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20卷 汉纪十二

汉武帝 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初,异以廉直,稍迁至九卿。上与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苍璧,直数千,而以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天子不说。张汤又与异有,及人有告异以他事,下张汤治异。异与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汤奏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译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当初,颜异因廉洁正直逐步升到九卿高位。汉武帝和张汤商议要制造“白鹿皮币”时,曾询问颜导的意见,颜异说:“现在藩王和列侯朝贺时的礼物,都是黑色璧玉,价值才数千钱,而用作衬垫的皮币反而价值四十万,本末不相称。”汉武帝听了很不高兴。张汤又与颜异不和,这时有人告发颜异在一件别的事上触犯法令,汉武帝命张汤给颜异定罪。颜异的一位客人议论诏令初下时有不恰当的地方,颜异听到后没有应声,微微撇了一下嘴唇。张汤奏称:“颜异身为九卿,见到诏令有不当之处,不提醒皇上,却在心里加以诽谤,应处死刑。”从此以后,有了“腹诽”的案例,而公卿大臣们大多以阿谀谄媚的办法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析】

上面就是“颜异之死”,嘴上没说坏话,心里一定说了,号称是“腹诽”之罪,简直匪夷所思。

颜异比较君子,张汤搞人就比较厉害了(法家的人搞人都很厉害)。

对于张汤而言,既然要出手就要打到痛处,而且还要一步搞到位,不能搞个打蛇不死。

现在,颜异对于“白鹿币”有异议,让汉武帝很不爽。

其次,又有人告发颜异,汉武帝授权让张汤给颜异定罪。

两者结合就是张汤对付颜异最佳时机。

从汉武帝的角度来看,汉武帝对颜异不爽,这就等于在对付颜异的时候,汉武帝可能会站到张汤这边,就算不是,也不会帮颜异。

从切入口来看,汉武帝授权张汤给颜异定罪,这就给了张汤对颜异以及相关人等审查、调查的权力。

毕竟颜异属于九卿(介于副国级、省部级之间),如果没有汉武帝的首肯想要收集黑材料难度大、效率低,但是有授权就不一样了,那就是名正言顺、光明正大。

所以,这里做个猜测,这个告发颜异的人,有没有可能是张汤安排的呢?留给你思考。

来看张汤如何收拾颜异的。

1.所有突破口从来不再目标身上

异与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

之前提到汉武帝授权给张汤给颜异定罪,这就是授权之后的作用体现。

这里重点是“异与客”。

能够成为颜异之客的,而且还能够谈论朝政的,必定是关系还不错。

现在张汤被授权后以扩大化调查的形式,找到了这个人,顺藤摸瓜的摸出了点和颜异有关的东西。

这算是大多数调查最常见的模式。

即,对于主要目标,重点突破口不会再目标身上,都是与目标相关,甚至隔了好几层,一点点抽丝剥茧往上

追溯,最后连到目标身上。

2.材料有了关键怎么用

异不应,微反唇

对于这位客提出的话题,颜异不接话,只是嘴巴微微一动。

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

因为颜异没表态,没说话,就没留下把柄。

但是,别忘了张汤是搞人的专家,汉武帝手中的一把好刀。

这点难不到张汤。

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

颜异有没有说什么不重要,但是他这个微微动嘴的行为就足以说明一切。

这其实就是以行诛心,无限上纲上线的典型。

即,这事影响小,甚至无关紧要,但是你的初心是大大的坏。

现在不论你的行为,就论你的动机初心。

这就好比,你把单位一张A4纸拿回去,这纸不过几分钱,但是有人要对付你,就以行诛心,无限上纲上线。

说,一张A4纸也是公司的财产,你拿的时候,心里面就存了能够把公司财产带回家自己用的心思,如果你没有那么你为什么拿?你有这样的心思在,必定会对公司造成危害!

这尼玛就是百口莫辩。

3.百口莫辩,任尔施为

百口莫辩就对了,张汤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颜异怎么辩解?

如果颜异赞同汉武帝政策,那么颜异为什么当场不为汉武帝的政策解释?

如果颜异不赞同,为什么不劝谏,反而在这里动嘴不出声,是不是在骂汉武帝,甚至心里面已经骂了?

所以,正反都给绕进去了,颜异不管怎么解释都没用。

况且,时过境迁现在颜异解释有用吗?别人信吗?晚了!

要是解释反而又落个问题,当时怎么不说?

颜异当时不说话,看似不表态最稳妥,反而给了张汤以此扭曲、曲解颜异行为的机会。

这是诬陷造谣最常见的一种手法,即事情有这个事,可能原来的意思不是这个意思,存在模棱两可的地方,却被有心之人刻意歪曲异化解读,使之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具体例子不用我说,2019年、2020年这类事情发生了太多太多。

可以这么说,颜异的问题本来不大。

但是被张汤逮住了机会,用了一些心机手段把颜异做成了死局。

颜异之死不在于他有什么错,而是他遇上了张汤。

当一个不择手段用心险恶之人想要收拾你的时候,纵然你是道德君子,亦有受难之时。

但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险恶之人固然能用阴险狡诈胜的了一时,但是只要他错一次,以前赢的都要输回去,甚至还要把自己搭进去。

而心存良知、原则底线、善意之人,纵然有一时起伏,哪怕输了99次,只要能百折不挠,哪怕只要有一次机会,依然能够再次站起来。

所以,为什么阴险狡诈之人要对那些相对善的人赶尽杀绝,既是自己输不起,也是不给对手卷土再来的机会。

今天没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