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这首《清平乐村居》用简短的词句描绘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即使已经隔了几千年,读者依然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因为词中表达的父子亲情很容易引起共情。

若说辛弃疾表达的是中年之乐,那么“儿孙绕膝奉兕觥”则表达的又是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在儒家思想长期的影响下,结婚生子似乎是每一个人都要走向的必然归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更是一直根深蒂固。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开始多样化,对自己价值的目标也有不同的界定,有些人甚至不愿意走进婚姻的围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有这样一群人,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他们组建家庭,但不生孩子,被称为丁克家庭。我国第一批丁克家庭已经退休,没有后代的晚年,真的很残酷。

丁克的兴起

上个世纪90年代,丁克一族在中国悄然兴起。追根溯源,还要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说起,那个时代有很多年轻人有生育能力,但是不愿意生育,这一思潮进入中国后,影响了中国许多的青年。

如果从社会进步,人性解放的角度来说,丁克家庭的出现正好说明了我国已经进入了比较自由和发达的阶段。

引起轩然大波的丁克思潮最初不被很多人理解,毕竟养儿防老的思想在中国盛行了千年,没有孩子,许多人不禁疑问,那你活着是为了什么?丁克一族可以很坦然的告诉你,活着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不是非要落入世俗的眼里。

丁克家族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很多见,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大城市生活节奏快,生活成本高,有些中低收入群体无法负担起高昂的养育成本和教育成本。

既然生就要负责养,既然养就要给孩子最好的,反之,如果不能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和教育,还不如不养,这样自己也轻松,不用承担那么多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种人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养育一个孩子,这类人往往对自己的人生有很明确的规划,实现自身价值远比养育孩子更有意义和价值。

这些各行各界的精英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叱咤风云,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的远远不止于常人理解的三人一屋、三餐四季的生活。

一时之间,丁克之风兴起,大家从最初的过分关注,慢慢变得习以为常,毕竟每个人对自己人生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定义不同。一些思想守旧的老人虽然不能接受子女选择丁克,但也深感无力回天。

丁克的现状

中国最早的一批丁克家庭已经退休,晚年生活是否幸福呢。丁克家庭的前提一般是指夫妻双方都拥有双职业,有生育能力但主观放弃生育的家庭。

由于没有孩子,丁克家庭确实在经济上比养育孩子的家庭要好,毕竟养育孩子需要一大笔支出。相较于那些需要养育孩子的家庭来说,选择丁克的人在事业上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丁克家庭在职场打拼的时候风光无限,在刚退休且身体健康的那几年,丁克家庭的人活的也比较潇洒,真正的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没有子女的事情操心,不用面对婆媳矛盾等家庭琐事,也无孙子孙女需要看顾,或择一城终老,养花遛鸟颐养天年;或行行走走,看遍大好河山,吃尽中华美食。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丁克家庭中身体较为健康的一方往往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把另一半送走之后,剩下一个人孤孤单单,没有一个知冷知热、嘘寒问暖的人。

及至到了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时,只能依靠养老院、保姆、护工,能遇到一个像亲人一样的人,获得无微不至的照顾,概率微乎其微。那种心灵上的孤独和精神上的寂寞,很是凄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的央视主持人康辉就是丁克家庭,不过还没到退休,他就已经后悔了,由于选择了丁克,他的父亲在临终之时也没有原谅他,带着遗憾离世。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康辉说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一定生个孩子。

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生晚年幸福生活的形容。虽然人多有人多的烦恼,但那也是甜蜜的负担。逢年过节时,一大家子的人齐聚一堂,热热闹闹、吃吃喝喝,这样的日子,是许多丁克家庭最后羡慕的。

可惜当丁克家庭体会到无儿无女的晚年生活凄凉时,往往为时晚矣,毕竟生孩子有年龄的限制,尤其女性,过了一定的岁数受孕艰难,生育孩子也危险重重。

丁克的思考

如果要选择做丁克一族,夫妻双方一定要想清楚所有的后果,尤其是女性。因为男女生理的不同,决定了能否生孩子的年龄不同。

换句话来说,男人选择丁克后悔了,可以在他50岁、甚至60岁的时候重新选择,就像香港赌王何鸿燊在78岁依然能与小自己40岁的娇妻生下女儿一样。

而女性呢,最佳生育年龄在35岁之前,40以后想生育孩子困难重重、风险重重。选择丁克的家庭在30到50岁的时候,正是自身价值逐渐实现到顶峰时候,这个时候的丁克家庭还暂时体会不到晚年生活的残酷,因此也不会后悔。

丁克家庭除了要面对世俗不太友好的眼光,还需要承受感情上巨大的考验,毕竟爱情的保质期很短,两个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走到一起,最初是因为爱情。当生活的柴米油盐逐渐淡化了爱情的美好时,唯有孩子这个感情的纽带能让爱情转化为彼此的责任与亲人。

不管年轻时有多么的意气风发,不管事业上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晚年生活终究是要回归家庭。即使再大的庭院,没有小孩子的嬉笑哭闹声,似乎总是缺少了人间烟火气;即使五星级酒店的大厨下厨做菜,也吃不出万家团圆时一家人觥筹交错的味道。

诚然,坚定的丁克主义者大有人在,毕竟现在社会的各项基础服务功能正在逐步完善,虚拟养老、抱团养老等等新型养老模式正在兴起。寄情于山水,钻研于兴趣爱好,获得精神上的另一种满足,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小结:

世间百态,林林总总,有人生而不养、有人养而不教、有人教而不善,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每个人走的路都不同。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按照父母预期的目标成长,坑爹的孩子也屡见不鲜。“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丁克家庭在这方面确实能少了不少的烦恼。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丁克家庭也一样,中青年的时候选择了无忧无虑的二人世界,晚年时就无法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婚主义也好,丁克家庭也罢,都是对人生的一种选择和定义,不过看看中国第一批已经退休的丁克家庭,没有后代的晚年,真的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