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与好友在聊天中谈到余秀华的诗歌,坦白说,她的诗歌从技术层面还是有瑕疵,但她能点燃人性中最隐秘、最基础的部分,直击现代人的伪饰和软肋。而我们现在的世界,大多缺少质朴与纯真。

她在《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中,这样写道: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睡你”、“被你睡”,初入眼帘,市井生活气息浓郁,甚至有些下流。几年前,我怀着鄙夷的态度去读这首诗,我发现诗歌的艺术并不在于它的表象,我发现余秀华的诗是那样的真实、朴实,她的诗歌中透露着她的坦诚,重新打开了我的审美期待,让我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余秀华出生于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从此过上了没有爱情的生活。长期的家暴、冷漠,让余秀华从未感受到爱。她不爱自己的丈夫,所以每次和丈夫一起睡觉,她都是不情愿的。如果拒绝不了,她就向丈夫要500块钱。或许,金钱可以用来做不堪婚姻的遮羞布,也可以舒缓心中的郁结。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我读出了她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女性自我欲望的书写和人性的关怀。余秀华的直率乃至粗鲁,击中了现代人的伪饰软肋,人们痛恨伪饰又依赖伪饰,整天活在伪装的外表之下,虚伪和面子将坦诚和本性吞噬。

最近听一同事大哥说,某晚他出去喝酒,请他吃饭的有邀请了好几个他不认识的人。席间,其中一个就在吹嘘自己多么多么厉害,认识某某领导,讲和某省级以上高级领导关系多么亲密,让别人觉得他无所不能。同事说,那顿饭他没吃好,因为觉得太恶心,后来同事查到他就是某机关老龄办的一个工作人员。大叔认为,适当的包装自己未尝不可,可要把握好尺度,一味地吹嘘自己,只会让别人厌恶。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余秀华的文字那样露骨,将她内心的情感释放出来。可她真实的劲,从来没有变。成名之后,记者问她,你喜欢别人叫你老师吗?余秀华说:“不喜欢别人叫我老师,老师就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那种,叫一个不是老师的人老师,反而失去了对她内心的尊重。别人叫我老师,虽然是一种尊称,但是我认为自己还有差距,我何以为师,德不能为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孩子是最真诚的,你问他什么他就告诉你什么,而作为成年人大抵别人问你什么问题,你总要先考虑利弊、考虑话应该怎么说,可能讲出来天衣无缝,那又同戴着面具跳舞有何两样。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一个小伙和女友相恋到结婚两年的时间,女友一直化妆。有一天小伙说,媳妇你把妆卸了吧,当他看到媳妇卸妆后的样子,他震惊了—简直判若两人。这个新闻可能有夸大成分在里面,但也足以说明问题。

在单位需要伪装,交朋友需要伪装,甚至吃饭睡觉都要伪装。我们有时候是很累的,急需去伪存真,回归自我,就像余秀华说的那样,写那些爱情如果落实到实处,全都是在扯淡。那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想写是因为她爱写,想写是因为她爱写诗,并不是通过诗歌表达爱。

谨以此文,表达对余秀华的敬仰,也呼吁这个世界剥掉喧嚣热闹但是伪装成的皮囊,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真实和坦诚的交流,我们的沟通能得到质的升华,人性能够得到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