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州市大力挖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活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同时,时刻不忘将非遗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着力发挥非遗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用非遗文化、非遗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而在这个过程中,非遗项目本身也获得了更持久的活力,实现了保护和发展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播:文化大餐乐百姓

近年来,漳州大力开展非遗传承进农村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播。2020年11月7日,2020省级文旅发展专项文化旅游精品演艺项目专场演出在华安二宜楼举行,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为当地群众与游客带来了精彩传统木偶戏剧目。

除了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外,平和县也积极开展非遗进农村活动。比如,近日平和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在小溪镇小西天观音庙前开展了一场惠民公益性演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

融合: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非遗项目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漳州开始将民间文化、传统手工技艺等融入美丽乡村、全域旅游中,充分挖掘、展示和传承乡村文化“活”的灵魂,不仅为非遗保护利用开辟了新平台,也提升了美丽乡村文化内涵,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物质和精神双丰收。

在南靖云水谣景区,游客经常能听到客家山歌,看到精彩的提线木偶表演以及体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楼营造技艺。景区还将在古道上建一个大舞台,让游客白天可以观赏非遗演出,晚上看电影《云水谣》。

据了解,南靖土楼景区整合代表性非遗项目所在地的旅游资源,串联起非遗项目、景区、展馆、传习所、手工艺体验馆等丰富的环节,让游客认识非遗的同时,也认识到非遗背后的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传统民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承:着力非遗保护和发展

近年来,漳州通过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展演比赛、民间工艺传承人评选、非遗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使得非遗项目得到活态传承发展,传承人群迅速增加,为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漳州经济建设和文化旅游大局。

2020年8月,龙海市龙头文化公园里的农民戏馆总是座无虚席,观众们常常被舞台上学员们精彩的结业汇报演出所吸引。原来,为更好地推动芗剧的传承保护发展,龙海面向芗剧从业人员、芗剧爱好者举办免费培训班。培训班以“活学活用”、“现学现用”的教学思路,来开启广大群众的非遗文化之旅大门。

漳州广播电视报

来源:漳州广播电视报

编辑:陈 佚
审稿:陈文宏
监制:赖松青