树莓并不是他的目标,他的愿望是把在荷兰学到的知识,投入到中国农业当中来,为中国农业升级出一把力。

回想以前,中国农民没有系统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在生产中往往依靠经验做决策,生产效率普遍较低,经常出现靠天吃饭的局面。

如今,中国农业正在被郝亦成这样的新农人接棒,并且在他身后,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农业,开设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三大经营主体,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更令人欣慰的是,有了国家带头,不少社会企业也在利用自身优势,为中国农业弯道超车提供契机。

比如华为已经将5G技术、卫星遥感、大数据等领先世界的前端技术运用到农业中去,携手禾丰种业、淄博移动,联合打造了占地500亩的5G生态无人农场。

农场内,放眼望去是一片绿油油的农苗以及田地间耕作的无人机械设备。现代化农民在控制室,按下几个按钮,就能完成插秧、施肥、浇水等一系列生产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不少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帮助农民,助力中国传统卖货方式转型升级。

其中以农业起家的拼多多,可以说是这条路上的先锋。拼多多不仅是帮助农民卖货,平台还积极打造出一套专门服务于农产品的物流基础设施,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真正让农民产有所销、劳有所得。

从拼多多发布的最新财报看,还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平台已经直连1200万农户,累计带贫人数超百万。并且,平台单季补贴的100.719亿元,就有不少用在了农产品上。

科技下乡正在改变中国农业的种植方式,让农民们种植农货更高效。互联网和物流的发达则让这些农货,更快地送到城市消费者的餐桌。两者相辅相成,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让种地成为一项有奔头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