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承乾造反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李世民恨不得找个石头缝钻进去。这是闹哪样?老天爷在惩罚我吗?这是李世民当时的心声。

在李世民看来,大儿子李承乾造反,那就是在打自己的老脸。因为这让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的玄武门之变。他为了夺取皇位,狠心杀掉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和亲弟弟李元吉。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如果李承乾起兵成功的话,那么他的两个弟弟都不会有好下场。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共生了三个嫡子,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以及晋王李治。

李承乾之所以选择造反,主要就是因为李世民偏爱魏王李泰,使得李承乾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大家都是读过历史的人,老爹李世民当年干了啥,难道李承乾会不知道吗?未免李泰成为第二个李世民,李承乾必须要主动出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子学父样,有模有样。

这件事的确挺丢人的,因为儿子完全在模仿老子的处事风格。当年李渊为了搞派系平衡,在立了太子李建成以后,还把秦王李世民给扶植了起来。

李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太子那帮人和秦王那帮人保持平衡,他这个皇帝才能做得安稳。这或许是所有皇帝都喜欢做的事情,只不过一般皇帝用的是大臣,唐朝的皇帝喜欢用儿子。

用儿子搞平衡,那问题就容易爆发。很显然最后平衡被李世民给打破了,年纪轻轻的李渊就这么被强行册封为太上皇,躲在后宫生孩子去了。

时间来到了李世民做皇帝的时候,他也早早立了嫡长子李承乾做太子,但是皇帝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也想搞政治平衡,于是扶植起了魏王李泰。

每一个搞政治平衡的皇帝,都觉得自己还能活很大岁数,所以先让他们平衡着,等到最后关头,他再表态,这样他的一生就能始终掌握最高权力。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残酷。李世民是个不安生的主,难道他的儿子就会老老实实的吗?被扶植起来的魏王李泰,也早就盯着太子的位置很长时间了。他想了各种办法,打算夺取太子之位,而分不清状况的大臣们,有很多倒向了李泰这边。

你说李承乾慌不慌?眼看着大伯的悲惨命运就要在自己身上上演了,于是李承乾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造反好了。要我说这事儿怪不得李承乾,要怪就怪李世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李世民羞愤难当,所以想着要自尽。

历史再次重演,只不过这次换成了太子急眼了。你说李世民尴尬不尴尬?当年亲身经历过玄武门之变那帮人,其实还有很多都还活着。

这帮人表面上一脸严肃,心里还不知道怎么偷笑呢!作为一代明君,李世民的老脸算是彻底丢尽了。他管得住自己,却管不住自己的儿子。

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的斗争,就好像是打了李世民一记响亮的耳光,那是当年的太子李建成在向李世民声讨一样。

李世民自认为自己是一代明君,可是他忽然发现,自己连家务事都管不好。其实李世民不知道的是,这天底下最难管的,其实就是家务事。

以后史书会怎么写自己呢?这些大臣会怎么看待自己?李世民一想到这里,就羞愤难当。在私底下,他把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和房玄龄。

这四个人都是李世民的铁杆粉丝,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房玄龄是李世民的家臣,李绩跟随李世民出生入死,褚遂良是史官,啥玩意儿都要跟过来记载一下,是个粘人的家伙。

只有在这几个人面前,李世民才能表现出自己软弱的一面。他把心中的苦闷都向这几位表达了出来,甚至表示自己要自杀,以显示自己的无奈。

其实这几位大臣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哪里是要自杀啊,要自杀找个凉快的地方偷摸地解决不就好了,当着我们大家这么干,分明是另有所图嘛!

三、李世民不知道怎么善后,毕竟这个历史上也没有案例啊。

自己是杀了哥哥夺取了皇位,自己的儿子也想着杀掉兄弟夺取皇位,这在历史上还真找不到第二个案例。

史官褚遂良虽然没什么地位,但是他是饱读诗书之人,李世民把他喊来,就是为了让他看看历史上有哪位不幸的君王跟他的遭遇类似,至少可以作为参考。可褚遂良一言不发,这太难了,纵观历史,独此一家。

李世民的希望就落在了剩下几位大臣身上。他们倒是读懂了李世民要自杀的意思,所以他们主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长孙无忌表示,只有立晋王李治,李世民的几个娃儿才能都活下来。要是立李泰,那么对不起,这娃儿毒得很,老臣可能都活不长。

剩下几个都不是他们家的至亲,所以也不敢有什么反对的意思。当初在众多大臣跟前,李世民曾经承诺过李泰,让他做太子,看来这件事也要泡汤了。为了他们都能活下来,李世民只好选择了李治作为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李世民病重的时候,李治和武则天就眉来眼去的了。

一转眼的功夫,李世民已经用不着自杀了,因为老天爷已经主动来收他了。这个时候他正在病榻上疼得嗷嗷直叫,伤心的媳妇儿武则天在一旁精心伺候着。

而孝顺的儿子李治也跪在旁边耐心地安抚着父亲,可是李世民没想到的是,这两个人在床底下,已经开始手拉手了。

多年以后,长孙无忌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他没有选择李泰而选择了李治,那是因为他觉得李治柔弱好欺负。结果李治那个厉害的婆娘武则天,一举把长孙家族给铲平了,连个渣都不剩。

参考资料:《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