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 ◆ ◆ ◆

京剧代表性作品——《锁麟囊》

刘新阳

◆ ◆ ◆ ◆

《锁麟囊》取材于清焦循《剧说》中引自《只麈(zhǔ)谈》的一段民间故事,这出戏讲的是:登州富户之女薛湘灵自幼受母溺爱,出嫁时获陪嫁无数,另有一只锁麟囊(锁麟囊是绣有麒麟的“锦袋”、“荷包”。旧时女儿出嫁前,母亲要送一只绣有麒麟的荷包,里面装上珠宝首饰,传说中麒麟是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子嗣,因此希望女儿婚后早得贵子),内装奇珍异宝。出嫁之日,途中恰遇大雨,便在春秋亭避雨。薛湘灵在花轿中听同在春秋亭内避雨的一乘小轿里传出哭声,问明方知,贫家女赵守贞也在当日出嫁,但并无嫁妆,见薛湘灵如此排场,自叹卑贱差异,故而啼哭。薛湘灵遂将锁麟囊慷慨赠予赵守贞。雨停分别,赵守贞问及恩人姓名时,薛湘灵只答“漂母饭信,非为报也”,未留名姓。六年后,因登州发水灾,薛湘灵与家人离散,流落在莱州,衣食无着。无奈之下,只好入卢府为仆,看护卢家的小公子。一日,薛湘灵陪卢家小少爷在花园玩耍,为寻找小公子丢失的皮球,在东角阁楼上再见已被卢家供在神案上的锁麟囊,睹物思人,不禁啼哭。原来,卢府的卢夫人正是当年在春秋亭避雨的赵守贞,卢氏夫妇六年间凭薛湘灵赠给他们的锁麟囊里面的宝物迅速起家,终于成为富贵人家。当得知眼前的奴婢就是当年赠送锁麟囊的恩人时,赵守贞和薛湘灵结拜为异姓姐妹。赵守贞还帮助薛湘灵找到在洪水中失散的家人,使他们一家团聚。

《锁麟囊》是翁偶虹根据《只麈谈》中的一个民间故事编成的京剧剧目,程砚秋在1940年4月首演于上海,首演之时便连演十场,而且十场都卖了“满座”。等到了第十一天,程改演《玉堂春》,可是观众依然不答应。于是程只能再演《锁麟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砚秋是一位锐意创新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根据自己“倒仓”后不利的嗓音

条件创出了悠幽婉转、抑扬错落、疾徐有致、百转柔肠的“程派”唱腔,并与太极身段联系起来,创造出了独特的身段、水袖与步法,从而,系统、完整地创造了“程派”艺术。《锁麟囊》就是集“程派”唱、念、做、舞艺术之大成的一个新剧目。在《锁麟囊》中,薛湘灵的每一段唱腔几乎都成为了经典,其中尤以“春秋亭外风雨暴”、“耳听得悲声惨心中如捣”、“一霎时把七情俱以昧尽”、“那一日好风光忽觉转变”、“换珠衫依旧是富贵容样”、“这才是人生难预料”等唱段最为突出。“程派”唱腔之美,台湾戏曲研究家齐崧有过这样一段评述,他说:“如果听梅兰芳的戏是等于吃鸦片,那么听程砚秋就等于是打吗啡。

因为吃鸦片尚有戒除的可能;而一旦打上吗啡,则很难了,最后惟有以身相殉。”齐崧先生这样的比喻,虽然多少有些不恰当(青少年朋友勿以毒品模仿),但也说明“程腔”的魅力非同一般。此外,在《锁麟囊》“寻球认囊”一场中,程砚秋还运用了圆场、“卧鱼”、水袖等一组优美的身段,既准确地表现薛湘灵担心卢府公子摔倒的心理,也表达出了她在朱楼上四处寻找皮球的焦急和紧张心情,同时,从舞台呈现上也表现出了程氏非凡的艺术功力,堪称杰作。

然而,就是这样一出凝聚“程派”心血的杰作,却在现实中遭遇了种种不公的待遇。1953年5月13日,在中央文化部下发的《关于中国戏曲研究院1953年度上演剧目、整理与创作改编的通知》中,公布了准许上演的一百九十四个剧目,其中,“程派”只有《文姬归汉》、《朱痕记》、《窦娥冤》、《审头刺汤》四出戏可以公演,《锁麟囊》虽然是集“程派”艺术之大成的剧目,又有过辉煌的演出纪录,可到了此时,有人认为《锁麟囊》是在宣扬“阶级调和”和“因果报应”,始终未能通过审查。1955年,周恩来同志提议为程砚秋拍摄一部舞台艺术片,程砚秋首先提出的就是《锁麟囊》,但依然未被获准,最终,程砚秋只能妥协,拍摄了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荒山泪》,直到程砚秋去世,这出他一生最爱的戏也没能再唱。

1983年,为纪念程砚秋逝世二十五周年,程砚秋的弟子和传人李蔷华、李世济、赵荣琛、王吟秋、新艳秋五人联袂合演了这出《锁麟囊》,一时产生了轰动的效果。《锁麟囊》虽然是一出“程派”的新编和独有剧目,算不上京剧自有史以来的“骨子老戏”,但她与之前介绍的《霸王别姬》一样,她的独特魅力,使得这出剧目自首演以来,始终受到观众的追捧和喜爱,故久演不衰,在舞台呈现和观众反馈中,丝毫不逊色于传统“骨子老戏”,也已经成为了今天京剧舞台上的传统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