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传闻,离昆明60公里,有一家神话般存在的猪脚米线店,躲在一个农贸市场里,凭借一碗盖世无双的猪脚米线独霸一方20余年,据说每天卖一吨米线,堪称云南美食之奇迹。

今儿跟随美食台的脚步,带大家一探究竟!走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上六点,从昆明出发,通过隧道穿越峡谷,早上的空气带着一丝寒气,让人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航一路把我们带到目的地周围,这是一个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大楼,是本次美食之旅的标志性建筑。

问了一下路人,才知道猪脚米线,原来就在这栋老楼背后啊!藏在这个叫做粑粑村的综合农贸市场里面。

清晨的农贸市场内,各种各样的人开始了一天忙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菜市场门口就可以看到多家猪脚米线,问了个大爷“猪脚米线哪家强?大爷遥指钰香园”,顺着大爷所指方向,老远就看到了这家叫“钰香园”的猪脚米线店,一眼看去,被眼前一幕惊呆了,店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有老人、小孩、情侣、学生、老板·······取米线的窗口排队排起了长龙,场面堪比春运。

吃猪脚米线的高峰期,是早上七点半到中午一点是排队高峰期。

在这里排队吃米线,没事别到处跑,以免惹祸上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南三支花”的身影每天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这里,用她们的话说“你以为跳广场舞不要力气咯?”

那么多人吃米线排队这么长,为了防止哄抢,提高效率给食客们节省时间,还专门设置了售票处。售票大姐仙气飘飘,当地人都称她为家族集团总裁,每天的忙碌已经让她忘记了表情。

大姐旁边放着价目表,最便宜的8块,价格属于是很亲民了,听大姐讲,这种春运式的排队已经持续了20多年,最贵22块一碗。

买完票就跟着排队去了,排队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都在看着厨房,一眼看去,分工明确。

这位大姐,专业烫米线20年,雪白而富有弹性的米线煮好扔到碗里都感觉会弹出一样,据说她一个人最多的一天要烫4000多碗,最忙的时候差不多1分钟烫一碗米线,毫不夸张的说她这20多年煮的米线差不多能给地球织一件毛衣了。

猪肘肉耙而不烂,纹理清晰,单肘脚肉丝每天就要卖100多公斤。

耙熟的猪肘肉,用手轻轻一搓即到手里,可谓是信手拈来。

猪皮贵气金黄,香气四溢,让人忍俊不禁。

一碗米线加了很多的猪肘肉和猪皮,怪不得生意那么好,真担心老板会亏本。

淋上一勺祖传辣椒油,一碗米线也就有了灵魂,这也是点睛之笔。

民间有种说法“米线好不好、全靠一碗汤”的说法。秘制汤头主要由两种汤料混合而成,一种是熬制猪肘肉的老汤,新鲜清爽;一种是卤制猪皮的卤汤,浓稠厚重;两种汤料混合一起,清新浓郁,把民间“米线好不好、全靠一碗汤”的说法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碗风味独特的米线,少了这份匠心独运的高汤,也就失去了色彩。

看到一瓢汤汁浇上去的时候,才足矣证明到自己了,一种功德圆满之感油然而生。

烧猪皮,大姐是认真的,容不得一丝马虎。

卤猪皮的制作我就不多说了,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烧、炸、煮、卤”。

我们的米线好了,白底大碗拖着一碗沉甸甸的米线,上面铺满了肉丝和猪皮,看着很实在,很大气。色香味俱全,一眼看去垂涎欲滴,早已迫不及待。

猪肘肉煮得耙熟,肉丝纹理清晰,柔软细腻,看着就一副很好吃的样子,每一根肉丝都有温度,这种温度与舌尖上的敏感度恰到好处。

搅拌均匀,让油辣椒汤汁辣椒油充分和米线肉丝混合。

猪皮有方向盘那么大,软糯香醇、入口即化,夹着带有秘制辣椒油的米线和肉丝一起吃,让味觉的荤乐世界,马上绽放开来,他家的油辣椒,更是有香到灵魂深处的民间说法,因为肉帽给的太多,所以当地人从不宣传,生怕老板亏了本钱。

随便挑起一大柱,里面都包含了猪肘肉、韭菜、辣椒油,然后开始大口大口的甩,在这里没有矜持,没有形象、面子这些词语,我无法形容有多过瘾、多爽口、多板扎,也许只有你自己亲身体会过才知道。

坐在门口大爷正吃得津津有味,旁边还放着一碗拌好的米线,也不知道等待着谁,突然发现等待也是一种美好,一种幸福。

一位正在等着米线的奶奶,带着期待的眼神,甭管她是期盼着米线,还是期盼着给她抬米线来的人,这就是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态度。

再好的词藻形容不出它的美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得到他们认可的一定有两个特点,好吃不贵。美美的吃完一碗米线,心情是那样的舒畅,美好的一天才正式开始。说了那么多这是一家有底蕴,有内涵,有故事的米线店,太多的标签我已经忘记,只有自己去过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